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货源批发市场
快消品货源分销平台
 
 
当前位置: 货源批发网 » 新闻 » 零售动态 » 沃尔玛三度增持京东“较劲” 亚马逊还是暗度陈仓?

沃尔玛三度增持京东“较劲” 亚马逊还是暗度陈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18 06:10:18  来源:电商联盟  作者:乐发网  浏览次数:24

继去年年中牵手联姻后, 沃尔玛 与京东捆绑愈发紧密,也意味着实体商业与电商巨头的结合已成为了零售市场的大势所趋。
  京东日前递交的SEC文件显示,美国零售巨头 沃尔玛 于去年年末增持了京东股权,持股超过10%,一跃成为仅次于腾讯、刘强东之后的第三大股东。截至2016年12月31日, 沃尔玛 共持有京东23.85亿股A类普通股,占京东总的A类普通股的12.1%。
  这是继去年6月双方正式达成合作以来, 沃尔玛 获得京东约5%股权、10月增至10.8%左右,京东于半年内第三次获 沃尔玛 的增持。业内人士表示, 沃尔玛 的不断增持,不仅仅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而是战略入股,意味着 沃尔玛 视京东为国内电商布局中关键的一环。
  与此同时,一直被 沃尔玛 视作线上销售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亚马逊,近日公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财报,其净利润达7.49亿美元,较2015年同期的4.84亿美元大涨55.4%。据外媒报道,亚马逊的最新市值已经超过了美国8大零售商的总和。
  面对来势汹汹的竞争者,一直致力于“买买买”的 沃尔玛 ,这次押在京东身上的“宝”押对了吗?
  抱团结盟
  时间回到2016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凌晨, 沃尔玛 宣布将旗下1号商城主要资产卖给了京东,而作为协议的一部分, 沃尔玛 将获得京东新发行的1.45亿股A类普通股,约为京东发行总股本数的5%。按照当时京东股价计算,这笔交易价格约为15亿美元。消息一传开,无疑相当于电商圈扔下了一颗重磅的深水炸弹,坐实了长久以来1号店的“卖身”传闻。
除了股权的置换,双方还宣布将达成一系列的战略合作,并覆盖线上线下零售市场,其中包括山姆会员商店将在京东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 沃尔玛 实体门店将接入京东集团投资的物流平台“达达”和O2O电商平台“京东到家”以及双方将在供应链端展开合作。
  四个月后, 沃尔玛 再次宣布增持京东股份至10.8%,双方合作更进一步:山姆会员商店入驻京东, 沃尔玛 在京东开设跨境电商 沃尔玛 全球官方旗舰店,20多家 沃尔玛 购物广场上线O2O平台“京东到家”。与此同时, 沃尔玛 宣布以5千万美元战略投资生鲜平台新达达,相当于3.36亿元人民币。
  对于不断的股份增持, 沃尔玛 全球总裁兼CEO董明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坦言,这几年的确看到了实体零售店的挑战,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发展变化得太快了,电商在中国的发展“令人震惊”。
  “我们对大卖场、山姆会员商店、配送中心的投资,乃至近期对京东的投资,都说明我们深知中国市场的机遇。京东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通过和京东的合作让更多的顾客享受到线上线下无缝连接的购物体验,我们认为这个战略是非常正确的。”董明伦说道。
  半年内的第三度增持,使 沃尔玛 一跃成为京东第三大股东,未来双方是否还会有进一步的合作或者继续增持?对此, 沃尔玛 总部并未向记者透露太多消息,仅仅表示 “我们将继续作为京东的静态投资者”。
  毋庸置疑,从目前达成的一系列合作来看, 沃尔玛 加码京东投资的目的性十分明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告诉记者, 沃尔玛 希望通过京东的既有平台来打造一个全品类的O2O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把自己业务做得更有影响力。另一方面,对于京东而言,则可以借助 沃尔玛 的实体门店实现资源共享。
  “ 沃尔玛 不断增持京东,不只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而是战略入股,甚至不惜高价从二级市场不断买入,这意味着 沃尔玛 视京东为中国战略,乃至全球电商战略最为关键的一步。”前腾讯、京东战略分析师李成东认为,双方在联姻以后,如何把京东的线上资源变成线下市场的规模优势,对于 沃尔玛 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成功与否取决于双方团队的沟通、协作情况。
   沃尔玛 发力新零售转型
  今年年初, 沃尔玛 宣布全球关闭269家门店,同时新开300多家门店, 沃尔玛 方面表示,门店规模调整主要缘于美国零售市场低迷以及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冲击。可以看到,在实体零售萎靡不振的情况下, 沃尔玛 正不断加码线上板块,以期获得新的盈利增长点。
  事实上, 沃尔玛 的新布局在追逐电商方面的脚步从未停歇。从16年前开始, 沃尔玛 旗下的电商平台Walmart.com上线,标志着这家传统零售巨头正式进军线上销售领域。
去年8月, 沃尔玛 宣布以约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新兴电商网站Jet.com,后者在创立之始便宣称要成为“亚马逊的终结者”。今年1月,Jet.com宣布以7000万美元收购鞋履电商ShoeBuy,意味着 沃尔玛 的线上投资继续扩大。
  与电商的主动融合为这家零售巨头带来了业绩上的提升。根据该公司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为30.3亿美元,相比2015年的33亿美元同比下降8.2%;另一方面,其线上业务发展则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趋势,销售额增长20.6%,但线上销售占比并不大,在总销售额中仅占0.5%。
  毫无疑问,除了美国本土以外,中国一直是 沃尔玛 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区在 沃尔玛 全球业务排行第四,业绩位于加拿大、墨西哥、英国之后)。早在2015年, 沃尔玛 就已全资控股1号店。但 沃尔玛 接盘1号店后并不好做,两年的时间仍未达到当初预期的业绩。
  在电商行业专家鲁振旺看来, 沃尔玛 当初完全控股1号店的时候,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电商格局已经形成了,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产品的差异化难以得到突破。“1号店本身是很难成为大品牌的,它必须依附于一个更大的平台,才能发挥他自己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 沃尔玛 把1号店又卖给京东。”
  鲁振旺表示, 沃尔玛 和京东的合作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和过去跑马圈地的发展模式不同,如今电子商务越来越看中和供应链的高度融合。对于京东而言,其自营商品完全可以借助于 沃尔玛 的资源来实现落地。因此,他认为未来在二级市场上 沃尔玛 很有可能还会继续增持。
  “其实将来刘强东也好,腾讯也好,或者是 沃尔玛 也好,这种利益的捆绑最后都会变成股权的捆绑,最后各方将成为利益的共同体。”鲁振旺如此说道。
  广东省商业流通协会会长黄文杰告诉记者,从本质上来讲, 沃尔玛 的增持说明了“新零售”的发展趋势,“客观上来讲,新零售要实现实体零售和互联网的紧密结合,在我看来,电商企业要更为强势一点,因此向实体零售结合的可能性更大。”他说。
  黄文杰认为,亚马逊的成功说明电商企业实力雄厚,既然如此,作为传统零售巨头, 沃尔玛 与其被动地被介入线上销售,还不如主动寻找合作伙伴,从而达到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1月12日晚间,万科A公告称,股东华润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润国内贸易有限公司与深圳地铁集团签署协议,华润股份和中润贸易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合计持有的公司16.89亿股A股股份转让给地铁集团。备受关注的万科股权之争曙光初现。
  刚过去的2016年,万科一直处于股权纷争中,全年销售业绩也跌落行业第一宝座,尽管如此,该公司仍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实力。万科2016年全年累计实现销售面积2765.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647.7亿元。不过,更让业内关注的是,万科在土地市场上的变化。
  同策咨询近期推出的一份榜单《2016年上市房企拿地金额及面积TOP20》显示,万科以全年拿地1304.2亿元跃居榜首,比第二名保利地产的812.55亿元多出近500亿。
  在2016年底,万科高级副总裁、上海公司总经理张海宣布“热带雨林”计划,明确打造万科多元产业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循环的生态。这比此前万科广深区域提出的“八爪鱼”计划提出多元业态更进一步诠释了万科的产业布局现状。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分析指出,万科的研究一直是行业的风向标,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万科在没有放松对重点城市争夺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潜力二线城市,万科这个另辟蹊径的举动或许将引领后续房企涌入潜力二线城市。
  大房企土地储备分化
  上述同策咨询排名榜单中的品牌房企包括万科、恒大、绿地、万达、中海、保利、碧桂园等在内,万科2016年在土地市场的“激进”从侧面反映出品牌房企的选择。
  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2016年监测的全国土地成交金额36578.15亿元,同比2015年上升23.48%;土地成交面积338926.03万平方米,同比2015年下降8.74%。2016年全国土地市场整体表现:量跌价升,一线城市表现突出。
  自2016年9月30日开始,楼市先后经历了三波调控。此后,尽管商品房成交呈逐步下滑趋势,但全国土地市场自2016年年末出现了量价回升,一线城市表现尤为突出。
  然而,行业集中度出现了下滑态势。 对于2016年上市房企拿地TOP20榜单来说, TOP20上市房企拿地金额总计10662.08亿元,占全国土地成交总金额的29.14%,集中度同比减少10个百分点。
  而房企的分化也可见,大房企的土储战略有分化,主要源于各自的发展周期与战略定位不尽相同。 万科、保利地产和融创中国积极拿地,碧桂园和中国恒大虽然在拿地金额榜单中无缘三甲,分别以602.57亿元的拿地金额位居第七和以751.14亿元的拿地金额位居第五,但他们在累计拿地面积榜单中,碧桂园以累计面积3238.13万平方米的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中国恒大以累计面积2212.7万平米的拿地面积位居第二。
  正如上述业内人士所指,万科“拿地不止追求性价比,已经从刚需市场跳脱,转而布局多元产业”。比如,张海提出热带雨林,广深区域张纪文提出八爪鱼计划,都表明万科管理层不再只有住宅一种模式,而是多元化发展,比如布局互联网家装、产业地产等全新行业。
  万科之变
  一名长期研究万科的业内人士指出,作为行业标杆的万科,在战略上的细微变化,都会引发业内关注,以这家公司多年的发展路径来看,它的模式一直走在行业前沿。
  而绿地在过去两年也对公司产业布局进行了深度调整,公司董事长、总裁张玉良明确表示,顺应行业周期调整,缩减商办产品开发、收缩市场前景不好的地区开发、加速大基建、大金融等多元产业升级。
  实际上,在多个机构的统计榜单没有公布之前,万科在土地储备的变化并不为大多数业内人士所关注。 2016年春夏,万科在土地市场沉寂了一段时间,却后程发力,在9月、10月开始激进拿地,在四季度掀起拿地高潮。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2016年万科共计拿地148宗,土地成交总金额1304.20亿元,同比增长50.23%,总建筑规划面积2186.14万平米,同比增长20.88%;除看准在一线城市及核心二线城市之外,万科2016年也拿了一些大连、南昌、佛山、扬州等潜力二线城市的地块。
  纵观万科2016年的拿地情况,一直喊着地价太高、拿地谨慎的万科画风突变,9月之后开始在土地市场疯狂扫货,不免让人联想万科是否改变拿地策略,由谨慎转向激进。
从土地存续比来看,万科亟待攻池掠地:近年万科的土地储备水平一直保持在其认为合理的区间,存续比维持在2左右,然后截至2016年8月底,万科的土地存续比降至1.29左右,这也是9月开始疯狂扫货的原因。
  万科11月份新增项目34个,土地出让金323.47亿元,是当月销售额的1.38倍,不但刷新了万科单月拿地总额的纪录,从拿地数量上也是近年来的新高。
  这34个项目遍布全国十多个城市,既涉及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也包括天津、福州、宁波等二、三线城市。其中,天津杨伍庄南项目需支付地价款最高,达74.5 亿元,北京海淀永丰项目也达到了50亿元。
  张宏伟分析认为,万科拿地激进论也许只是针对拿地总额相对变化而言,其实万科依然保持着谨慎的土地储备和拿地策略,否则也不会出现因地价太高,而出现退出开发的乌龙事件。他指出,从拿地金额和销售额占比来看,万科完全有能力“大手笔”消费:万科2016年全年销售额为3647.7亿元,位列上市房企销售排行榜第二位,仅次于恒大。
  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多家房企的走访获系,无论产业布局、规模大小,大部分房企均关注到了小镇开发的产业风口,万科也不例外。而万科对于城镇化及人口流动趋势的研究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宝平台规则

本文来源: 沃尔玛三度增持京东“较劲” 亚马逊还是暗度陈仓?

分享与收藏:  新闻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更多..资源下载
零售动态图文
家有山姆会员店的购物中心应该长啥样? 2014零售业面临六挑战 八大策略应对
大润发等大卖场借多业态搭配谋利润突破 上海市中心最大免税店将开业 新增奶粉家电等商品
零售动态新闻推荐
零售动态点击排行
 
手机版 手机扫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