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货源批发市场
快消品货源分销平台
 
 
当前位置: 货源批发网 » 新闻 » 供应商动态 » 宝洁“瘦身”见成效日化巨头齐头跟进

宝洁“瘦身”见成效日化巨头齐头跟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31 08:39:22  来源:电商联盟  作者:乐发网  浏览次数:23

受多重因素影响, 宝洁 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可以用“糟糕”两字来形容。而在2015年,经历过瘦身、削减广告、布局高端牙膏、换领导等一系列大动作之后, 宝洁 在华业绩终于有了起色。据 宝洁 公司在近期公布的去年二季度业绩数据显示,虽然营收减少了8.5%,但其核心营收获得了2%的“宝贵增长”。继 宝洁 之后,包括资生堂、联合利华在内的众多日化巨头跟进“瘦身”策略,忙着“开源节流”。
  有分析认为,在将小品牌剥离之后,依靠剩下的核心品牌,公司经营将会变得更加灵活,至少能够在短期内抑制营收下滑的趋势。但也有不少日化行业人士指出,日化巨头砍掉目前盈利能力欠佳的新品牌,同时也意味着有可能失去未来市场的潜在机会。
   宝洁 “瘦身”初见成效
  时间回到2014年8月,彼时 宝洁 宣布要在未来两年内剥离过去三年销售额一直下降、年销售额不到1亿美元(约合6.52亿元人民币)的90-100个小型品牌,专注发展以潘婷、海飞丝、玉兰油和SK-II等为代表的核心品牌。时间过去一年半, 宝洁 “瘦身”策略初见成效。
  据 宝洁 方面发布的业绩数据,受强势美元等不利外汇因素影响,和第一季度185亿美元的营收相比, 宝洁 第二季营收继续下滑近9%,跌至169.2亿美元。但是,得益于其节约成本及专注利润更高的品牌,公司第二季度核心营收增长2%,至32.1亿美元,而在上季度这一数据是-1%,为2008年以来首次下降。
  从 宝洁 各部分业务来看,美容护肤部门的有机销售额增长1%,主要表现为个人护理领域中超级护肤品牌SK-II的增长抵消了玉兰油业绩下滑的部分;其次是男士护理部门的有机销售额增长3%,主要得益于男士剃须护理在发达市场中的表现;身体保健部门的有机销售额增长3%,主要得益于口腔护理和个人保健在发达市场中提高零售价,尤其是电动牙刷的表现。
  对此, 宝洁 新任首席执行官David Taylor表示,在大环境不好等不利因素下, 宝洁 通过持续产品创新和降低成本等措施,终于在本季度有了回报。接下来 宝洁 将继续剥离公司从未盈利的业务,并将注意力集中到旗下40个产品类别中的10个。而且, 宝洁 未来还将进一步收缩,重点关注婴儿产品、织物、美发和护理用品四个领域,以及吉列、帮宝适和汰渍等毛利率较高的品牌。
  “瘦身”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目睹 宝洁 “瘦身”初见成效后,资生堂、联合利华等全球美妆行业巨头也相继推出了“瘦身”计划。
  其中,资生堂计划将旗下120个品牌裁掉两成,集中在研发和推广方面重点打造15个品牌,使这些主力品牌在2020年度目标中占据业绩的九成,从而更好地提高利润率。根据日本共同社的报道,日本资生堂公司社长鱼谷雅彦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考虑对旗下化妆品及洗发液等约120个品牌进行整合,希望到2020年使主要15个品牌的销售额占到整体的九成。具体为将减少两成左右的品牌,集中向主力商品的开发及广告宣传投入资金,以期提升效益。
  同样正在寻求“开源节流”之道的还有联合利华。联合利华的财务总监Graeme Pitkethly近日透露,为了进一步削减成本,联合利华将使用一种新的“功能模式”以减少内部营销和其他的人员成本,有望每年为联合利华节省10亿美元。
  业绩压力被认为是日化巨头考虑“瘦身”的直接动因。在 宝洁 启动瘦身计划的2014年, 宝洁 旗下的美容护理品类销售额总计195.1亿美元,同比下滑2%。联合利华的最新财报显示,该公司2015全年收入增长了4.1%,然而,净利润却下降了5%,面对这一困境,联合利华不得不开始寻求开源节流之道。在对市场的预估上,联合利华CEO Paul Polman的判断比较悲观。
  他认为2015年是动荡的一年,2016年则比2015年更加具有挑战性:宏观经济增长不太可能显著提高,股市跳动,货币不稳定。正是在这种悲观的前景下,联合利华决定采取更为谨慎的策略。
  而资生堂显得有些例外,因为在资生堂2015财报中,日本本土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仅在中国市场表现平平,其中大众业务下跌明显,化妆品部门(包括Uara悠莱、ZA姬芮、PURE&MILD泊美等)全年销售暴跌25%,持续疲软。因此业界分析认为,与其说资生堂的“瘦身”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如说是一种“优化”策略。
  全盘剥离小品牌或不可取
  针对日化巨头们纷纷采取的“瘦身”策略,业内人士认为,撤离或卖子品牌,是近几年业绩下滑的企业惯用的狠招, 宝洁 此前撤离旗下超一半的品牌,数量之多曾令外界人士唏嘘, 宝洁 也因此被认为已经进入最危险的英雄迟暮阶段。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日化巨头们相继推出“瘦身”策略,不论是出于挽救业绩颓势,还是出于推动自身结构优化,都可以被视为积极和主动的市场应对举措。随着新兴市场营收增长遇瓶颈、成熟市场开拓陷入僵局,企业进行“瘦身”,削减能力弱的品牌,集中主营业务、加紧产品的更新换代,是最好的抉择。
  有分析认为,在将小品牌剥离之后,依靠剩下的核心品牌,公司经营将会变得更加灵活,至少能够在短期内抑制营收下滑的趋势。但也有不少日化行业人士指出,砍掉目前盈利能力欠佳的新品牌,同时也意味着有可能失去未来市场的潜在机会。
  “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进行‘瘦身活动’虽然符合‘扶持强势品牌,枪毙弱势品牌’营销法则,但考虑到产品的更新换代,企业应该从长远考虑,扶植一些有增长潜力的小品牌,以推动产品的持续创新。”日化行业品牌专家认为, 宝洁 当年“全盘剥离”的做法过于“保守”。资料显示, 宝洁 剥离的大部分小品牌虽然年销售额基本都在1亿美元以下,但大多数品牌并未陷入到亏损境地。如果全盘放弃,无疑放弃了培育潜在核心品牌的机会,未必小品牌在若干年后就不会成为盈利“新秀”。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宝平台规则

本文来源: 宝洁“瘦身”见成效日化巨头齐头跟进

分享与收藏:  新闻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更多..资源下载
供应商动态图文
旺旺也杀入了自动售货机市场 【分析】康师傅最新业绩惊人,大幅下滑35%-40%!行业已经迎来这些变化和趋势,深度分析,食品人必看!
供应商动态新闻推荐
供应商动态点击排行
 
手机版 手机扫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