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问题不止是数量太少不足以佐证而已。
作了10几年的零售,我发现非常多的同业都有一个盲点,也就是每次作销售分析时,永远是拿自己卖场过去的销售记录出来作分析,但事实上,你的销售记录只代表到达你家卖场的客人中,已经购买的客人的意见,不一定代表得了整体市场的现状,你应该需要探讨的还有:
1.到你卖场,有考虑,却没有买的客人,为什么没有购买?
a)没看到陈列?或是陈列方式难以取货?
b)觉得价钱太高?
c)没有喜欢的花样?尺寸?材质?
d)服务人员态度不佳?------
2.没到你卖场的客人,为何不想到你的卖场购买?
a)不知道你有卖?
b)对你卖场的价格印象度不佳?
c)觉得到你家买太远?太麻烦?--------
3.其他卖场的相关产品,它们的销售状态为何?
a)是这类型的商品都卖得不好?还是其实其他卖场卖得很好,只是你的卖场不好?----------
b)或是同品类的商品,现在其实流行不同材质或是花色?-----------
有太多事情需要厘清,不是你不该作自家的销售分析,反而该说,这是你的基本功课,自家的销售分析必定得先做,在分析时,需要先确定几件事:
1.销售数据本身是否具有代表性?数量够大吗?
2.与其关联的商品品类是否可以一同分析?
3.市场上其他竞争的品类,销售状况如何?
4.不同商店是否有较大的销售差异性?
5.成长率如何?具未来性吗?
而为了促使你的销售分析能得到更正确的判断,除了你现有的销售数据外,还可以使用下列的手法来帮助你作分析:
1.消费者购物行为调查:实质观察你卖场内目标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从哪里进来,看了什么?怎么看?尤其是针对你想研究的品类,有多少进店的消费者会走到那一区,是直接走过去,还是边走边逛看到的?是拿起包装仔细阅读后放回去,还是看了两眼却没有驻足?你可以从消费者在你店里的购物行为中,嗅出这类型品类对消费者的重要性,包括目标消费者的Lifestyle,他们的外观型图。而除了你自己的卖场外,也可以再到竞争厂商的卖场,观察他们的消费者如何购物,从中间挖掘出你的竞争策略。
2.趋势分析
a)了解该品类的原材料销售状况,勾勒可能的未来性
b)了解消费者Lifestyle是否有产生变化?
3.协力厂商咨询
a)这是最好也最直接的管道,跟你的协力厂商成为朋友,他不会只在你这家店贩卖,从他那里,你可知道非常多竞争厂商的动态及商品的未来―
4.看展
a)要勤看各类型跟你负责品类商品相关的展览,在中国,这样的展会比比皆是,会展现场能够观察出新品未来的趋势及消费者的喜好,多看多听多观察,才能得到更多更正确的判断。
5.走店
a)除了自家的店,多去竞争厂商的店走走,也不要忘了多观察目标消费者喜欢出没的店,即使不是竞争业态,也能帮助你了解消费者的想法。
6.搜集国内外资讯
a)透过网路、杂志,多了解业界动态及趋势动向。
7.关心目标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变化
a)不要只收集专业资讯,要看得懂你的目标消费者在怎样过日子,然后你才知道你的销售数据会产生什么变化---
对我而言,销售数据是一个动态的数字,不是拿过去的资料就能得到证明,不要轻易使用自家过去的销售数字作出对未来的判断。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如何分析销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