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 乐视 资金链吃紧,对手机业务相关供应商形成长期欠款,手机和配件缺货, 乐视 线下体验店也大规模撤店和转型。
而昔日与 乐视 合作成立生态体验店的LePar合伙人,也深陷其中,在大量投入之后盈利下滑甚至出现亏损。早在两年前, 乐视 给他们的承诺是:LePar有机会获得 乐视 相应金额的股权认购权利,并且 乐视 控股将与LePar分享5%的股权。
7月30日,对于实体店面的现状, 乐视 移动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还在调整中。 乐视 店面第二阶段战略的转型方案正在完善阶段,目前还没有到对外公布的时候。”
解约、撤店、转型
随着 乐视 的资金链危机持续发酵, 乐视 手机线下体验店大部分已关门、撤店。曾经辉煌的几百家大大小小的 乐视 生态体验店,如今关停的关停、转型的转型,仍在开业的门店营业额也出现大幅下滑。
“去年9月份, 乐视 移动前总裁冯幸宣布 乐视 超级手机总销量累计突破1700万台。然而短短数月, 乐视 手机的销量已经呈现大幅缩水,每月销量不足10万台,主要是清库存。”一位接近 乐视 移动人士透露。而 乐视 手机的实体体验店的数量,也出现快速下滑。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前往北京的几家 乐视 线下生态体验店,发现部分门店已关门歇业,仍在经营的门店无人问津,大部分型号手机无货可卖。
在北京海淀的一个较好地段,记者发现店面门头上的 乐视 生态体验店招牌已经拆除,店内正在装修。装修人员告诉记者,这家体验店已在几个月前就关闭,老板换人了。
实际不仅是在北京,目前 乐视 全国线下生态体验店都在大规模收缩。
“杭州目前已基本撤完了, 乐视 的体验店大部分开在比较好的位置,一个店面要盈利不可能没有货。现在租金这么高,没有收入, 乐视 线下门店的合伙人根本支撑不了高额成本。”一位来自杭州的供应商告诉记者。
他称,与 乐视 合作的经营者开设的以手机为主的体验店,目前经营状况都很糟糕。这些经营者被曾为LePar合伙人,以个体户为主。“他手机都出不了货,怎么可能还有手机店面呢!他们大部分人还欠租金,被 乐视 欠的款又回不来,一般出租人不愿意继续租给他们,所以撤离是必须的。”
记者了解到, 乐视 生态体验店独立门店,大部分为 乐视 的LePar合伙人设立。 乐视 此前推出LePar计划,该计划是让乐迷与 乐视 合作创业或者个体经销合适的项目。2014年, 乐视 将LePar计划从线上发展到线下。2015年, 乐视 方面曾称,在于 乐视 合作期间,LePar有机会获得 乐视 相应金额的股权认购权利,并在未来3年 乐视 控股公司将与LePar分享5%的股权。有数据显示,今年 乐视 LePar生态店已达9000多家。不过近几个月,这一数量正在大规模减少。
“ 乐视 体验店实际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目前以手机销量为主的 乐视 生态体验店不是撤店就是转型销售电视了,这些店面原本就会引入部分 乐视 电视产品的销售,所以相对转型彻底的电视体验店会容易些。”一位供应商告诉记者。
线下门店调整方案尚在完善
记者了解到,目前 乐视 产品线下的销售渠道除了 乐视 生态体验店之外,还有迪信通 乐视 体验区、加盟商等。
目前, 乐视 移动的重要合作伙伴——国内大型手机连锁商迪信通也面临困境。
一位迪信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与 乐视 的合作目前也出现问题, 乐视 移动在资金方面确实难度很大。厂家已有几个月不发零件了,店里还有几百台 乐视 手机等待零件更换。早在两年前,迪信通就已与 乐视 合作,在多家线下店内开设 乐视 体验区。”
与 乐视 合作的传统3C渠道商的业务也将受到极大影响。早在迪信通与 乐视 合作之初,当时迪信通宣称,迪信通将让自己遍布全国1级-3级城市的4000多个网点都成为承载 乐视 生态产品售前售后的服务网点。其经营内容主要是销售 乐视 超级手机、超级电视产品,而与迪信通合作的全国区域LePar将会根据自己的资质和能力协同提供包括毛细物流、送装一体、售后服务等。
如今,LePar已经大规模关停撤店或转型,加之 乐视 可销售手机产品较少,配件已基本没有库存,迪信通 乐视 手机的销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7月28日,对于手机店面的现状, 乐视 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在调整中。”对于目前 乐视 手机仍保留的店面的数量,她并没有直接回应。
她告诉记者,目前 乐视 生态体验店目前处于第二阶段的战略转型期,具体调整方案尚在完善。目前在北京等地, 乐视 手机的线下销售仍是由各个合作伙伴负责, 乐视 自己独立的实体门店并未开设。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乐视手机线下体验店大批关停 殃及迪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