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切实际的理想
当下的重点任务是“重拾消费者信心”,为此 双汇 大批量销毁掩埋不合格的猪肉倒是一种不错的改过态度,但矫枉过正地放言“头头检”,或者“自建养猪场”,恐怕是从一个极端跳出,跳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带有明显的“大跃进”思维。
“每头猪的检测成本至少30元,一旦上机器检验,每头猪的检测成本至少300元。” 双汇 董事长万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试问,“头头检”可能吗?且不说自建养猪场需要多大的成本,光“头头检”一项,就足够 双汇 “吃不了兜着”走的,河南目前存拦生猪就有4796.4头,如果是单一的检查瘦肉精里的一项,例如盐酸克伦特罗,还容易办到,问题是目前在市面上的瘦肉精除了盐酸克伦特罗还有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也就是说对同一头猪要检查彻底,至少要进行三项检查,问题还远不止这些,因为目前我们无法考证,一头食用了瘦肉精的猪,停用多久就检查不出来了,我们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防范这种“滞后”避检的方式。即便我们把瘦肉精从猪身上剔除掉,哪些“抗生素”、“重金属”的猪算怎么说呢?
可以说, 双汇 如果彻底切除“瘦肉精”这颗毒瘤,彻底把猪搞干净,已经需要的不只是检疫问题了,如果全部自己养,则面临更高的成本。
自己养猪也好,头头检验也好, 双汇 所需要的不是投入庞大的财力这么简单,更需要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彻底杜绝任何毒素的流入。
我们看到的是 双汇 领导人改变的决心和勇气,却没有看到 双汇 为改变而引进的科学的有效方法。
笔者认为,切除瘦肉精的最佳方法是先要斩断瘦肉精的利益链条,就如同杀灭毒草的最根本方法是把其生长的土壤给铲掉。违法者如果无利可图自然也就不再制售瘦肉精。
瘦肉精的利益链条
病毒侵入的往往是虚弱的身体, 双汇 一旦把盈利当做最终的目标,它就打开了病毒入侵的缝隙,瘦肉精也就很容易地乘虚而入,我们看看瘦肉精是如何侵入 双汇 的。
抛开瘦肉精缺乏化学系统的管制不说,我觉得瘦肉精的研制销售者并不是关键问题,瘦肉精的制售者很可能只能从瘦肉精的研制上收取成本价和风险费用,而元凶可能是生猪的不法采购者,不法的采购者才是利益分配的轴心,不法采购者只要能摆平检疫部门,就对猪农具有生杀大权,同时他也是瘦肉精制售者的客户,可以说采购者唯一的“领导”是检疫部门,而瘦肉精的制售者与猪农都是他的“下属”,在采购者疏通了“领导”后,就可以作为制售者与猪农之间最强大的代理商,制售者直接找猪农销售自己的瘦肉精的比率应该较小,如果猪农直接从制售者手里购买的瘦肉精喂食给自己的猪,采购者就可以说猪农的猪是不合格的,猪农获取瘦肉精的途径必须经过采购者,因为采购者一定会利用手中的职权要从这个交易中去剥一层利。
采购者首先会从制售者手里拿到低价的“瘦肉精”,然后高价卖给养殖户,从中盘剥一笔利润,那么养殖户买了“瘦肉精”加高了养殖成本,必然通过瘦肉精发挥作用后的“健美猪”来补上曾经预支的费用。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采购者按一头猪5元一包的价钱卖瘦肉精给养殖户,生猪190斤时吃瘦肉精最有效,长到220-230斤时卖掉,食用过瘦肉精的猪会长得格外漂亮,成为猪中的“健美先生”,收购时自然会多卖40-50元不等,刨除掉5元的瘦肉精成本,养殖户还能从每头猪身上赚取约40元,养猪不就是为了赚钱吗,既然有利益为什么不干?至于健美猪怎么流入 双汇 ,不法采购者早就疏通了检疫部门。检疫部门自然是由采购者满足他的利益,而 双汇 更关注的是运营效益,既然瘦肉率这-全球品牌网-么高,又经过官方检验了,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就这样,瘦肉精流入猪肉的结果,对于养殖户、采购者、制售者、检疫者、 双汇 都是有收益的,唯一的害处留给了被蒙在鼓里的消费者。
可以说,瘦肉精流入到 双汇 ,是这个无形中组合而成的“利益共同体”导归的结果。
灵魂一旦受利益驱使,魔鬼一定会乘虚而入,过度追求盈利,过度追求运营效益,这本身就是一种原罪。
难以切除“毒瘤”
紧靠 双汇 自建养殖场来完成上游供应,这样做的成本太高, 双汇 这样做一定不划算,即便划算了, 双汇 能在财力上扛得住,也会对上游的养殖户有根本性的伤害,也就是说 双汇 不需要原来的上游了,这可不是个好办法, 双汇 只能成为肉食产业链的主导者,不可能取代整个产业链,如果 双汇 未来选用的都是自己养的猪,那对于上游的养殖户来说是个灾难,至少是少了这么一个“下家”是件非常难受的事。
事实上, 双汇 也不可能全部靠自养的猪来维持自己庞大的生产加工,目前自养的猪还不到整个加工量得5%。如果都自养,那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如果不能全部自养,要靠“头头检”来为维系猪肉的安全,成本也不见低到哪里去。我们前面说过,瘦肉精是受各方利益的驱使才流入到 双汇 的,而现在为了阻止瘦肉精, 双汇 要损失这么大的利益,是不符合“利益法则”的,可能当下矫枉过正情绪的驱使,能使 双汇 坚持一阵子,但这种事不是靠情绪所能持久的。因为巨大的利益损失,很难让人扛得住。
人之所以做坏事,是因为做坏事有利益,而现在做好事,没有任何利益可图,这也是不合理的,做好事应该给予奖励。否则,好事很难坚持下去。
如何彻底铲除毒瘤呢?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瘦肉精的流入是因为利益的驱使,那么我们应该用利益的驱使,把瘦肉精赶出局外。
首先 双汇 自己成立什么监审机构,如果是养殖户养, 双汇 自己监审的话,除了容易让人怀疑 双汇 监守自盗(因为目前 双汇 的品牌形象很容易让人这么想),如果另外成立官方的监审机构,也很难让人信服,因为以前也有官方机构的检测,瘦肉精一样流入 双汇 。 双汇 的品牌信誉度已经透支, 双汇 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誉危机,所以 双汇 现在无论做什么,都很难让人信服。信服度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这种自检、自养、官检的措施,无论哪种措施,具体运用起来也很可能会重蹈覆辙。
捆绑上游养殖户!
怎么办?用利益驱使,把制售者剔除出局、让采购者无计可施。瘦肉精从哪里喂进猪肚子的?是从养殖户开始的,养殖户为什么要喂?因为养殖户要获取更大的利益,还有就是采购者的权利压力。只要把采购者的权利变成监督养殖户的力量,并给予养殖户更大的利益,就能彻底把制售者剔除局外。
双汇 历来把养殖户看做“体制外”团体,更多时候是把上游养殖户当做讨价还价的对手,靠压低养殖户的利益来获取自己的高额利润,很多时候 双汇 并不关心这个“体制外”的团体利益。说白了,是 双汇 跟上游养殖户的关系有很大的“间隙”,采购者和制售者利用了这个矛盾。 双汇 只有更紧密地联合上游养殖户,把制售者和滥用权利的采购者挤出这个新的“利益体”,才能彻底杜绝瘦肉精。
具体做法就是,首先要与上游养殖户签订合同关系,形成利益联盟,而不是博弈的、游离不定的生意关系。
保障上游养殖户的利益,给予上游养殖户收购的最低价的有力基本保证,上游养殖户可以安心养殖,不用发愁卖不出,或者会卖亏本。
养殖户只能养殖由 双汇 提供合理的猪苗,或者 双汇 认为合格的猪苗。
派技术人员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迫使养殖户严格按照 双汇 的养殖指标进行养殖。对于没有按 双汇 标注养殖的猪, 双汇 不予收购。
原来的检疫部门变成对签订合同养殖户的监督,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检,一旦发现养殖户使用任何瘦肉精,即取消与养殖户的合同关系(给养殖户造成的巨大损失,迫使养殖户不敢这样做),检疫部门变成监控 双汇 与养殖户之间合同关系的检验者。
说白了,就是让养殖户按照 双汇 的标准“代养”。养殖标准与技术更多地由 双汇 输出,养殖户提供场地、人力、饲料、医药、等基础成本。这样 双汇 仍处在产业链的顶端,掌控着行业的标准,又合理利用了民间资本、人力。既节约了成本,又把控了品质。
双汇 与养殖户固定的契约关系所导致的利益关系,完全可以把瘦肉精的制售者和滥用权利的采购剔除出利益体外。而养殖户为了获取更大利益,只能配合 双汇 的要求。投机倒把反而使得养殖户利益受损,那么瘦肉精就无从进入猪肚子的机会。
我想,这应该是对上游有益,对 双汇 有益,对消费者有益的皆大欢喜的处理方式。
双汇 ,有了赴汤蹈火的改过精神是很好的,但莫忘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双汇,如何切除“瘦肉精”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