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耗一直是超市生鲜品类经营绕不过去的坎。生鲜肉类品类的低毛利,持续的高损耗,把本来就低的毛利全部“吃掉”,甚至很多企业都在赔本赚吆喝。国内企业在降低损耗上和国外的差距并没有逐年减少,尤其在保鲜方面。下面我们主要从14个环节来分析 肉类保鲜 的技巧与方法。
1.选择大品牌标准化肉类供货商
一般要选择有品牌、有规模、严格执行标准的正规厂商,其肉类质量、运送效率和货源都要有保障,所以牛、羊肉的冷冻原料应选择规模较大的供应商;猪肉、家禽等冷藏原料肉,则选择具有优良肉类制品的厂商,这样才能使原料鲜度得到保证。
2.尽量缩短肉类加工时间
为了维持肉类鲜度,应尽量避免将肉类长时间暴露于常温中。肉类在常温中20分钟,其温度即可上升2℃,细菌也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繁殖。在37℃下,5个小时可以使1个细菌增生10亿个细菌,所
以,肉类在停止加工后要立即送回冷库保鲜。国外超市的生鲜配送中心也一定是在低温的冷藏环境下加工分割,所以我们尽量保持肉类存放环境的低温。
3.保持肉类加工的正确方法
肉类加工时要按一定的工作流程操作,执行精细化分割操作。超市营运部一定要建立属于自己企业的《肉类标准化、精细化分割操作标准》体系,由优秀刀手去执行每一个操作步骤,并采用视频、照片、PPT等形式记录,每一工作环节要有操作标准,必须保证“千店一面”,这样才能逐步降低人在操作中的影响,实现标准化。
4.保持肉类鲜度的现场处理方法
(1)冷盐水处理法
这是 肉类保鲜 常用的方法,是以0.9%左右的冷盐水,水温在0℃左右,浸泡原料肉约15分钟,鸡肉5~10分钟,内脏10分钟,以达到保鲜效果。这种处理方法可以在肉类分切过程中,使逐渐上升的肉温急速下降,可防止细菌的增殖;可使在内部形成汁液的肉类利用冷盐水渗透而使肉质更为紧密,在分切时较为容易。另外在0℃左右的低温,对肉类有良好的保存效果,可使脂肪在低温下变得较为坚硬,使脂肪不易变质。
(2)冰温法
利用调整原料肉的冷藏温度,使之接近肉的冻结温度,最适宜温度约为-1.7℃~0℃。
5.要以冷冻、冷藏方式储存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肉类
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故为维持肉类的鲜度,无论是原料、半成品或成品均要以低温储存。在加工处理前,都要预冷10~15分钟。所以,超市要具备进出货预冷场地,执行遇冷流程,防止由温差造成肉汁渗漏,以致肉质变差。冷冻肉类应在-18℃以下的冷冻库储存,冷藏肉类应在-1℃~1℃之间的冷藏库储存。冷库内贮藏的肉类不要堆积过高,且不要紧贴墙面,须离墙面5公分以维持冷风正常循环,否则会影响品质。存放时,商品严禁和地面接触,冷库内要用货架放置肉类。
6.处理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10℃~15℃左右
肉类在低温下加工处理是维护肉类鲜度的良好方法,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使肉类不易变
质。
7.要以适当的材质覆盖肉类原料及成品
肉类表面如果长时间受冷气吹袭,表面水分很容易流失,而产生褐色肉,损害口感,因此分装原料肉时要用塑胶布盖上或保鲜膜包装后再储存。
8.控制岛柜温度
冷冻柜温度应控制在-18℃以下,冷藏柜温度就控制在0℃~5℃。
9.肉类陈列时,要注意适当的陈列高度
陈列时,肉类勿堆积太高,因为重叠部分温度会增高,无法感受冷藏温度,从而影响肉类鲜度。
10.检查肉类品质
无论在营业前,营业中,关店时均应检查肉类品质,不良品及时处理。
11.减少污染源
要经常实施作业场所、个人、设备等卫生管理,排水系统、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等都应依食品卫生规定处理,还要严防老鼠、蟑螂、蚂蚁等破坏,同时,水质检测要符合标准,以减少商品污染而带菌,使肉类鲜度下降。
12.生产日期与保质期控制
收货时要注意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特别是冻品、干货,超过保质期限1/3则不应收货。
13.日进日出,天天新鲜
肉类必要时要降价清空,做到日进日出,以良好的商品流转保证肉类天天新鲜。
14.滞销商品处理
滞销商品要及时处理,可按照以下程序的处理方法处理:
退货—换货—转货—降价—清仓
综上所述,这14条精细化 肉类保鲜 是每个优秀本土超市都应学习与实践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好的,这里面除了经理人与技工的操作和管理外,更多的是表现在老板的重视程度上,很多民营企业至今门店还没有保鲜的必要设备(保鲜库与制冰机),让技工无法操作。在我们日常经营中,能用眼睛看到的损耗只有全部损耗的10%,看不到的90%损耗都白白浪费了,所以用一句顺口溜来总
结,就是 “降损先投入,设备与人、物,经营上保险,眼光要放远。”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肉类商品保鲜的14个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