这对我国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企业和外贸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再加上外国对我国的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多,我国的低附加值产品如农产品等如果不进行产品升级,对外的销路将严重受阻。
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 零售 业来说却可能是个利好。
一些分析师据此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变化,如褚建芳认为,消费需求在2007年会进一步增强,原因是政府开始从多方面入手,以增加居民消费。包括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更多地投向转移支付,用于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都会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此外,专家认为人民币升值会产生三种效应。
一是收入效应。从短期看,汇率升值带来财富增加效应,消费者实际购买力增强,促进商品消费增长,商业 零售 业从中受益。但如果人民币升值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消费增速将减缓, 零售 企业受损。
二是价格效应。主要体现在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产生与收入效应的叠加,刺激消费增长,使 零售 企业受益。其中受益较明显的是进口商品销售比重较大的百货公司。
三是渠道效应。汇率升值后,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先前国内以出口为导向的消费品生产商将寻求国内渠道作为替代,由此在商品供给数量和价格上使商业 零售 企业受益。销售终端对供应商的谈判力也将显著提高。这其中受益最大的应该是具有渠道优势的连锁商业企业。
渣打银行中国区高级分析师王志浩认为人民币升值也将对国际商业资本的进入产生一定影响。从积极因素看,汇兑收益将促进已进入外资的扩张,从消极方面看,初始资本门槛提高将对新资本的进入产生抑制作用。就目前情况看,国际商业资本主要在国内采购,因此升值后,商业领域的内外竞争将进一步强化。另外,人民币升值也将通过地产价格效应促进商业店铺租金的提高,那些具有商业地产资产的企业也将受益。
有分析师认为具有网络优势的连锁商业企业,以及具有优良商业地产的企业,例如百联股份、新世界、大商股份、华联综超、苏宁电器等 ,汇率升值将对这些公司的业绩有所贡献。
一位 零售 业老总认为,汇率升值将使国内厂商的国际销售通道受阻,国内销售渠道的价值凸现。在2006年升值的基础上,如果今年再次大幅度升值,那么制造商对国内 零售 终端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人民币升值将对中国大型 零售 商(如国美)的走出去战略起到积极作用,人民币升值将树立人民币的强势地位,并使企业在海外的收购成本和开店成本降低。中国有可能出现跨国经营的连锁 零售 商。
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在中国的上市企业中率先开始实施。如果将人民币升值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联系起来,那么已经在中国境内上市的 零售 业的市值将进一步升高,业内专家分析,对于 零售 业的上市公司而言,目前商铺出租已成为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在宏观经济发展强劲的背景下,这种地产的公允价值完全可以持续获得。目前 零售 业正处于行业并购逐渐步入高潮的阶段,商业物业的价值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行业发展周期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为 零售 行业提供良好的投资回报预期。也正因为如此,有不少专业人士判断,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上市 零售 公司可能会很大地改变财务报表数据,其利润也将在短期内发生很大变化。市场预计这种变化将在2007年上半年的股价上反映出来。而人民币升值将进一步放大中国已上市的 零售 企业在外国投资者面前的价值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人民币升值下的中国零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