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现在超市的门槛,什么进场费、上架费、节庆费、年庆费、促销人员管理费等等动辄就是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供应商在考虑是否要对某一超市进行投入时,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境地:进去,怕失足;不进去,又怕落在了别人的后面。超市方面的变数也越来越多:进场及其他费用的增高、货架陈列位置的变差、品类名额上的限制、店内促销人员编制的限制等等。所以,很多供应商通常都是“咬咬牙,硬着头皮”先进去了再说。当然,要赚钱是得冒险,但怎样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呢?有没有一种快速判断超市经营状况的方法呢?
有经验的业务员在超市中溜达一圈后,往往就能说出个大概来。但你要问他为什么,大多数人只会说:感觉呗。真的是感觉吗?当然不是,那是经验。笔者在基层业务中摸爬滚打了多年,对这方面有了一点积累,在这里试着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1.看超市的选址
超市的选址十分重要,它不但能决定超市生意的大小,也能使某一具体类型的产品在销售额上产生很大的变化。而较直接影响经营状况的因素有:是不是在人口集中的地方,是商业区还是住宅区,附近的人口消费能力怎样,该超市的主要辐射范围内有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有没有停车场,超市附近的交通状况怎样等等。
2.看超市收银台
一般来说,一个超市有多少生意就有多少收银台。超市在新开张的时候可能是按某一特定的比例安排收银台,如经营面积、客流量预估等。在以后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超市经营者还是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当你看到一家有9个以上有效收银台的超市时,可以肯定那是一家值得投入的A类大超市。但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收银台数量是指有效收银台数量。如果有一家超市有一大排收银台,实际上真正使用的只有几个,对这种超市就要小心了。收银台的闲置说明两个问题:(1)客流量减少,生意下降;(2)布局不合理(说明经营者水平较差)。
3.看超市的设置
从一份统计资料来看,顾客对超市的整体设置较为关心的分别是:
(1)架间的空间要宽敞;
(2)商品要容易拿到;
(3)商品要丰富;
(4)购物环境要清洁明亮;
(5)商品标价要清楚;
(6)寄存箱要足够,总台服务人员的态度要好。
一个经营有方的超市都应具备以上条件。
4. 看超市的堆地
堆地是一种特殊的陈列方式,也是超市经营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从原则上说超市会把最好的堆地位置让给出价最高的商品,但有经营头脑的超市还是会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1)该陈列促销能否吸引消费者,扩大消费群;
(2)能否推动整个品类的增长;
(3)是否为知名的品牌;
(4)是否合乎时令季节。
如果你在夏季看到一家超市的主通道还堆着很多不合时令的冬令滋补品时,可以断定这家超市的经营状况不会很好。道理很简单:它在靠短期的收入支撑超市。但这种短期行为往往是恶性循环的开始。
5.看超市的货架
经营状况好的超市其货架的布局、分区都有一定的讲究。主要的特点一般有:
(1) 卖场主通道两侧大多陈列食品(食品是超市的主力商品);
(2) 卖场末端大多陈列洗涤用品、个人及家居护理用品(商品外观漂亮,可增加消费者逗留时间);
(3)左右货架陈列的商品有关联(让顾客多购买);
(4)生鲜冷冻柜台较大,品种丰富,冷气足(除 服装 外,生鲜冷冻产品的利润较高)。
如果你在一家超市看到它有较大的冷冻柜但里面的东西很少,说明这家超市的情况已经很糟糕了(超市盘货时例外)。
6.看货架上的产品
(1)品种是否齐全——很难想象在饮料货架看不到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的超市会是一家好超市;
(2)快速消费品的产品日期——大部分快速消费品的产品日期很近说明销售畅旺;
(3)陈列商品有没有灰尘——快速消费品没有灰尘说明生意好;耐用消费品没有灰尘说明超市的管理严谨有方。
7. 询问
询问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收集手段,但前提是问对人。如果你试着问超市的采购经理或门店经理,那将是毫无意义的蠢事。一般来讲,最好是向下列人员打听:
(1)制造商、经销商业务员——回款情况、各类费用的大致价格、超市的信用情况等;
(2)超市内的促销小姐、理货员——客流量、竞品及同类产品的销量、团购的情况。
实际上,情况也许会更加复杂多变,但如果基层业务人员对销售工作形成一种独立、冷静、逻辑的思考习惯的话,对超市实际经营情况的判断将会更准确一些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如何快速判断超市经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