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守住中国市场的法国服装零售商 艾格 (ETAM Développement SCA,TAM.PA)即将告别资本市场。
近日, 艾格 宣布其大股东Finora及一致行动的私有化收购要约通过,该公司拟正式退市。6月初, 艾格 创始家族Milchior就联手Tarica和Lindemann两大家族宣布以每股49.3欧元的价格对 艾格 进行私有化,较要约前一交易日公司收市价32.51欧元有高达53.8%的溢价。
由于三大家族对 艾格 集团合计持股高达96.28%,同时拥有97.92%的投票权,该收购只要经过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的批准后, 艾格 可强制退市。
1916年,首家 艾格 零售店在德国柏林开业,主营内衣和袜子。1928年, 艾格 连锁店开到了法国巴黎,集团总部后来也迁往巴黎。1997年, 艾格 在巴黎交易所上市。彼时, 艾格 已在英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中国、日本等市场开设连锁店,网点超过1000家,业务也扩展至男女装、内衣、休闲装、运动装等。
在诸多市场中,中国市场曾是 艾格 国际扩张进程中表现最好的市场。
1994年, 艾格 集团在中国设立全资分支企业上海英模特制衣有限公司( 艾格 中国),法籍华人刘巽坡担任公司总裁。一年后, 艾格 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门店。为了迅速打开中国市场, 艾格 采用了“采、制、销一体化模式”。产品上线后, 艾格 会跟踪记录产品库存周转天数。一旦产品上线几周后销售情况不达预期, 艾格 就会对该产品进行打折处理。
基于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2009年 艾格 集团创始人Pierre Pilchior在上海表示,“中国服装市场需求仍然很旺盛,我们会增加更多投资。中国市场非常大。”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 艾格 集团在全球共有4246间分店,其中3083间都在中国。
然而,随着快时尚品牌ZARA、H&M等进入中国市场, 艾格 的市场份额日益萎缩,它作为法国服装品牌的独立稀缺性也被削弱。
2013年起, 艾格 中国区销售额开始下滑,开始在中国频繁门店。2014年上半年, 艾格 在中国市场关闭了88家门店,同时尝试在购物中心开设独立门店。截止2016年年底, 艾格 中国市场门店数由2015年的2877间减至2596间。
“ 艾格 最红火的时候,是1999年至2007年间,中国区业绩都是两位数增长。当时法国的盈利能力并不是很强,中国市场的发展弥补了欧洲的业绩,但现在情况刚好相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 艾格 中国前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2016年,集团在中国市场的营业亏损为1940万欧元,同比下滑162.3%。而该年 艾格 全球销售额为12.92亿欧元,同比略涨0.3%。据此前媒体报道,2014年前, 艾格 中国区的营业额可占集团总营业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不过, 艾格 在欧洲市场的表现有所起色。2016年财报期内, 艾格 欧洲市场门店由945间增长至988间,同期欧洲市场营业利润大涨14.3%至6830万欧元。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艾格在中国风光不再 如今被大股东私有化即将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