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敬的来宾,各位新老朋友,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每年相聚海鼎用户研讨会,一同参与、奉献和分享经验。
这些年来零售领域变化特别大,我前几天仔细想一想,我应该算是中国的第一代接触计算机的人,我所知道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是46年,而我们真正接触PC计算机是80年代初,真正的PC286是90年代初,互联网应用是90年代中后期。离现在也就20多年时间。这20多年,在零售领域的变化,几乎是天翻地覆。早期是从连锁开始的,颠覆传统商业,连锁超市、连锁便利、连锁专卖,全线展开。连锁带来物流的需求,又进一步促进网络的发展,出现了电商,近些年又出现了移动互联。这些形式的变化,围绕着从实体到虚拟,又从虚拟走向实体,虚实相结合。亚马逊已经准备在纽约开实体店作为体验和退货;京东也与实体相连接;物流如顺丰也开起了便利,作为跟末梢、与消费者之间的对接。
像这样的发展还没有结束。利用技术捕捉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并作分析,也是对零售商的有效辅助。以商场为试点,精确定位到每个人在商场的位置,即每个人进出商场,在关注什么,关注时间多久,消费了什么,大量捕捉消费群体的活动。一方面帮助商家给消费者提供价值,另一方面在过程中获得了消费者信息,再分析每一个消费者的行为、年龄、关注度、商品内容、去向等等,可以推荐给你一些商品,然后通过物流送到家。这是对通过消费者搜索内容然后下单的消费方式的有效补充。
再比如说郭台铭和马云争论了几次,制造业对于电商又恨又爱,但制造业对电商的理解往往是有距离的。他设法要进入电商,也做了尝试,最后都失败了。为什么呢?他对京东耿耿于怀,电商对制造业供应商压榨得比较厉害。供货的汇款周期最快的是半年,一般一年到一年半。电商占有了供应商资金,假设京东一年1000亿,半年就有500亿可做他用。因此郭台铭非常恼火,提出要跟他PK。他尝试了“万马奔腾”计划,让自己企业的员工做零售终端,但产业工人和零售业之间的关系太远了,很难成功。最近花几个亿来进行颠覆。
今天的商业变化,从传统的商业连锁,走到电商,发展出移动互联网,这种平台与传统商业之间有链接,京东也想往线下走,亚马逊也想走实体,搞物流的顺丰也想开便利店。制造业也想往上做电商,传统商业也想搞电商,现在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今天大伙儿都在谈创新,我在想,当阿里在美国上市,那是一种疯狂,是商业发展到一种极致。我们需要冷静,疯狂的事是个别人干的事,而我们适合做什么事的人,一定还是在干什么事。一定要清楚自己,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紧跟潮流,可以尝试相关的创新,千万不要距离太远,不然往往可能失败。从目前的业务入手,去寻找协同,寻找机遇。
这个时代的发展,不光是业态变化,而且是很多业态相融。比如说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发展,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又出现了供应链金融、大数据金融,把生产、供应、销售、贸易、出口和金融相连,这个变化很有意思。经济在下滑,这已经十分明显,特别是前几年的4万亿,搞得很多中小企业鸡犬不宁,日子很难过。这一两年的资金收缩,国家意识到中小微企业的重要性,中小微企业是解决大量就业人员的主要载体,是创新的主要载体,是国家GDP主要贡献者,但中小微企业拿不到银行的贷款。国家知道这个现状但很无奈,给到银行一定的贷款比例,但银行做不到。因为贷给中小微企业和贷给大客户的手续过程是一样的,没有大量的人力来做这个事情。银行也着急这个事情,希望可以通过打包的方式,完成这些指标。
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机会,去年华夏信融找到我们,能不能以真实的大数据来进行数据挖掘,协助银行做风控,而获得的银行贷款给零售业供应商。这样做能起到的作用:一、帮国家将资金安全地落实到中小微企业;二、协助银行完成任务以及扩大业务,缩小风险;三、零售企业帮助供应商获得持续的贷款,自己也能获得一定比例。大数据走到今天,将多种业态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创新。
这些都是零售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参加海鼎用户研讨会。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丁玉章:零售行业发展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