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停车不便,交通拥堵,阻碍客流导入
如今消费者中选择自驾车出行比例较高,但由于国内城市道路拥堵状况严重,中高端人群出行时间成本过高、停车不便等原因,大大降低了中高端客流进入 实体商业 进行消费的意愿,加之 实体商业 项目的辐射范围本身就受局限。相比劲敌电子商务,实体受地域的影响太大。
2、实体之间竞争加剧,相互分流
因为政策影响,国内项目井喷式开发,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政府规划脱离当地市场需求,造成过度竞争。成都、沈阳、合肥政务新区等都产生该现象,消费者被多个项目分流。
3、电商、海外购等新兴渠道,蚕食目标客群
零售新常态下的消费者拥有多种购物渠道,其他渠道带来跨时间、跨空间的竞争,着实让 实体商业 焦头烂额。
4、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礼品、三公消费受到打压
国内出动反腐政策,使得礼品、三公消费这些往常在商场司空见惯的现象消失殆尽,这也是 实体商业 的一大被动痛点。
5、业态组合单一,吸客能力弱
以零售业态为主的传统百货,客流正在明显流失。本来已经被业态丰富的一站式购物中心打压,又面临价格差明显、品类丰富最大化的电商的巨大冲击,消费者已经不愿意去老派百货上“虚高价格”的当,就算是打折促销,聪明的顾客也知道这只是商场的揽客技巧,有名而无实。
痛点二:性价比太低
1、国内品牌价格虚高
国内品牌一般都会用打折促销来增加营业额,所以在产品价格上预留出了促销空间,导致大部分商品价格脱离了商品的实际价值,造成消费者只看不买。
2、国际品牌税费成本高,国内价格远高于国外
大到奢侈品,小到日用品,国际品牌的价格在国内一直都居高不下,有些甚至超过40%以上。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税费,国内商品税率高,让品牌不得不调高价格,来平衡利润。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品牌在 实体商业 的价格虚高带来的性价比降低,都造成消费者不愿意选择 实体商业 。究其根本,地价高造成 实体商业 的租金虚高、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税费居高不下,综合在一起自然造成品牌的价格上去了。
痛点三:商品同质化严重
1、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可得品牌数量少
国内地域性消费者特征差异、贫富差距大等区域发展不平衡,品牌实在做不到遍地开花,有些品牌只选择一二线城市,其他三四五线城市则完全不考虑,导致这些城市品牌数量较少。
2、优质代理商“掌控”了品牌
大部分国际品牌在国内采取代理商或经销商的营运模式,因为当地代理商的利益追求,多个优质品牌变成了一支被当地代理商引导的“集团军”,有些商场对这些代理商爱恨交织,其实不想给出过多的优惠条件,但又很无奈。
3、商品结构缺乏差异化
因为地域、地理位置、消费购买力的影响, 实体商业 的品牌专卖店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最新产品。同样的品牌,其实也可以实现差异化,比如店铺类型、面积、商品深度、SKU数量、服务内容等等,而在这方面,目前大部分 实体商业 还有巨大改善空间。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可以跨越空间购买到品牌的最新商品,直接导致顾客不愿选择 实体商业 。
4、 实体商业 招商越来越难
国内商业项目过剩,供大于求,国外零售环境遭遇下挫等原因,直接导致 实体商业 招商难。某些地理位置较差的项目,因为辐射人群小,需求量不大,招商更为困难。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实体商业三大痛点:客流、性价比、商品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