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O2O社区 便利店 ,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传统功能之外,这些 便利店 正在发挥更大作用,亲民与便捷正在使更多的人远离大卖场。盘活线上线下业务,构造O2O闭环,承担零售业“最后一公里”职责,“变脸”后的 便利店 已经成为电商们紧盯的目标,双方的牵手也延伸出更多的新模式。
面临经济下行和电商冲击的压力,中国实体零售业态增速普遍放缓。2014年的中国零售业,增长最快的两个板块分别是网络零售和 便利店 ,前者在2014年的增速是48.7%,规模达到了2.8万亿元;后者门店的同比增长达到了22%。而传统的百货和超市甚至首次出现“用工量”、“面积”双下滑的局面。而 便利店 逆势增长,成为“万绿从中一点红”。2014年, 便利店 年销售同比增长达到25.12%,门店同比增长达到22%,增幅在整个零售业中位居榜首。而这,已经是 便利店 行业连续第三年在销售额增长上超过百货超市等大型零售业态。
根据红杉资本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每一天都将有3家新的 便利店 开业。行业高增长速度前所未有爆发。
便利店 由于面积小面临的成本压力会小些。同时,由于 便利店 网点密集、贴近社区的先天特性,再加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在慢慢转变,从即时性、便利性、体验性、服务性四个方面来讲, 便利店 跟其他零售实体店比起来确实优势巨大。
便利店 是一个服务业,而不是单纯的流通业。 便利店 的存在就是为了获取顾客和客流,在为顾客提供基本便利性购物的同时,同时满足他们的周边生活需求,从而获得较高的服务溢价。比如在台湾,不仅是饮料、香烟、零食等商品,例如午餐盒饭,生活缴费等也已经被 便利店 垄断了,现磨咖啡更是占据了 便利店 的最大份额,甚至连快递业务也被占据了相当份额。连日本的罗森甚至是日本的第三大票务代理销售机构,而日本7-11的7-bank,则占据了ATM机的第一大份额,从而在小额和便利性的金融服务方面占领了国内第一的坐席。
也就是说,在台湾、日本、香港等与我们相似的城市生态中, 便利店 依靠高频的顾客接触和刚性需求来获取用户,然后逐步引入各种本地生活服务,并依靠极低的推广成本和边际成本,在很多服务上挤出甚至取代了原有的业态存在,最终成为最具影响力的零售和服务业。
便利店 的估值其实不是基于店铺和销售额的估值,而是基于用户价值的估值,与电信业,互联网业,零售金融业等以来用户的行业类似。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O2O平台的广泛应用,则让这一价值能够更快的体现出来。
现代的 便利店 竞争,既是传统商品开发和现场运营的较量,也是移动化营销和会员服务能力的较量。
国外 便利店 行业每2500名受众至4000名受众就拥有一家 便利店 ,依这个比例来看,中国 便利店 未来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2014中国 便利店 发展报告》来看,作为世界上 便利店 产业最发达的日本和台湾地区, 便利店 业态在高速成长之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其中店铺的服务功能的扩充和强化,对于提升客单价,增加来客数和来店频率,起到了难以取代的作用。
整体来说, 便利店 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这个行业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销售商品的通路,更重要的能够获取用户并长期持续的为顾客提供与时俱进的高性价比服务,并形成网络效应。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在 以人均GDP 、城镇化、人口密度为代表的经济持续发展以及以 老龄化、女性工作比例上升、离婚率提升和家庭小型化为代表的社会结构变化为东亚 便利店 业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便利店 业态在日本和台湾率先萌芽并在亚洲快速 发展,已经成为日本和台湾零售终端第二大业态。
从东亚的经验来看,人均GDP 达3000~5000 美元 时 是 便利店 的最初导入时期(虽然 便利店 最早起源于美国,但东亚模式与美国模式差异很大)。日本 便利店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自1973年伊藤洋华堂引进7-11后,多家大型 便利店 于70年代中期(1976年日本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纷纷布局日本,带动日本 便利店 行业的兴起。而台湾虽然在1979年引进7-11,但由于80年代初期经济增长的放缓而推后 便利店 的导入期。台湾7-11在持续7年亏损后终于扭亏为盈并在1987年再度成立独立公司,1988年(台湾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多家 便利店 商同时进入台湾,标志着台湾 便利店 的兴起。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社区和商业区的数量,极大地扩大了 便利店 的市场容量 , 密度 不断提升 的人口 环境让更多地区 满足 便利店 的经营条件 。 便利店 服务的商圈小,必须在人口密度充分大的地方才能达到盈利条件。
对比来看,中国市场现阶段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中,不断提高的人口密度将为 便利店 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老龄化、职业女性比率和离婚率提升、家庭小型化为 便利店 提供新增客流
便利店 传统的目标顾客主要是追求便捷和目的消费且价格敏感程度较低的青中年男性。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老龄化、职业女性比率和离婚率维持高位、家庭持续小型化导致了人们消费习惯的逐渐改变,对便利服务和鲜食供应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在经济发展基础上 推动 便利店 行业的持续发展。
首先,老龄化为 便利店 打开新的市场,也是 便利店 差异化经营的方向。从东亚地区的 便利店 的发展来看,日本、台湾分别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步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超7%),目前日本、台湾老年人口占比分别超过23%、10%,而且还在持续上升。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需要更小分量的商品、更多的生鲜和便利服务。罗森针对性地推出了适合老年人分量的商品,并加大对生鲜的供应,还推出拥有更宽的通道、更多的椅子、更大的标识和更柔和的色彩的“Lawson 100”门店来迎合老年人需求。2011年罗森有33%的顾客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 其次,职业女性比例上升增加了外食比率,减少了购物时间, 便利店 提供的便捷鲜食、快速购物和多样服务成为女性以及家庭成员新的需求。70年代后日本、台湾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不断提升,高比例的职业女性日渐成为 便利店 的主要客户群体之一。 最后,高离婚率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家庭持续小型化,导致单次采购量减少,也增加了外食需求 。日本、台湾离婚率一直处于高位,每户家庭人口也持续下降,导致大家庭批量采购时代逐渐远去,超市大型包装低价产品市场逐渐被 便利店 消费量商品所侵蚀,同时外食需求也增加了顾客的粘性。
打造信息服务、社区物流和社交活动终端,将持续提升聚客能力
便利店 凭借其密集社区终端优势 将成为信息服务、社区物流和社交活动终端,聚客能力将持续提升 :
(1)通过服务一体机与移动终端结合, 便利店 将大量社区服务电子化,成为包括购票、影印、服务申请、社区业务电子化等需要实物交接的社区信息服务终端;
(2) 便利店 通过密集门店 、24 小时服务和强大快速的物流系统将成为重要而且实惠的收寄件物流终端,而且对部分品类还可以实现社区上门配送, 大大增加了网购的便利性。日本、台湾、中国已有相当部分 便利店 开展门店收寄件功能。2013年,台湾全家更开通台湾消费者直接在台湾门店取货服务,预计这项价格优势明显、取货时间灵活的服务将让到店取货量增加5%至10%,明显带动其他品类销售。 在中国,亚马逊与上海全家、京东与太原唐久都在试点开展 便利店 提货与小区送货上门业务,未来有望得到大范围推广。
(3) 便利店 作为居民购物、服务入口,(特别对于面积较大的门店而言)未来将有机会成为包括社区自治、文化活动、路演推广在内的绝佳社交活动场所。
便利店 与电商流量互换将在客流和供应链上完美互补
便利店 与社区电商(特别是B2C电商)在客流和供应链具备强大的互补效应,在线上线下流量互换过程中能为 便利店 提供巨大增值:(1)品类与客流互补: 便利店 可以借助电商扩充SKU,电商可以借助 便利店 销售商超及生鲜类商品;同时 便利店 客流大多为本地居民,电商顾客覆盖面则非常广,形成互补;(2)供应链及对应服务互补:B2C电商大范围、大流量的供应链与 便利店 小范围内精细供应链系统互补;同时B2C电商售后、平台的服务,以及网络社交媒体与 便利店 社区综合服务站互补。因此两者深度合作可以明显优化产业链效率:(以京东和唐久 便利店 合作合作 为例)。
京东通过多种定向的网路营销手段给山西太原的京东会员和网络用户进行精准营销同时,唐久则在 便利店 内宣传商品促销信息。首先,京东和唐久购买流量同时增长:对于京东而言,在京东唐久网下单前需要先注册为京东会员,线下购物也可以扫描二维码,手机下单和支付后享受优惠;对于唐久而言,扩充后的SKU可以满足本地居民更多需求,截留更多用户到 便利店 。 其次,在京东唐久网的销售额由京东和唐久共同分成,一箭双雕 。虽然刚开始运营,但根据京东披露数据看已取得不错的成绩:合作后京东唐久SKU达30000支( 便利店 SKU一般在3000支左右),京东该项目网店的访问每天超过万次,下单量将近1000单,客单价在100元左右(2013年野村综研数据中国、美国、日本 便利店 客单价分别只有15元、30元、46元),下单转化率达7%,远高于行业水准。
便利店 与O2O模式结合,整合 PC 端、移动端与实体终端将增强对顾客精准推送的能力,同时提升购物体验,实践极致便利的社区服务站的理想
便利店 SKU较小,顾客购买频次高而且购物目的/行为明确,连锁 便利店 可以建立基于POS机完善的数据分析系统,对顾客特征和需求可以进行较为准确的把握。将实体门店与PC端和移动短结合后不但可以根据移动端新增顾客属性增强推送的准确度,更可以利用移动终端碎片化、社交化、虚实体验相结合的特点将 便利店 定制化的活动与服务推送给客户。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作为零售业“最后一公里”的便利店 被电商们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