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近几年 赛百味 公布的数据显示, 赛百味 的扩张道路似乎出现了巨大的困难。2014年开始, 赛百味 走向大规模亏损;2015年, 赛百味 于美国本土开911家店,却关闭877家;2016年,又关了359家店,遭遇历史首次店铺负增长。
看着这些令人心惊的数据,不禁思考:这个以扩张速度闻名全球的快餐界巨头,为何会在加盟之路上窘迫至此?
50年扩店44000余家
大规模扩张之后关店不断
赛百味 (Subway)是一间起源于美国的跨国快餐连锁店,主要贩售三明治和沙拉,是世界上扩张最快及最大的单一品牌连锁店。
1965年,17岁的弗累德·德卢卡听取好友彼得·巴克的创业建议,并在其1000美金的资助下,在康州的布里奇波特开了一家主营三文治的餐厅。令弗累德·德卢卡没想到的是,第一家店的生意出奇之好。于是,他很快推出第二家店,并且从此在追求门店规模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
到1987年, 赛百味 连锁加盟店的数量已经达到1000家,到1991年达到5000家,1995年达到10000家。2011年6月,这个以经营三明治为主的国际快餐巨头在全球98个国家内拥有近3.5万家店铺,比行业巨头麦当劳多出1012家,成为国际速食业当之无愧的大佬。 于是, 赛百味 开始规划开10 万家门店的疯狂计划。
随后几年, 赛百味 在扩张之路上越走越远。巅峰时期, 赛百味 在仅有1 家直营店的情况下,在全球110个国家及地区扩展了约 4.4 万家门店。
然而,这一切在2014年发生了变化。2014年, 赛百味 的销售下跌已经高达3.3%(大约4亿美元),单店销售额从2013年的49万美元下滑到47.5万美元。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把保持了七年、全美销量最佳快餐连锁的头把交椅彻底丢了,下滑到第三位;全美第二大规模餐饮连锁的地位,也被星巴克赶超过去了。
2015年7月份, 赛百味 代言人Jared Fogle被爆出性丑闻;2015年9月份, 赛百味 创始人弗累德·德卢卡因病逝世。此后, 赛百味 的全球扩张计划变得越发困难。2015年, 赛百味 于美国本土开911家店,关闭877家;2016年,又关了359家店,遭遇历史首次店铺负增长。
沉迷于快速扩张
加盟系统管理不善
成立50年,在全球110个国家及地区开店44000余家门店。 赛百味 的数据无疑是令人惊叹的,他也因此被美国《企业家》杂志更评其为连锁加盟系统第一名,成为世界餐饮特许经营500强中的老大。
从参某整理的时间线来看, 赛百味 的失利似乎与丑闻和领导者变更有莫大关系。事实上, 赛百味 遭遇滑铁卢,更多源于其模式上的潜在危险。
赛百味 现在在全球有超过44000家分店,美国本土多达27000多家。 赛百味 的门店几乎遍布美国各地,加油站、动物园、各类学校、部队军营都能看到 赛百味 的身影。这些门店,毫无例外,全是加盟店。事实上, 赛百味 的直营店铺仅仅只有一家。
赛百味 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最为人诟病其扩张中的猫腻--比如加盟商中拥有众多缺乏餐饮经验的年轻夫妇。和其他的快餐巨头相比, 赛百味 的加盟费用只需要1-1.5万美元,开第二家则更便宜,而店铺投资平均最低只需要10万美元。而 赛百味 的竞争对手麦当劳,却需要加盟商投资至少100万美元。毫无疑问,对于很多加盟商来讲, 赛百味 是低门槛的创业方式。
低门槛的加盟制度,使得 赛百味 在开店的速度上独占鳌头。然而,这些缺乏经验和资源的加盟商,往往难以掌握经营餐厅的奥秘所在。再加上 赛百味 高达12.5%的营收抽点(品牌使用费用8%,宣传费用4.5%)。除此之外, 赛百味 在供应链条上的能力也比同等级竞争对手来得差一些。 赛百味 总部要求加盟店进行“独立采购合作”,可是全球只有5家这样的供应商。这意味着,这5家门店需要负责区全1100个国家及地区的4万家门店的供应!结果,物流链过于漫长、周转慢,导致产品创新进程缓慢、成本过高,使得很多加盟商苦不堪言。
当市场对于三明治的热度降低的时候,压力就大多转移到了加盟商的头上。以至于需要不断地通过和解解决加盟商的抗议。
同时, 赛百味 对加盟商的服务不到位,也导致了加盟商对总部的要求难以快速执行到位。
2015年, 赛百味 曾经调整过2次logo。而在2016年中旬, 赛百味 又再一次对logo进行升级调整。然而, 赛百味 全球44000家门店更换门头的速度却不统一。
在美国官网已经更新了新logo的情况下,至今 赛百味 的中国官网仍然使用旧logo。当餐饮这个传统行业也开始比拼时间效益的时候, 赛百味 品牌形象迭代更新这一件事,从 2016 年中旬到现在超过 10 个月的时间里,都没能从美国传到中国。
从logo升级的事件上,参某便难以对 赛百味 的加盟系统产生信心。
用“减重111斤”的励志故事
撑起“健康”的伪标签
长期以来, 赛百味 一直以“新鲜”和“健康”定义自己。 赛百味 一直暗示消费者,自家产品是健康的。 赛百味 曾经做过卡路里对比,但因顾客对数据不够敏感,取得的效果非常有限。一直到 赛百味 讲了一个“励志”的故事, 赛百味 才真正扛起了健康三明治的大旗。
有一个名叫Jared Fogle“大胖子”,读大学时体重高达197公斤,他不止一次尝试过节食减肥,都以失败告终。2000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尝试每天只吃两个 赛百味 的三明治,坚持了一年后,成功地减掉了111斤!
减了111斤!他的励志故事迅速在媒体走红, 赛百味 也把握机会,邀请他担当品牌代言人!此后的15年,Jared Fogle成为 赛百味 广告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 赛百味 健康标签的重要背书。一直到2015年7月,Jared Fogle因为性丑闻被 赛百味 放弃。
在 赛百味 看来,他们的三明治天生就能吸引健康爱好者,然而时代早已不是如此了。尽管消费者对于健康的追求没有改变,但他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却在不停升级。当 赛百味 还在一味标榜低卡路里的时候,他们的需求却早已变为“有机、无添加、非转基因”。反观 赛百味 的门店,灯光并不明亮,有些甚至比较昏暗,食材一样样摊在那里,让人觉得不太卫生。
除此之外, 赛百味 “伪健康”的标签也一次次被消费者打脸!加州大学曾在美国做过一项研究, 赛百味 三明治平均含有787卡路里,而麦当劳的则为572卡路里。在 赛百味 用餐的人平均摄入食盐2149mg,在麦当劳则是1829mg。在消费者呼吁使用无抗菌素猪肉的市场需求下,麦当劳承诺能够在两年内解决, 赛百味 却说“它挺费时间的”。
而随着市场上提倡健康理念的餐厅越来越多, 赛百味 的“健康”标签逐渐便失去了吸引力。
忽略市场变化和需求
蜗牛般的反应速度
赛百味 在开店拓张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但在市场反应上却慢得出奇!
赛百味 的产品战略是如今大行其道的“单品制胜”。 赛百味 的产品单一、制作流程简单,从食材到制作都毫无技术难度,而且毛利率高达50%,是名副其实的加盟好项目。
然而, 赛百味 的产品和流程,在过去50年内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赛百味 不厌其烦地提供配方简单、口味单一的三明治,丝毫没有考虑到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求。甚至在牛油果酱、鹰嘴豆蓉早已泛滥成为美国快餐市场的标配时, 赛百味 才将其当做新品引进。
对消费者口味需求的不关注,只是其市场反应慢的一个症状而已。 赛百味 的重度拖延症还体现在过迟进入互联网应用时代。
20世纪末,互联网及个人电脑的普及,使得美国连锁餐厅开始挖掘外卖市场。以麦当来、肯德基未收的西式快餐率先建立了自助品牌订餐系统。而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前期,他们也推出了可在线支付的订餐APP。短短几年的发展,肯德基、麦当劳的订餐app已然十分完善,线上线下营销相互结合,混得风生水起。
当是 赛百味 却迟迟没有启动外送业务。直到2016年6月, 赛百味 才宣布成立名为Subway Digital Group的新部门,负责公司和消费者的沟通渠道,以期提升顾客体验和服务的个性化。
慢人一步的市场反应,使得 赛百味 逐渐失去了年轻消费群体,并被打上“老旧”的标签。
赛百味 的快速发展曾经创造了一个神话。其创始人弗累德·德卢卡曾表示:他希望用极快的开店速度占领市场,抢占消费者的心智,塑造品牌的竞争力。
诚然,快速的扩张策略为 赛百味 打下了庞大的江山。但是,其背后所体现的问题,诸如产品单一、供应链薄弱、品牌特性不显、市场反应滞后,也成为阻碍 赛百味 正常发展的绊脚石。为此,他们付出了沉重地业绩代价。
于是, 赛百味 CEO苏珊·格雷科(Suzanne Greco)称:“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新口味,我们正在做一些激动人心的变化。”参某希望这次她说到做到,否则这营收下跌的趋势怕是难以逆转。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两年关店1236家店,赛百味究竟要闹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