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汉川市湾潭乡群新村村民
现:武昌东亭荣昌超市老板
采写人:记者刘卫
时间:2004年11月3日
地点:武昌东亭荣昌超市内
谢雄飞个头不高,貌不惊人,穿着平平常常,甚至有些土气,从外表看实在找不到一点有钱人的感觉,他说:“我做人的原则就是不张扬,不浮夸。”言如其人,扎根武汉十年,他由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富人。尽管如此,他的日常生活却十分俭朴。
谢雄飞开的小超市在周边超市如林的街道上并不太显眼,可是谁也想不到,这个不起眼的小超市竟年创销售额达百万。谢雄飞说:我的成功密诀就是勤劳+动脑。
年少时是四处飘荡的打工仔
我出生在汉川市湾潭乡一个偏僻的小村里,上头有两个姐姐。因家里很穷,尽管我是独子,但父母并没有娇惯我。我读书时成绩不行,只上完了小学便回家了。那时农村大部分青年都拜师学手艺,我便在家学了几年木匠。16岁开始跟着师傅到处接活,先在汉川干了几年体力活。1989年,村里很多青年都到河南去打工,我也跟着跑到河南。在河南的日子很苦,吃住条件不仅很差,而且老板时常赖我们的工钱,干了两年,没赚到什么钱,两手空空地回家。
从河南回来后,我的一个亲戚找到我,他在武汉江夏开了一个采石厂,想请我过去帮忙搞管理。我觉得这个机会不错,干体力活只能混个嘴,跟着管理厂子,说不定能学到一些经验。
可亲戚的厂子没搞多久就坚持不下去了。当地的采石厂较多,大部分是本地人经营,这些人在当地有势力,他们时常派人打我们的工人。在销货上我们也比不过他们。厂子开了两年,亏了不少钱,亲戚觉得再办下去会亏得更多,便停厂关门了。
谷多伤农,一狠心把粮食拖到武汉
我父亲是村支书,为人很有头脑。1994年正值农村粮食大丰收,我家的收成也不错,几亩地一共收了1500公斤粮食。村里人都欢天喜地去卖粮,但粮站打的多是白条子,换不到现钱。我父亲得知后便不想卖了。但几千斤粮食堆在家里,也不是办法。他想了几天后突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拖着粮食到武汉来卖。村里人知道后都笑我父亲“苕”,说几袋粮食怕要盘出肉价钱来。可父亲不信邪,怀揣着1000元钱竟真的拖着粮食到了武汉。那时武昌三官殿一带还很荒凉,父亲花几百元租了一个小门面,当真开起了小粮店。他托人捎信让我赶快过来帮忙。恰好江夏的采石厂生意不行,准备停产,我便来到了武汉。
小粮店只有我和父亲两人,白天当店铺,晚上在地上打个铺就睡觉。刚开始,我们对粮店的生意没有把握,因为隔壁不远就有一家国营粮店,我们担心竞争不过他们。可不久,我发现到我们小店的顾客还不少。细心观察我发现国营粮店有不少弊端,他们每天下午4点就关门下班,顾客下班要买米不方便。有时年纪大的人买几十斤米拎不动,他们也不送。我们的服务方式就灵活多了,我和父亲就吃住在店里,顾客什么时候来买米都行,遇到年纪大的人,我们都主动替他们送米。有时他们嫌买的米不好,我们还包换。渐渐地,周围一些熟识的老顾客都愿意来我们小店买米,店里的生意一好,有些顾客来买米时就想顺便买点油,我和父亲一合计,又把油生意做起来了。
可我们毕竟对食用油的经营不太熟,刚做油生意就在进货上跌了一个大跟头。一天,一辆军车停在我们的门店前,军车上下来两个穿军装的中年人,他们进到店里来,把军官证递给我看,说是某部队的,因部队的油用不完,想把一车菜籽油低价卖给我。我看着他们从车上拎来一壶油,拧开瓶盖一看,油的质量还可以,我想部队的人应该不会骗人,没多考虑便花3000多元买下500公斤菜籽油。他们走后,我逐一盘点货物,才发现这批油竟是假的,上面一层漂着油,下面装的都是水。我和父亲一下子傻眼了,这可是小店刚刚赢利赚的一点钱,没想到竟这样打了水漂。我难过得几天吃不下饭,从此以后汲取教训:不是正规渠道来的货以后一律不收。
闲谈中发现商机 做起了食油的“总批发”
开店 一年后,三官殿一带的私人粮油店渐渐多起来,周围的几个菜场都有粮油点,店里的生意又慢慢差起来了。我心急如焚,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情急下,我便到菜场和周边的几个粮油点去转,看他们的生意怎么样,一来二去,就和他们混熟了。有一回,我和他们闲谈聊天时,有几个人抱怨盘食用油生意很麻烦,每次进一、两桶油还要租车子,实在不划算。我一听灵机一动,如果我揽下帮他们进货的差事,且不是可以做他们的“批发商”,这样我大批量去厂家进货,也可以赚差价。我把想法一说,他们也愿意,这样也省去了他们进货的麻烦。
打定主意后,我便一家一家地跑,统计各个粮油点要货的数量,我租了一个货车,专门跑油厂进货,然后再分头送往各粮油点,开始只送三、四家,后来别的粮油点见我进货价格较便宜,也让我帮他们送。别小看批发送货这件事,其实也挺辛苦。那时我还没钱装电话,就靠两只脚跑信息,统计好数量我再租车往油厂跑,上货下货全都是我一个人,送完货回家基本就天黑了,店子就靠我父亲一人守。忙起来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可那时人年轻,就一股劲地拼了。
开始几个月,我的客户还局限于东亭、蔡家嘴一带的粮油点,后来做开了,从岳家嘴、梨园一直到水果湖、武重、中北路一带的粮油点都成了我的客户群。熟客户越来越多,我的服务也越来越细致。为方便客户随时联系到我,我花几千元买了手机,他们需要货时只需打电话就行。那时我几乎每天跑油厂,不光给粮油点送货,一些酒店也找到我。有时一些客户手头紧,没有现钱给我时,我就给他们垫付。这些客户后来都成了我很好的朋友。事后证明,当时结下的良好信誉给我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后来也有两、三家做起食油批发,但我的客户群基本已稳定,到1998年,我自己买了一辆货车,固定客户已发展到60多家。
转场开超市 盘起批发的“大蛋糕”
1999年,三官殿一带搞拆迁,我们的门店被拆了,我和父亲只好另谋地点,那时我已赚下30多万元。因为在东亭一带生意做熟了,我不想换地方,便一直寻找好的门店。恰好东亭一路建起了一栋商品房,一楼全是门面,我瞅准机会,花30万元买下一处80多平方米的门面房,准备继续开粮油店。门面买下后,我发现对面有一所中专学校,而周围一家超市也没有,我脑子一转,何不开家超市呢?
开超市与粮油店比起来,进货渠道不一样,供货商更多。我坚守一点:到正规的大厂家进货,决不卖假货。超市里同时兼卖粮油。但做了一年,生意蛮平淡,主要都是零售的生意,一个月只有几千元的营业额。而这时,东亭一带的副食批发点多起来了,超市的生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分析了一下:我的超市营业面积不算大,如果只是死守散客户,很难生存下去。以后周边超市一发展,我的生意就岌岌可危,要发展还是要依靠大客户才能翻身。
谢雄飞了解到很多单位年节分物资时都会到超市去进货,如果抓住这批客户群,无疑是笔大买卖。但小超市一般单位都不会光顾,如何发挥小超市的长处同大超市竞争呢?
这多亏了我做粮油生意时结下的一帮朋友,经过朋友牵线搭桥,我同周边的一家出版单位接上了头,开始他们也信不过我,一是不放心我们的货源,二是觉得我们不上档次。我找了他们好几次,磨破了嘴皮,并承诺如果达不到要求,我负责全额赔偿,他们才勉强同意先让我做做看。刚好恰逢“五·一”快到,该单位准备给职工发饮料和食油,他们要求我在4月28日下午将几百箱货全部送到。我接下这个单子后,立即和供货商联系,终于按他们的要求将货配齐送达,后来我又给该单位送了几次货,他们都比较满意。以前该单位购年节物资都是去麦德隆联系,后来我给他们送了几次货后,他们感觉到我的服务更方便,和大超市相比,虽然我们块头小,但我的进货渠道和大超市一样,且可以随叫随到,不必预约。在结算方式上我们比较灵活,不像大超市要求必须现金支付,单位觉得很便利,便与我定下了长期供货的协议。后来我一鼓作气,相继与周边的几家学校和效益较好的单位签了单。
有了几家大客户的支撑,我的小超市有了很大的起色。但单位供货主要集中在年节日,时间上有局限性。我想起以前做粮油生意时给一些酒店供给货,如果能把酒店的酒水单子接下来,超市的后期发展才有保障。我联系了以前的一些客户,有几位以前开的是小饭馆,后来发财开起了大酒店,他们看我以前做食油批发时信誉很好,便放心地将酒水单子交给了我。
谢雄飞自豪地告诉我,现在他的小超市每月的销售额达10多万元。在武汉他已置下了两处房产。
居安思危 ,筹划下一步棋
从一无所有的乡下仔到盘起百万资产的老板,谢雄飞花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如今,他一大家子人全部从乡村迁到了武汉,两个姐姐、姐夫在他的带动下,也在武汉开起了超市,生意搞得非常红火。
“成功除了勤劳还要有敏锐的头脑,投资不能凭一时热情,要瞅准时机,善抓机会 。”虽说谢雄飞如今的生意已走上了正轨,可居安思危的他又在筹划下一步棋。
“现在周边的超市越开越多,你看这条街上,原来只有二、三家超市,现在隔几百米就开一家超市,像我这样的小超市要保持下去,面临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谢雄飞已有一个打算,准备选择恰当的时机投资办厂。“具体搞什么,我现在还没计划好,但我不会打无准备之仗,考察好了才能办。”说到这,谢雄飞一脸的自信。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我把超市开到大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