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业企业, 卜蜂莲花 的路总是走得不那么顺畅。
据 卜蜂莲花 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2014年全年继续亏损,亏损金额为5840万元。而这已是 卜蜂莲花 连续第三年亏损,2013年公司亏损9680万元,2012年的亏损更是高达3.92亿元。
同花顺数据显示,15年来, 卜蜂莲花 的亏损时间长达11年,累计亏损额高达16.45亿元,这在超市连锁业上市公司中极为罕见。
这家由泰籍华人谢氏家族创办的零售业超市的中国之路为何走得如此艰难?记者联系到 卜蜂莲花 的多名人士,但其中不少人已经离职,而一名在职的市场部主管则不愿多谈。
有业内人士分析,人事调整频繁、业务摇摆不定、布局失利等诸多因素使 卜蜂莲花 早已失去先入优势,而单店形式的大卖场业态商业模式早已落后于现代商业潮流,在互联网信息时代, 卜蜂莲花 备受冷眼并不奇怪。
公开信息显示, 卜蜂莲花 今年将新开5家门店,布局均在竞争不那么激烈的三四线城市。对此,研究人士认为,如果 卜蜂莲花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落后的商业模式,不与时代接轨,依然难以摆脱亏损的“魔咒”。
15年亏损16亿
在华业务举步维艰
历经战略调整之后的 卜蜂莲花 在中国的日子依然未见好转。
近日, 卜蜂莲花 发布的2014年业绩报告显示, 卜蜂莲花 营业额为109.12亿元,同比微增0.3%。尽管营收稍微有所改善,但连年亏损的颓势并未得到遏制。2013年亏损9683万元,2012年的亏损更是高达3.92亿元。
对此, 卜蜂莲花 的解释是,销售额增加缘于去年新开4家门店产生收益,但这一收益亦被出售7家店铺给母公司正大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WSL所抵消。亏损收窄主要受毛利率增加、严格支出管理抵消其他收入净额下降的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在香港上市的 卜蜂莲花 母公司为泰国的正大集团。1995年,正大集团联手沃尔玛,将易初莲花引入中国,1997年,第一家门店“易初莲花”在上海开业。2008年易初莲花更名为 卜蜂莲花 。
记者查询数据发现,2000年至今的15年期间,该公司有长达11年的净利润亏损,累计亏损额高达16.45亿元。二级市场上, 卜蜂莲花 的股价也早已沦为仙股。
与此同时,伴随 卜蜂莲花 长期亏损的是关店潮。 卜蜂莲花 公告显示,去年4月,公司将7家亏损店铺出售给母公司正大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此外,位于北京的两家店铺传出关门的消息。在武汉,位于汉口黄孝河路的竹叶山店早已张贴出“3月22日铁定清仓”的关店公告。此前, 卜蜂莲花 向物美商业出售了在天津的全部超市。
关店、缩店的同时是裁员。早在2012年,就有 卜蜂莲花 大幅裁员的传闻,但并未得到证实。不过,此前有媒体报道, 卜蜂莲花 高层人员更换频繁。3月18日,记者多方联系到多位 卜蜂莲花 人士,其中有两名媒体沟通人士表示已经离职,还有一人表示即将离职不愿表态,而一名市场主管则表示暂时没有上班,亦不愿多谈。
3月15日上午11时许,正是周末购物高峰,记者前往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路的 卜蜂莲花 超市探访发现,10多个收银台只开3个,一楼的生鲜、副食区仅有30多名顾客,二楼百货区的顾客还不到10人。在超市选购了两条鲫鱼的一对中年夫妇向记者表示, 卜蜂莲花 的经营没什么特色,只在此买点鱼肉及调料,图个离家近,比较方便。
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武汉本地其他商超的多处购物广场内人流如织,而外资超市麦德龙店外偌大的停车场内空车位已难觅。
高层“换班”频繁
发展方向摇摆难定
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超市,为何丧失先势而长期亏损?
北商商业研究员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超市主业经营方面,多变的市场策略与频繁的高管流动让 卜蜂莲花 在华发展一筹莫展。
公开信息显示, 卜蜂莲花 高管更迭确实比较频繁。仅从近三年来看,2012年, 卜蜂莲花 迎来重大人事调整,前沃尔玛高管陈耀昌出任 卜蜂莲花 CEO。陈试图变革,加速开店,尝试推广高端业态超市生活馆。只是,陈的大刀阔斧尚未阻止日益衰退的业绩,其职位就被调整。仅过一年,李闻海被任命为副董事长兼CEO。李则一改陈的激进措施,开始尝试稳中求进方针。
高管的频繁更换,是两大派系之间的争斗。陈耀昌代表的是沃尔玛系,陈空降 卜蜂莲花 出任CEO后,原沃尔玛多名高管转投 卜蜂莲花 旗下,李闻海则代表谢氏家族。针对外界纷飞的传言, 卜蜂莲花 对此予以否认。不过,除了与沃尔玛派系的争斗外,谢氏家族几名兄弟之间的争斗传言,也充斥资本市场多年。外界猜测,这或是 卜蜂莲花 人事更迭的深层次原因。
高管频繁更迭带来的是业务布局摇摆难定。
记者梳理发现,近五年来, 卜蜂莲花 的集团策略一直在不断改变。2011年, 卜蜂莲花 曾试图走“新业态”之路,这一业态不同于一般的便利店或超市,也有别于大卖场、超市的生活馆。但在2013年, 卜蜂莲花 先后关闭两家生活馆,去年,又再次提出生活馆概念。陈耀昌时代, 卜蜂莲花 曾多次尝试向高端超市、购物中心等转型,但在短暂的实施后因职务调整而搁置。2003年、2007年、2011年, 卜蜂莲花 三次提出“百店计划”,现在看来,这一目标几乎难以实现。截至目前, 卜蜂莲花 门店仅为77家。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曾表示, 卜蜂莲花 在中国的布局是失败的,其原因除了当前中国的零售环境不佳、商超发展乏力外,还与 卜蜂莲花 的发展失误有关。在他看来, 卜蜂莲花 的“百店计划”较为盲目,且区域布局不科学,选址松散,形不成规模效应。
记者调查发现, 卜蜂莲花 在武汉的三家卖场,虽处在人群聚集的老社区,但均以单店形式存在,诸如游乐、餐饮等配套设施缺乏,难以在周围人群的消费中产生影响力。此外, 卜蜂莲花 超市里自有品牌极少,价格上也无优势,缺乏竞争力。
有零售业人士认为, 卜蜂莲花 多以单店形式存在,经营上为大卖场业态,商业模式远远落后于外资甚至本地同行,且多年未能改善,此外,区域之间各自为政现象也很严重,不能发挥协同效应是家族企业在管理上的弊病,长期内未得到改变。
布局三四线城市
摆脱巨亏还需大手术
卜蜂莲花 公告显示,公司将继续扩张零售网络,今年将新开至少5家店铺,大都分布于可支配收入增加及竞争不那么激烈的三四线城市。 此外,公司继续致力转化店铺为生活馆概念,为顾客提供一站式便利购物体验及更舒适的购物环境。2014年, 卜蜂莲花 完成翻新6家店铺,而2015年计划重塑最少7家店。
“ 卜蜂莲花 需要动大手术,首先要改变落后的商业模式。”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通过在三四线城市开新店, 卜蜂莲花 去年的营收有一定增长,但仅仅靠新开几家店还远远不够,难以破解亏损僵局。
2013年底,香港上市的物美商业曾欲收购 卜蜂莲花 华东、华北地区零售业务,多轮谈判后, 卜蜂莲花 最终放弃与物美商业合作。对此,业界解读为, 卜蜂莲花 彻底放弃了一次改革商业模式、弥补不足的良机。
湖北一超市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超市最重要的是特色商品和体验,以及购物与休闲的配套,这样才能吸引回头客。
记者探访的武汉两家 卜蜂莲花 超市发现,货架高、陈列的商品单一,受老旧商业楼影响,超市内部交通不便,不仅不能刺激顾客购买欲,也难以留客。
“重视百货、不重视生鲜的业态,在电商大潮的冲击下会要命的。”一位考察过 卜蜂莲花 的商业人士认为, 卜蜂莲花 生鲜区面积过小,可供选择的种类也少,价格没有优势,毕竟大多数市民购买生鲜还是要到实体商超购买。
记者观察到, 卜蜂莲花 方面显然已经注意到上述问题,该集团在去年财报中表示,继续检讨及改善其商品组合及供应,更多生鲜食品的直接采购使获得更佳的采购种类及更低之价格。此外,将更关注质量监控以确保食品新鲜及安全。更致力投资于生鲜食品及由寄卖模式逐步转向直接营运蔬菜、肉类及海鲜亦减低采购价格及增加毛利率。同时,超市将增加自家制产品的种类,如熟食、小食及面包。
不过,尽管 卜蜂莲花 对未来的发展颇具信心且已经做出了相应布局,但外界依然担忧。一研究人士表示,在长期亏损特别是连续三年亏损的巨大压力下,在这个家族企业内部管理不和谐的可能性较大的情况下, 卜蜂莲花 未来的布局及业务能否不再摇摆还难以确定,此外,商业模式的大手术计划尚未看到,未来能否走出长期亏损的困局依然非常严峻。
天津四家 卜蜂莲花 转让给物美集团。
以231亿元出售7家店及 卜蜂莲花 与中国若干全资附属公司股本权益给 卜蜂莲花 的相关企业WSL。
2011年
收购Excel Worth Limited旗下四家大型超市,同年6月又签订协议,出售上海易初莲花马当路店。
2012年
谢国民辞任主席,前沃尔玛中国区总裁陈耀昌担任执行董事及副董事长。
2013年
李闻海调任资深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物美收购合作事项以失败告终。
近三年业绩
2012年 亏损5840万元
2013年 亏损9680万元
2014年 亏损3.92亿元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卜蜂莲花在华15年亏16亿:摆脱巨亏还需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