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暧昧
继“滴滴快的”、“58赶集”、“携程艺龙”以后,今年互联网行业第四桩合并案或即将发生。据了解,O2O行业的前两名 美团 与大众点评已经确定合并框架协议,目前已进入股东批准阶段,消息称双方将在一周内正式披露此项合并案。
消息除透露了该项合并案进程之外,还曝光了协议的诸多细节。“ 美团 、大众点评现有股东将权益注入新组建的境外公司,比例大致为7:4,合并后的公司将采取‘双CEO’制,并将业务重点放在低频、高客单价业务上,不再参与高频、低客单价领域的价格战与补贴战”,以上均为知情人士曝光。不过,随后有媒体援引饿了么CEO张旭豪的消息称, 美团 和大众点评的合并已正式完成,双方股东已签字,此次合并事宜确凿无误。但张旭豪表示, 美团 和大众点评的换股比例并非7:4,而是5:5,同时,大众点评未放弃参与高频、低客单价领域。对于上述消息的真实性,饿了么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不回复”。
根据年初 美团 D轮融资的估值70亿美元与大众点评4月融资时的40亿美元估值计算,业界人士表示,如传言属实,双方新公司的估值最少在110亿美元,最高可达170亿美元。另据消息人士透露, 美团 和大众点评在组建成立新公司之后,将完成一轮20亿-30亿美元的融资。
对于双方的合并, 美团 与大众点评公关部均未正面否认,且回应口径几乎一致表示,“暂时没有接到相关任何通知”。据内部人士透露,因为此事 美团 网相关负责人已提前结束国庆假期赶回公司。
资本推手
在疯狂的市场竞争下, 美团 与大众点评的合并风声已不是第一次传出。在业内看来,在同质化严重的业务模式下,一方想通过烧钱占领市场遥遥无期,况且“烧钱战”弹药早已捉襟见肘。
目前,根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O2O行业已进入资本寒冬。在这一背景下,各领域的领先品牌还能获得融资机会,相比之下,边缘品牌以及新品牌已经很难获得融资机会。即便是巨头,获得的融资金额和周期也相对延长。同时,互联网企业想要通过上市取得先机也不容易,合并成为对双方而言最体面的未来。比较大众点评与 美团 网业务不难发现,两者的主要业务拥有大量重合。其中,餐饮、酒店预订、婚庆等领域已陷入白热化竞争。 此前,两家企业地推团队在商户争夺中甚至多次出现分歧。统计数据显示,大众点评在一二线城市具有绝对优势, 美团 则在三四线城市称王称霸。
双方在业务上短时间难分胜负为未来市场格局埋下极大隐患。日前,百度糯米携带200亿元资金高调杀入,阿里也与蚂蚁金服重启口碑。对于大众点评和 美团 两巨头而言,尽管位置处于领先,但与后两者的竞争势必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这对于“美大”背后投资方而言,是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与竞争相比,合并是资本方全身而退,乐意看到的结局。
有业内人士透露,虽然大众点评和 美团 双方管理层并不愿合并,但资本市场已没有太多耐心,“投资机构需要尽快解脱”。截至目前, 美团 网、大众点评分别经历了4轮和6轮融资。不过,双方仍都处于烧钱状态。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从第二轮开始参投 美团 ,腾讯参投大众点评。此外,红杉资本作为第一轮就参投 美团 的投资机构,同样也是大众点评的投资者。有分析指出,在大众点评的投资上,红杉资本的投资周期已经高达十年,这也逼近退出时间上限。
两强争霸
“在商场中,前一秒敌人后一秒盟友的例子并不鲜见”,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站在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双方合并对O2O是利好的,会加速行业整合,提前结束消耗战,帮助行业探索可行的商业模式”。
亿欧网联合创始人兼主编黄渊普认为,合并后无疑将有利于双方融资,但只要百度糯米的竞争存在,“美大”想要靠规模去盈利几乎不可能,同时还面临长期的口碑阻击。易观智库方面则表示,从产业发展周期看,中国O2O市场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企业潜力主要以产品、技术、运营能力和未来的变现能力衡量。“合并后 美团 和大众点评可以做到互补,但对于其他竞争对手而言未来则面临更大挑战。”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美团大众点评或组最大O2O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