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战略新品打造
在信息时代,虽然营销手段花样繁多,但基本上毫无独家可言,手法更趋向于公开化和同质化,想出奇制胜难上加难。这让很多企业纷纷回头反思什么才是竞争本质。
随着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家在市场实践中越来越发现“定位论”并非处处灵验、包治百病。针对品牌、偏重于传播推广的定位论,通过抢夺消费者心智资源来实现第一占位的方式,其实局限性极大,因为提升的仅仅是“品牌生产率”,而不是基于整体、全盘、系统的考量。而且,所有品牌的成功背后无不有坚实的产品基础,王老吉的成功与凉茶品类、良好的品质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是为什么“定位论”在中国的经典案例只见王老吉而不见其他的重要原因。
在今天,面对不容乐观的宏观经济形势,沉迷模式、偏信定位、妄求多元化发展等等浮华的营销手段都开始失效,只有从产品发力,踏踏实实围绕一个战略核心,打造并成功运营自己的战略新品才有出路。志起未来认为:一款成功的战略新品往往足以改变企业命运,以弱胜强,起死回生,数款持续成功的战略新品则创造一个伟大的企业!只有产品才是企业经营的王道!战略新品是所有的成功者共有的一个最重要的基因,只有持续不断的战略新品的运营成功,才让所有行业领导型企业能够活得很好才能领先市场,才能利润丰厚。
构建全产业链资源优势
上游原料成本和下游渠道费用的挤压,让企业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很多企业开始整合资源,布局全产业链。中粮依靠资源优势做全产业链,从而把产品渗透到各个领域;多利农庄依靠农业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从而成为都市休闲娱乐有机养生的流行去处;同福碗粥积极合理调配企业资源,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命脉,从而实现了企业的规模化经营。
行业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做芝麻油的从芝麻种植到深加工产品,食品企业行业从打通农业基地开始开始到自建终端,电子商务自己做物流,都无不如此。所有企业都应该立足自身资源,进行整合,尽量构建产业链,将市场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非常看好以农业为依托的大食品产业,这个行业有着长足发展的底气。
更重视食品安全诉求
回顾2011年,接连上演瘦肉精事件、塑化剂风波、果汁含杀菌剂事件、山西老陈醋勾兑传闻、速冻食品病菌门、可口可乐中毒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信任极度脆弱,对于食品行业、企业品牌的发展都极端不利。消费者的利益长期被忽视,消费者对企业严重不信任,社会公众会成为惊弓之鸟,就会对企业更无忠诚度可言,稍有风吹草动,都会对企业造成相当大的杀伤力。
有眼光、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都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一方面严把质产品量关,在源头上预防问题,另一方面,也更重视食品安全的诉求,加大宣传力度,以此重建品牌形象,重拾消费者信心。2012年,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将渐被提上日程,中国的企业家们已经开始注重商业伦理的建立,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在一个商业伦理中建立起来的社会,企业之间才能建立互信机制,才能以竞合方式实现长久发展,中国社会要商业化,但绝对不应该是只有商业化的社会。在一个危机时代,企业道德不仅仅是良心问题,更是一切伟大企业的核心战略,只有流淌着道德血液的企业才能真正源远流长。
新渠道方式的利用成为趋势
不断上涨的渠道费用,让企业不堪重负,进商超等传统渠道开始非常谨慎,转而寻找新的、更独特的、更经济实惠的渠道。新渠道,不仅仅是靠发现,也靠创新和整合。相比网店、电子商务的火热,可以让我们看到企业开始布局新阵地,一些线下渠道发生的改变则更加悄无声息一些。比如旺旺,选择不进KA,深耕渠道着力布网,整合一个城市大部分的便利店、社区资源店,绕过二批商超环节,直接供货,大大降低了渠道费用;河南好想你枣业发展公司运用专卖店模式将红枣加工产品,从一家手工作坊式企业发展到遍及全国66个城市的1000多家专卖店的大型企业,其年销售额就高达3.8亿,成为食品营销界的一匹黑马。另外例如网络渠道的利用,更多新渠道、细分渠道的利用,都是食品营销的新趋势。
新媒体的运用更普遍和成熟
这些年,企业的广告成本一直在不断增加,“限娱令”、“限广令”更让电视广告投入雪上加霜,传统媒体威力下降,新兴媒体的作用不断攀升。新人群、时尚人群也是主力消费群,这个群体都是“玉屏一代”,屏幕成为超级终端,手机、电脑是他们最频繁的接触信息、联网互动的手段,企业在新兴媒体上的运用会更加普及。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糖酒会上食品营销5大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