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货源批发市场
快消品货源分销平台
 
 
当前位置: 货源批发网 » 商超学院 » 营销策划 » 营销战略 » 团购市场到底拼什么?

团购市场到底拼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17 09:55:47  来源:电商联盟  作者:乐发网  浏览次数:22

没有哪个行业像 团购 市场一样发展的如此之快,没有哪个行业像 团购 市场一样进入从初始发展就进入完全竞争态势,也没有哪个行业像 团购 市场一样在短时间内的一轮轮的市场竞争中完成了一系列的行业竞争升级,更没有哪个行业像 团购 市场一样迅速从空前火爆骤然转至“寒冬”。 团购 ,正成为一种简单商业模式被资本驱动的快速发展典型,而种种的资本驱动表现都反映在市场的竞争中,无论是拼融资后的规模和广告,还是人才抢夺,种种的竞争形式导致的行业整合却掩盖不了行业争夺规模发展的盲目。

2011年1月,我国 团购 网站数量为2630家,而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 团购 网站数量已经上升到5300家,在如此快速的市场发展中, 团购 市场中的公司也在拼融资、拼规模、拼广告、拼人才等进行一系列的竞争发展之战。与 团购 行业初始发展时的大手笔巨额融资相衬的是现在 团购 公司融资越来越难,与当时大肆扩张规模时的对比是很多公司正在不断缩小的战线,与当时巨额投放广告的豪放是当下 团购 公司的广告投放在逐渐减少,与恍若昨日夸张的人才挖角也在一系列的 团购 公司裁员中戛然而止, 团购 市场到底在拼什么?拼什么才会赢得 团购 市场的胜利?

拼融资?

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至2010年底,国内 团购 市场规模将接近10亿元。受 团购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的影响,国内 团购 市场的 团购 公司数量也由“百团大战”转向“千团大战”的竞争局面。到2010年年终,共有1726家 团购 网站,平均算下来,2010年每一天都有4.7家 团购 网站成立并上线。

在不断新成立的 团购 公司中,很多公司为了获得快速的发展四处融资,在 团购 市场发展潜力和前景的诱惑下,加上Groupon在美国成功的刺激,资本快速的涌进了 团购 行业。美团网于2010年10月获得红杉资本2000万美元融资,并在2011年7月7日完成B轮5000万美元融资。拉手网在2011年4月11日完成C轮融资1.11亿美元,加上此前两轮融资,共计1.66亿美元,成为 团购 行业融资额度最大的企业。而24券网、满座网等 团购 网站也获得了不同额度融资。

一个行业,一旦受到资本的青睐,毫无疑问,发展也会增速, 团购 网站也都认识到以获得融资来驱动其发展是最快的捷径,融资成为 团购 行业最迫切的发展需求。

据易观国际统计,2010年中国 团购 网站共获13起融资,涉及9家 团购 网站,融资金额近7亿元。这一风潮今年仍在延续并持续走高,例如拉手网融资总额达到1.6亿美元,大众点评网宣布获得融资1亿美元,窝窝团曾号称融资2亿美元,满座网宣布B轮超过5000万美元融资。

在短短的一年内, 团购 行业融资规模达到4.1亿美元,占整个电子商务行业融资规模的14%,可谓占尽了风头。在获得不同规模的融资后, 团购 网又开始集体性的以资本驱动的规模来发展,以此获得市场先机。

拼规模?

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规模的增加,无论是国美、苏宁的急速扩张的规模,还是以连锁酒店或其他行业,拿到融资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规模发展起来,以规模抢占市场先机。

团购 行业正走着与其它规模化发展的行业一样的发展之路,从最早开始发展 团购 的北京、上海、深圳等一城市发展并成熟起来,演化到逐步向二、三线城市覆盖,这是在城市落点上的规模发展。而大部分 团购 网站都选择了同时在多个城市规模化发展,2011年3月4日美团成立一周年时,曾宣布要用5000万收购100家 团购 网站的“百团计划”,它以3天开2家分站的速度,把分站从2010年底的30来家增加到2011年3月底的90来家,一直到9月初,美团的分站数发展到了近100家。

拉手网布点增速则更快,从宣布在全国增加到300个站点的计划保持不变,2010年11月初其有人驻扎的分站有50个,到2011年9月的180个,分站城市规模数量的倍增正证明其规模化发展是占尽市场先机的最快策略。

在城市规模不断拓展的同时, 团购 的品类也从最早的电影、餐饮、美容美发、摄影、电影等,延伸到了建材、图书、零食、家居用品、汽车、房产、家电、培训、电脑、数码、生活用品等各个领域。从单一的一日一团,到一日多团, 团购 形式和品类的扩大也证明单一的品类难以支撑目前正在进行的规模扩张,只有从城市规模、品类规模同时扩张,才能获得更大的规模发展。

但城市规模和品类规模显然不能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拼广告?

不论哪个行业,一旦开始了规模化发展,为了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大规模的广告投入就成为了一种市场竞争常态。

团购 网站从最早的“网络营销战”,也不断演化到了“广告营销战”。电视、广播、地铁、电梯、报纸,户外,只要是覆盖面大的媒介,都出现了 团购 网站的身影,由于广告的疯抢直接推高了行业的广告投放价格。

2010年11月,拉手率先掀起了这场广告恶战,先行在地铁投入了大量广告。之随之,公交路牌、公交车等每天也被拉手的广告全面覆盖。而到了广告恶战的最顶峰,拉手开始投放最最昂贵的电视广告,而24券甚至把广告做上了中央电视台。

在这场 团购 行业的广告恶战中,单纯的广告显然不会让消费记忆更深刻,于是广告代言的形式开始出现。团宝网率先发起广告代言风暴,一次签下何润东、秦岚、于娜三位明星做广告代言,58 团购 请杨幂代言,聚美优品请韩庚代言,拉手网则请来身价不菲的葛优代言,满-全球品牌网-座由“哆啦a梦”出任代言,广告+代言也成为 团购 网站在广告恶战中发展的顶峰。

从2011年初各大 团购 网站的广告预算来看,各个广告投入的手笔之大,很难让人想象这是刚发展满一年的新兴行业。在其中的广告预算中,团宝网预计投入将达5.5亿元,糯米网投入为2亿元,美团为1.3亿元,满座也计划投入上亿元,就连成立8年来少有广告投放的大众点评网,也深陷 团购 行业这次广告投放大战,计划斥资3—4亿元在 团购 业务的广告上。

易观数据显示,2011年, 团购 网站广告投放计划已超过10亿元。 团购 行业掀起的这场以进行腥风血雨广告大比拼,也使得分众传媒和公交、地铁成为 团购 网站不断争夺的新战场,但广告投入是否能支撑其发展?拼广告注定不会是赢得 团购 市场的方式。

以广告占得先机没错,但市场还得人才来执行,于是,一场拼人才的挖角战又拉开了序幕。

拼人才?

任何一个行业,有了资本、有了规模,必定会大量的招聘人才,以实现快速发展的目的,拼人才,也成为 团购 行业的又一大特色。

窝窝团在2011年3月和4月间一气新开出120个城市分站的同时,人才大战也随之启动,先招了120个HR,散去120个城市招人,窝窝在一二线城市里疯狂挖人。2011年5月,窝窝挖走了拉手网华东区一个200人的团队。7月,窝窝传出包括原美团上海大区经理,合肥、武汉等地几个城市经理、全国销售冠军在内的100多人加入了窝窝。动辄2倍至3倍的薪水,疯狂的人才挖角驱动着窝窝成为一个全国150家分站,规模达5500人的公司,在人才规模上甚至达到了与拉手180个分站相同的人才规模。

团购 行业商业模式的雷同,使得人才的差别对于成为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器,需要以更多的人才执行来获得不同的发展路径,从战略上看,这种以拼人才的形式,这种疯狂的挖角正是由于盲目发展规模的助推。

有了融资,有了城市规模,有了品类规模,有了人才规模,投入和产出也就成了衡量原有模式是否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盲目扩张的恶果

有很多行业,正是在资本的驱动下,进行了盲目的扩张,无论是城市规模的骤增,还是人才数量的膨胀,这种短期内的高速扩张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的隐忧,最后还得为这种盲目扩张后的后果“买单”。

团购 行业也正走到了这个盲目扩张的十字路口,一部分 团购 网站已经走向裁撤之路。2011年4月,美团网关闭了马鞍山等4个城市的分站,开心网也收缩三四线城市的战线。8月,腾讯与Groupon合作的高朋网开始大规模裁员,该公司裁员数量预计超过400人,同时其在国内布局的13个地方分站整体裁撤。

这些不断裁撤分站和人员的事实表明,盲目的扩张毕竟会收到裁撤的罚单。在原有盲目的发展模式下,如果投入产出达不到一定规模,疯狂扩张后达不到市场预期,剩下的只有裁撤一条路。

与裁撤分站和人员不会惹恼消费者的是,在这种盲目扩张的发展中,如果为了发展而发展,不对 团购 的质量和服务负责,那剩下的另一条路就是市场份额的急速下降直至被淘汰。

据“3·15消费电子投诉网”数据显示,从2010年1月至今,涉及 团购 诈骗类的投诉已经占到投诉总量的42.56%。在2010年, 团购 的投诉量为2090宗,而从2011年1月至今, 团购 的投诉量已高达1573宗。 团购 行业的盲目竞争和发展,产品质量和服务不到位,只有丧失客户和市场,留给行业的却是客户对 团购 行业的信任度急剧降低。

这种在极度竞争中,市场的自然整合成为一种自然的市场规律。据团800统计,对北京地区 团购 网站的最新一轮核查,发现有116家 团购 网站已经打不开,或者已经不再销售 团购 ,比如囧囧团、棒棒团、小豆豆团。另对广州、天津、南京、武汉、成都、杭州、长沙、西安8城市共185个地方 团购 网站抽查中发现,其中超过一个月没有更新的网站达12%,另有4%的网站以改版、内部调整等理由关闭了 团购 业务, 团购 市场已经开始进入行业的市场整合期。

任何一个行业,在经历了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后,市场自然整合会来的更快。这种市场的自然整合也蕴示着,看似简单的商业模式,如果仅仅以行业的火热和诱惑而进入,盲目的扩张,高度的竞争环境,拼资本、拼广告、拼人才等任何一个方面并不足以能支撑其发展,盲目在一个方面进行发展更会让 团购 行业市场自然整合来的更快,那 团购 网站该拼什么?

拼客户资源?

拼融资,拼规模,拼广告,拼人才,无论哪种都只是一种策略,一种针对行业的竞争采取的竞争形式,而市场竞争的核心则还是客户资源,谁抓住了客户资源,谁就赢得了竞争。

团购 市场初始采取的以亏损赚取客户规模和大规模的广告大战,使得 团购 市场教育期快速缩短,消费者迅速接受了这种 团购 形式的消费,但市场教育期的缩短并不意味着客户会形成习惯性消费。

与 团购 开始涉入的电影和餐饮完全不同的是, 团购 品类的不同, 团购 客户背后的消费需求各不相同。消费电影和餐饮的客户区域性很强,客户消费了电影,可能会消费餐饮,但却并不一定会消费建材和其他产品品类。这种已有客户群的消费目标分类决定了 团购 网站 团购 产品的开发和消费特性,更决定了 团购 网站在拓展客户后的消费黏性。已有客户资源的消费特点有哪些?消费了A品类的客户会不会继续消费B品类?是根据已有老客户的消费习惯开发新品类?还是不管已有客户的存在继续开发其他品类? 团购 网站既可以让客户形成习惯性消费,也可以让客户一次性消费后杳无踪影。

团购 网站既有的电商属性也决定了其价格是吸引客户的首要因素,但如果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跟不上,则不会有客户黏性,只能是一次性消费,这对于 团购 网站的生存和发展极为不利,而客户资源的消费黏性决定了 团购 网站是否继续生存。如京东商城用户数量超过1500万,日订单处理量超过12万单,网站日均PV超过3500万,销售的产品包含家电、数码通讯、电脑、家居百货、服装服饰、母婴、图书、食品等11大品类,数万个品牌的30余万种商品,从用户数量到日订单处理数量,再到网站的流量和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这些数字足以证明京东商城的用户黏度非常强,也正是这种习惯性消费的黏性推动着其高速的发展。

从B2C的市场方向看,只有拥有具有消费黏性的客户资源才能发展,不管是否有了融资,是否在发展规模, 团购 网站需要面对的依然是客户资源这道坎,从这点看, 团购 网站拼的就是客户资源,这种客户资源还不能是一次性消费的消费者,还需要 团购 网站将其培养成具有习惯性消费和忠诚消费的消费者。

未来 团购 市场发展方向?

与其他行业一样,无论是大型综合型超市,还是专卖店,都是在竞争中形成的一种形式, 团购 行业的发展也一样,既需要大型的综合型 团购 网站,也需要专卖某种品类的 团购 网站。与京东商城等电商相比, 团购 虽然具有电商的产品低价属性,规模化发展方向也在像其靠拢。但随着有些 团购 网站的发展,很多 团购 网站经营的产品品类越来越多,产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未来的 团购 网站在客户资源积累成熟和规模达到一定层次的形势下,有的 团购 网站会借机转型为大型电商,有的则会在某种资源突出的形式下转型为只做某种品类的 团购 网站,如已经出现了大而全的 团购 网站,专做家居建材的 团购 网,也有的从化妆品 团购 转型为化妆品商城,这都是此类市场竞争导致的竞争转型。

综合比较,是定位于做大做全?还是定位于只做细分品类?或是定位于只做某区域? 团购 市场的未来发展注定是依据定位背后的资金、规模、资源、人才、执行力等综合因素的竞争,是继续原有的发展模式盲目做大?还是细分品类赢取品类的竞争成功?

规模达不到,产品品类混乱,广告投入产出入不敷出,客户资源无黏性,种种问题都会让那些在竞争中不知所措的 团购 网站走向转型,也注定有很多发展没有方向的 团购 网站会消失,但无论出现何种变化,都是一个行业市场规律的正常显现,如何在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抓住不同的竞争点赢取胜利,是所有 团购 网站共同的目标。而最终的结果,未来市场的发展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宝平台规则

本文来源: 团购市场到底拼什么?

分享与收藏:  商超学院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更多..资源下载
营销战略图文
营销战略商超学院推荐
营销战略点击排行
 
手机版 手机扫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