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货源批发市场
快消品货源分销平台
 
 
当前位置: 货源批发网 » 商超学院 » 连锁经营 » 成功案例 » 国大连锁36524服务如何做到的?

国大连锁36524服务如何做到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26 07:20:09  来源:电商联盟  作者:乐发网  浏览次数:31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现在来到网易商业直播间的是河北 国大 连锁商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于树中先生。于总您好。

于树中:您好。

主持人:看资料时我发现公司的经营范围包罗万象,从食品超市、便利店、家政服务,网上销售,甚至包括软件销售、管理咨询,那么多服务会不会过于分散了呢?

于树中:这个问题是由我们企业经营的特点所决定的,其实就我们企业来说,外人认为它的经营领域应该是便利店,首先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里的零售业其中的一个业态,便利店,这是从常规来说。但我们企业从战略的角度来说,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生活服务产业,围绕着顾客、消费者的365天、24小时的生活来塑造自己的核心优势,所以只要跟老百姓生活有关的衣食住行,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他们提供便利。所以刚才提到的这么多,包括店铺的购物,家政服务等等,都是跟他的生活有关系的。所以用“生活”这条主线连起来,就显得不乱了。

主持人:是不是河北地区所有服务行业的钱都让你们给赚了?

于树中:赚钱不敢说,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博得老百姓的口碑,有了“36524”就感觉生活很方便,离不开“36524”这个生活服务网,我们定位为“36524”生活服务网,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主持人:未来你们会并行发展,不会重点发展某个领域是这样吗?

于树中:我们的领域,从发展的区域来说还是立足于当地,因为我们不要求自己最大,不做全国第一、世界第一,我们要做最有特点的、消费者满意度最高、员工满意度最高的,做一个有特点的企业,做独特的、有差异化的企业是我们的目标。所以从扩展的区域来说,我们是立足于河北,以河北为中心,在华北地区进行发展。但假如有合作伙伴在另外一个区域拓展,可以拓开企业的范围,另外成立一个企业。

主持人:我们能够服务那么多领域,是不是和我们四网并行的模式有关系?

于树中:对。我们企业最初做的时候是97年6月1日,正好今年是第九届连锁会议,中国连锁行业成立十年了,我们企业正好也是十年了,同时我也是从97年开始经商,也有十年了,这是一种巧合。97年时我们涉足的是便利店,当时在国内规范的便利店很少,我们当时引进台湾商流的技术做便利店行业,但做到2000年时发现,便利店虽然给老百姓提供了方便,但还有很多老百姓不方便的地方,比如他家里炒菜没有酱油还得下楼买,我们想到如何让老百姓更方便,就想到了利用电子商务的手段。当时电脑还不太普及,就想到用电话来弥补,你炒菜时发现没有酱油了,打个电话“36524”,酱油马上就可以给你送到家,这叫电话网;同时还有国际互联网,除了自己的店铺还有网上销售,店铺做不了的好多服务网上都有,只要你点击“36524”这个网就可以满足你家庭生活的需求。我们提出来的就是“生活当中的110”,家里水管坏了找“36524”就可以了,需要做家庭保洁找我们也可以,你家需要送餐服务,找我们都可以得到满足。

主持人:您现在有多少员工?

于树中:因为我们有直营店还有加盟店,先说店数,我们便利店在石家庄市有两百多家,基本上每个礼拜都在开店,在石家庄市里有两百多家,在周边县市还有三百多家,现在是将近六百家店铺,相应的人员,因为一个便利店基本在七到九个人左右,这样就可以算出来,几千名员工。

主持人:理论上来说,便利店应该是人均GDP达到三千美元以后开始发展的业态,但我们在97年,而且是在石家庄这样的二级城市,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于树中:应该说当时我们做这个决策时是不太冷静、不太科学的,当时跟台湾一个老板,因为我们在食品领域有合作,一起做食品、面包,面包工厂,后来台湾老板提出来,当时台湾有7-11便利店,他说,你开便利店就像开了印钞机一样,非常赚钱。当时他说了以后我们就说那就开一个“印钞机”吧,所以97年就开了。

主持人:后来呢?

于树中:97年开时还很好,因为当时零售市场的变化,97年在省会城市,尤其在石家庄还没有大卖场的业态,都是传统商业,小杂货店,也不专业,传统商店也是柜台式的,脏乎乎、黑乎乎、乱乎乎,挺脏的、挺乱的,突然出来了一个现代化的便利店,马上就一炮打响,在石家庄这个商业市场溅起了一朵浪花,但98年、99年就有大卖场的业态了,已经开了五六家,中心超市也出来好多,这时候发现便利店生不逢时,到第二步才发现便利店经营起来有困难,进一步过渡。分三个阶段吧,第一个阶段我们感觉还行,第二个阶段觉得特别艰难,第三个阶段,过了05年,我们一直坚持着,从97年一直坚持到05年,七八年的时间,这个企业都做得特别艰难,包括2000年做电子商务,四网并行时,应该说老百姓很认可,但当时也没有取得特别好的经济效益,一个是为了给老百姓提供方便,一个是为了挽救便利店这个公司,让它能够盈利,最初的初衷是这个。但到了05年,大卖场已经开了很多了,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因为在石家庄有一个极大极小的原理,每个地方都存在,大卖场开了之后把石家庄中型超市全部消灭掉了,替我们清理了对手(笑),因为中型城市很多是社区型的,提供的也是老百姓的便利,从05年之后业态逐渐清晰,我们的便利店也做得专业起来了,逐渐培养了一批便利店固定的消费层顾客。

主持人:是不是我们做家政服务、管理咨询、软件销售都是第二个阶段,为了维持生存而衍生出来的?

于树中:生存起来很困难时就开拓了我们的服务项目,当时是为了生存。但发展到现在,便利店的概念一清晰,因为现在店铺网络布好了之后自然而然地就有人找你做这个,渠道的优势出来了。所以还是说到企业的定位,它是一个生活服务网,生活服务是一个定义,网络是一种概念,店铺网络也是网络,所以我们的生活服务网,本身便利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别人问我们你们是做什么的?我们不会说我们是做便利店的,便利店就是一个小店,我们说是做生活服务网的,生活服务网是做什么?做老百姓生活方面最需要的,只要有人存在,只要他有生活方面的需求,我们的企业就存在,它是生生不息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本来是想开个印钞机,后来套进去了七八年?(笑)

于树中:真是,把我们一帮团队,都跟我年龄差不多,把我们七八年的最美好的年华、最青春的年龄都贡献给了这个事业(笑)。

主持人:当时是什么使您坚持下来做这个事业的?

于树中:因为我们团队有一个理念,当时有很多朋友不理解,做小店干什么?你为什么不做房地产?多有面子啊?为什么不开酒店?会去很多高档的客人,为什么你选择小店呢?我们提出来的理念是“小店大事业”,虽然店小,但做多了,规模效益就出来了。所以这些干部,这些团队的价值也得到了升华,虽然我们这七八年的时间很艰难,但核心干部是零流失,没有一个走的,一直坚持、执着于这个事业。

主持人:能不能问一下在从事这个领域之前您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于树中:我93年大学毕业,当时大学毕业到酒店行业工作,在酒店工作过两年,在食品加工行业……

主持人:然后碰到了台湾的老板?

于树中:对,碰到了台湾的老板,97年上了“贼船”(笑)。

主持人:您当时有人投资吗?

于树中:当时没有人投资,只是引进了它的技术,因为最初我们是一个国有企业,这个国有企业是做酒店起家的,当时是石家庄的首家三星级酒店,包括现在三星、四星、五星,最高档的酒店都是 国大 集团占领着呢,当时等于在 国大 集团这个企业投资的,成立了一个子公司,涉足零售业、商贸业。

主持人:现在有没有7-11这样的外资公司进入市场?

于树中:应该说在便利店的业态,外资,包括港资、台资这些国内的没有去的,但大卖场这种业态早就进入石家庄了,有的水土不服已经出来了,有的还在坚持。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存环境……

于树中:生存环境挺奇怪,因为中国太大了,上午有很多外国朋友也讲,中国一个省就相当于欧洲的三个国家,差异化,顾客的生活习惯,每一个地方的商业生态都有独特的特点,怎么会出现水土不服呢?按说对外资来说大风大浪都见过了,怎么会在小市场翻船呢?为什么?还是顾客的需求,对顾客需求的把握没有当地零售商把握得准。

主持人:您觉得“36524”便利店即使遇到7-11这样国际品牌的竞争,还是有竞争力的是吗?

于树中:对,因为我们是四网并行,只要老百姓不抛弃我们,不放弃我们,只要老百姓认为我们还行,还能够为他们服务,我们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主持人:可能我们在河北市场已经有品牌号召力了,但如果走出河北,是不是就会比较困难?

于树中:我们是小池塘里的大鱼,占领了当地便利店市场60%以上的份额,基本上大部分的网点都是我们占据着,我们就是要做渠道为王。还有一种理念可能会谈到,比如你们是不是会上市、会不会融资?其实我们和别人的想法不一样,我们就是要做小巨人,不做第一、不做最大,我要做最健康、最强壮的,昨天晚上我们刚领回了中国连锁协会第九届最佳雇主奖,一共有三个,我们是其中一个,一个是麦当劳,还有一个是超市发,李总的企业,我们是其中一个。假如我们经营的团队,或者作为企业家来说,给企业家打分的首先就是员工,其次是顾客,像考试一样,有好几张卷子,让员工有归属感,让员工在这个企业感觉到像在家里一样,这是一个企业内部价值的体现,让员工离不开你,在城市里生活着有“36524”在他感觉很方便,突然有一点调动工作搬到别的城市了,觉得适应不了这样的生活,为什么?因为没有“36524”这么方便。

主持人:您看过去十年商业领域开始开放,内外资冲突并存,现在又面临重组、整合,在整个过程中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于树中:因为我们在一个区域市场,没有站在全国的视角来看,有的企业主动被外资并购,有的企业被动地被外资并购,具体资本、外资、内资,就像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一样,资本是没有阶级性的,不要讨论是外国的钱还是中国的钱,只要是在中国市场上做零售业,这就是在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主持人: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有一天一家外资便利店品牌进来之后,觉得您的网络非常有价值,想收购您,您觉得是可以的?

于树中:假如有外资看上我们这个网络,我们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不能闭关锁国,中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都提出来了,坚持改革开放,要解放思想,所以要变,在变革中成长,今天的主题就是这个,要自信一些。

主持人:您看行业发展到现在,您认为有什么不足或隐患呢?

于树中:您说行业是零售店还是便利店?

主持人:宽泛一点吧。

于树中:我感觉区域性的企业还没有权力,或者说没有站到这个高度,来评价整个行业未免显得(薄弱),就像老百姓替国家领导人来做决策一样(笑),所以我们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感觉到虽然经过近十年零售业的波折和各种风浪,包括WTO的放开,但总体一点是肯定的,一直在往前走,一直在发展,主流只要是在往前走,前途就是光明的,美好的未来、美好的前景都在等待着我们零售业的各位同行,只要你往前走,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主持人:前进的过程当中肯定会有一些问题,从您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您觉得哪些问题是比较迫切要解决的呢?

于树中:要解决的话,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企业家、企业决策层头脑不要发热,我听了一个例子挺好的,一个人的身高跟他影子的关系,太阳在不同的方向照射时,有时候影子特别长,太阳直射时人就没有影子,作为零售业来说也不要太悲观,认为自己做得一点儿都不行,但也不要太盲目,如果你认为影子的高度就是你本来的高度,那就错了,所以领导层千万不要头脑发热,认为做好了这个什么都可以做,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什么就专注地做下去,我认为这是最最关键的。

主持人:回顾十年,给您自己、您的企业和整个行业打一个分吧,一百分为满分的话。

于树中:对我自己来说,及格是没有问题吧(笑),不及格的话我也不会待在这儿。对于我的企业,我们一直是成长型的,虽然前几年很艰难,但企业就像咱们的孩子一样,就像毛主席说的,我们的企业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了勃勃的生机,给多少分?我给120分(笑)。整个行业就不好说了,学生不能给老师判卷。

主持人:好,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结束了,谢谢您。

于树中:好,谢谢。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宝平台规则

本文来源: 国大连锁36524服务如何做到的?

分享与收藏:  商超学院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更多..资源下载
成功案例图文
成功案例商超学院推荐
成功案例点击排行
 
手机版 手机扫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