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销售5亿元的挑战
在去年8月重新回归市场后,日化老品牌 丁家宜 为自己的2016年描摹了5亿元销售额的蓝图。有消息称,该公司总经理高伟淳表示,将着力通过KA网点的铺设、渠道的开发以及营销推广的加强来达成5亿元销售目标。
资料显示, 丁家宜 品牌为庄文阳于1995年创建,曾经创下年产值近10亿元的傲人成绩。不过,2010年庄文阳却将 丁家宜 以24亿元的价格卖给了科蒂集团,被接手后 丁家宜 销售业绩急剧下滑,2011年销售额超8亿元,2012年同比大幅下滑50%,成为科蒂集团的拖油瓶。2014年6月,科蒂集团宣布,将重组中国大众化妆品业务,并停止卖 丁家宜 护肤系列产品。在市场上消失一年多后,去年庄文阳低价回购了 丁家宜 。
丁家宜 重新出发,第一年5亿元的销售额目标定的是高、是低?对此,日化行业天使投资人夏天表示,如果 丁家宜 确定的5亿元销售额是终端总销售额,那这个目标并不算高,因为目前不少本土化品牌一年的销售额也已经达到10亿元以上。“但如果说的是回收款项,那对于 丁家宜 来说就算是较高的目标了,凭借5亿元回收款项足以进入本土品牌的一线阵营”,夏天进而表示,按照5亿元回收款项计算的话, 丁家宜 完成难度较大,消费者不仅对品牌陌生,还养成了别的消费习惯。
新品:推出半年即大促销
产品是一个品牌最核心的价值,若想要预测 丁家宜 5亿元销售目标能否如愿达成,首先要看 丁家宜 新产品的市场表现。
在去年8月重新回归之时, 丁家宜 率先在其电商平台推出 丁家宜 洁面霜、保湿霜、BB霜等8款新品。但是时隔半年,记者发现, 丁家宜 再没有推新品,该品牌旗舰店页面的首推产品还是去年8月上线的水BB,且去年新推出的这些产品大多都在搞促销。
该店首页的推荐产品 丁家宜 水BB弹力保湿修颜露,定价是118元,去年刚上架时的活动价是108元,但现在只要69元,京东上更是卖到49元;还有一些护肤品套装,如 丁家宜 花漾Q弹尊享礼盒,包括水BB修颜露、洁面乳、爽肤水、果冻霜四种产品,定价为204元,现在的活动价格只要129元,一套护肤品的价格还没有百雀羚一个产品的价格高。在去年新推的单个产品中,只有 丁家宜 花漾美肌采眼霜价格是159元,其他产品都在100元以下。
虽然 丁家宜 旗舰店的销售页面并没有显示产品销量,不过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到, 丁家宜 水BB弹力保湿修颜露半年的累计评价为2477条,相比较同样作为国产品牌的韩束而言却差很多,同样作为重磅推出的明星产品,韩束红BB一年的累计评价已经超过13万条。
渠道:选择KA剑走偏锋
除了在电商平台上发力外, 丁家宜 在冲刺5亿元目标的路上更看重了线下渠道。高伟淳表示:“2016年 丁家宜 的目标是铺设超过5000家KA网点,这代表我们整个品牌与消费者能够互动到的铺货率。” 他预计5亿元的业绩目标中85%的份额将产自线下渠道。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 丁家宜 的渠道铺设在大力度展开,但是在北京却难觅该品牌产品踪迹。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几家大型超市,包括京客隆、家乐福、AEON永旺、欧尚等超市,并没有发现 丁家宜 产品的身影。
京客隆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过去 丁家宜 的护肤品和化妆品确实很受消费者欢迎,销量也不错,但在前两年开始不再上货,此后便再没有销售过这个牌子的产品。北京商报记者也询问了 丁家宜 天猫旗舰店的客服,客服表示现在 丁家宜 主要是做线上销售,线下渠道很少。
线下铺货没有跟上速度,而KA渠道存在的问题,也让行业人士对于 丁家宜 的战略产生了质疑。据了解,大卖场的高额费用和导购员的高成本已是不争的事实。
有日化企业人士曾透露,大卖场索要的进场费、陈列费、扣点、DM(快讯商品广告)、促销等费用加总起来,要占到产品售价的30%-35%。夏天也坦言,高成本之压下,蓝月亮等产品去年已退出KA渠道,但是 丁家宜 却要迎难而上,而KA渠道一直被国际巨头占据, 丁家宜 再战KA难度较大。
海博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剑锋也认为, 丁家宜 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消费市场, 丁家宜 要从零开始,需要新的经销商体系、新的媒介传播,需要吸引新的消费者,虽然新品在互联网上首发,但是落地操作非常困难。所以,新品的推出短期内不会让 丁家宜 的现状以及整体运营达到正常运转状态。
记者就 丁家宜 销售目标及战略问题联系到该公司,但是工作人员表示对此并不清楚,此后也未对提问做出回应。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