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 京东 宣布停止与支付宝的合作,随即于2012年10月收购了网上支付平台——网银在线。在此之前, 京东 并未意识到支付环节的重要性。随着成交量的增加,支付系统会获取越来越多的数据,数据资源外流是一项不可忽略的损失,促使 京东 开始布局自己的支付体系。亿欧网梳理了在 京东 金融的发展历程,其中网银在线功不可没。
京东 金融的前世今生
2013年7月30日, 京东 CEO刘强东表示 京东 已经成立金融集团,并且宣布 京东 支付体系会于年底正式上线。“今后支付宝的功能, 京东 支付都有,比如红包、钱包,以及余额宝这样的产品”,时任 京东 开放平台业务总经理蒉莺春表示。高调的宣言,表明了 京东 转型发展金融的决心。
2014年情人节前一天, 京东 商城的互联网金融信用支付产品——“ 京东 白条”上线公测。“ 京东 白条”面向的是个人用户的信用支付产品。在 京东 白条业务中,网银在线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还款和账户的信息实名认证等工作。此举意味着 京东 在供应链金融之后开始将触角延伸至消费金融。2013年3月, 京东 金融宣布网银钱包上线。 京东 用户的购物付款、资金管理、消费信贷、投资理财都将整合在网银钱包中。这是 京东 抢占移动端市场的第一步,而 京东 金融业务的网银在线、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和平台业务四大板块也初见雏形。
2014年4月, 京东 集团宣布进行分拆, 京东 集团下设 京东 商城集团、金融集团、子公司拍拍网和海外事业部。金融集团被提升至战略位置,显示了 京东 发展互联网金融的野心。
2014年5月22日, 京东 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14年“618”不同于往年, 京东 通过 京东 APP、微信、手机QQ发放了10亿 京东 红包,移动端订单数据爆炸式增长,同时 京东 金融首次参与618,虚拟体验金、“有球必应”足球竞猜等金融产品相继出品,开始大力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2014年9月, 京东 金融对外发布了消费金融战略,提出未来三年,白条用户数将与 京东 用户体量相匹配的战略目标。同时白条系列“校园白条”也正式上线。扩展了用户氛围,并且再次发力移动端,消费场景也有所拓展,除了 京东 商城,还延伸至垂直类领域,如旅游、家具、装修、汽车等行业。2015年4月, 京东 宣布网银钱包正式更名为 京东 钱包、“网银+”更名为 京东 支付,并公布了围绕O2O的全方位金融解决方案。经过两年多的内部整合,网银在线已经完全融合到 京东 内部,成为了包含在线支付、移动支付、快捷支付在内的支付技术平台。
京东 金融的O2O体系覆盖了电商消费、理财、众筹、保险、支付、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小贷。 京东 金融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旨在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
不仅分蛋糕,也在做大蛋糕
如果把移动支付领域比作蛋糕,那么各方不仅是在分蛋糕,而且还在不断使蛋糕变大。玩家越来越多,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苏宁、万达等纷纷寻求O2O落地,支付宝钱包、微信钱包、百度钱包、易付宝、快钱等移动支付在线下场景加速推广。相比BAT的战略布局和线下拓展速度, 京东 仍需在O2O中作出努力。
不过, 京东 已经加快不同支付场景的扩充速度。以白条为例,旅游白条、校园白条、首付白条,已经走出了 京东 商城的场景,试图抢占校园、旅游、房产等市场。而有报道显示, 京东 白条的交易中已有60%来自于移动端,显然移动端在用户体验上更优于PC端,重点发展移动端不仅是终端的改变,也是互联网思维的转变。
京东 支付已接入很多的支付场景,众筹、理财、保险、O2O、地产、电商、交通、便民等各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此外, 京东 支付还在大力拓展其他领域如社区、区域政府、行业协会等。不断拓展线下、线上支付场景,相信未来 京东 支付在衣食住行中更加普遍。
有数据指出,从全球移动支付发展的情况来看,2014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值将达到3250亿美元,与2013年2354亿美元的交易价值相比,增长达38%,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移动支付市场仍将维持在40%左右的复合增速持续快跑。由此可见,蛋糕在不断加大,而分蛋糕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从2012年以来, 京东 金融走的路子和步调和阿里巴巴很像。 京东 发力较晚却迅速果断,在互联网金融一片蓝海的当时,与其说是跟随阿里的步伐,还不如说 京东 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京东 依旧是一支有着战斗力的劲旅。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京东:不仅分蛋糕,也在做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