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阿里研究院专家酒狸发布电子商务经济体2.0研究报告。研究认为,宏观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线上的消费正在成为我国消费驱动模式的主引擎。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宏观经济向内需拉动型、消费拉动型转型,出现了消费升级的现象,而消费升级必然引发供应的升级。酒狸认为,电子商务会随着零售升级慢慢的过渡到供应升级,然后形成经济升级的改变。互联网、电子商务在百亿量级的时候还是一个工具,到千亿量级的时候就是一个渠道,万亿量级的时候就会成为基础设施。现在消费升级传导到供应升级之后,整个电子商务经济体会过渡到2.0时代。

首先来谈中国现在面临的宏观形势。从对外贸易上说,这两年一直处于下行的阶段。进口方面一直保持负增长的水平。出口稍好一些,但是增速非常的低。进入15年之后,前几个月依然是负增长,形势非常严峻。同时,制造业PMI一直处于上下徘徊的阶段,在今年的前几个月甚至低于了50%,状况堪忧。从劳动力的情况来看,现在劳动力成本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根据人社部数据显示,劳动力的需求在下降,而劳动力的供给比需求下降的还要快。学术界公认,2015年是拐点到来的时刻,从今年以后,劳动力的形势会更加的严峻。
那么,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来看。第一,出口的下滑非常厉害;第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下滑的也比较厉害;但是消费的增速基本稳定在10%上下的这样一个阶段。所以说现在,我国的经济正在从由出口转内销型,或者说投资拉动型转向消费型经济的模式。

接着来看线上消费跟社会平均消费增长的对比,可以用快递量的数据来反应线上销售的数据,增长稳定在10%上下。快递业务量的增长基本上维持在50%左右,从10年到15年,快递量的增速同比增长55%以上;13年可以达到60%。虽然现在增速稍微放缓,但是也是稳定在40%以上。所以说线上的消费确实是宏观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当然,根据阿里研究院的研究,线上的消费并不是完全是替代性的消费。根据麦肯锡的研究,1美元当中有0.6美元是替代性的消费,还有0.4美元是新增的消费。线上的消费不但拉动了原来的产量,还带来了新的增量。所以说线上的消费正在成为我国消费驱动模式的主引擎。

这样一个主引擎的作用,国家领导人也非常关注。从李克强总理去年一系列的动作来看,国家也对中国新的增长点高度重视。去年11月份,李克强总理到访了网店第一村。15年两会结束答记者问的时候,总理提出说人们在网上的消费热情往往比较高,并且表示他很愿意为网购,还有快递带动的电子商务新业态来做广告,这都是非常直白的话语。同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内需拉动经济的模式。政策方面,今年5月国家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我们称为“电子商务国八条”,这是全面推进电子商务的政策信号。

总理今年也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什么叫“互联网+”,我的理解是这样:中国的发展轨迹跟其它的发达国家不太一样。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先完成了工业化,然后才进入信息革命。而中国不是这样,中国的工业化要到2025年的时候才完成,我们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时候,兴起了信息革命。这样工业化跟信息时代迭代,产生了“互联网+”,用信息化反推工业化。所谓“互联网+”就是工业化的各个模块不按照原有的路径来走,因为互联网跟信息革命产生迭代的关系,我们称之为互联网+,这可能是中国独有的一个现象。

前面说到了消费的拉动性经济,整个宏观经济向内需拉动型、消费拉动型转型,我们同样注意到了消费升级的现象。所谓消费升级有一个逻辑关系在里面,从消费的这个纬度上来说,最低的是生存性的消费。生存性消费注重的是品类的丰富,主要人群是低收入人群。所以现在很多农村的电子商务,或者农村的网购、村淘还停留在品类的丰富上。第二个阶段是发展性消费,这个阶段消费者更注重质量,主要的人群是中产阶级,这些人主要居住在城市中。再到下一轮称为享受型消费,要求非常精品的品质,它属于高收入的人群,这部分人群一般是在大都市。
这称之为结构设置。从我们获取的数据来看,消费升级的路径是一致的,是非常均匀往上走的。从1990年到2013年的数据来看,城镇居民在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跟衣着的消费占比,也就是生存性的消费从67%下降到了45%,农村从66%下降到44%。同时,城镇居民的发展型消费需求比重从32%升到54%。进入2014年以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也出现了很多消费升级的现象。虽然现在并没有数据来量化,但是可以看到一些现象反应的事实。首先,电商平台上出现的消费分层的现象。比如说,中产阶级女性的服装消费, 30岁以上的女性对衣服的商品开始越来越注重,价格影响的因素不再那么强。还有就是对跨境进口的狂热,在我国平均进口在不断下滑的同时,跨境电子商务的进口量还在增长。尤其是国际奢侈品牌的,卖得非常好。比如,2014年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在天猫开店,2015年营收增长了11%。

基于整个宏观形势,阿里巴巴集团同样有向品牌化倾斜的战略在里面。首先,从今年开始,天猫提高了入驻商家的门槛,也有意识的在招商方向上向大品牌倾斜。尤其是在化妆品、服饰、箱包、鞋类四大类目中,天猫只向品牌拥有者和单品牌拥有者招商。同样,聚划算也在慢慢的向品牌化的战略靠。第三,大数据打假。去年11月份淘宝网发布了出售假货规则变更通知,类似于原来法国的法案,这就是号称史上最严厉的互联网的法律。随着DT时代的到来,阿里巴巴集团对假货的态度是零容忍,在打假上花费的经历和投入也是越来越多的。

同样,我们认为整个供应链是一个“CBBS”的供应链,由零售端的消费升级慢慢的会向供应升级来转化。CBBS就是这样,由消费者驱动,再由消费者到分销商,分销商到零售商,零售商到供应商。供应商旁边还有一大类的服务商,包括多元化的,比如运营商和地方政府都包括在服务商里面。

消费升级必然引发供应的升级,这是一个不断传导的过程。在这里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我称之为新雁型的理论。互联网小而美的思维不是由供应商传导的,而是以信息渠道,或者以信息流这样一个环节为先头传导。两边的支撑服务业,比如物流金融,会滞后于信息,但是慢慢的会赶上来。
所以说,由互联网改变人的思维和行为,那么必然导致消费行为的改变,这样产生零售的改变。零售的升级会引发供应链的升级,供应包括批发跟制造,不断的往上传导。一开始,我们在零售端的时候发现了物流和金融出现跟不上的情况,直到现在都有问题。现在我们发现,物流跟金融在慢慢的适应互联网的零售的体系。虽然它还非常不成熟,到下一个阶段,当供应链升级之后,金融、B2B金融和物流同样要赶上来,否则适应不了这样一个情况,这就是新雁型理论。

电子商务会随着零售升级慢慢的过渡到供应升级,然后形成经济升级的改变。那么我们认为,互联网、电子商务在百亿量级的时候还是一个工具,到千亿量级的时候就是一个渠道,万亿量级的时候就会成为基础设施,也就是说,互联网电子商务并不在我们的上面、旁边,是在我们的下面,没有它是不行的。十万级的是一个经济体是可以运转的,现在消费升级传导到供应升级之后,整个电子商务经济体会过渡到2.0时代。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电商经济体2.0时代,谁在催促供应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