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2月1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经济之声评论员王思远点评:曲终人不散,2012电商血拼落幕。
王思远:岁末年终,前两天不知不觉中,一个“节日”过去了。2012年12月12日,电商行业今年最后一个大促销日。相比“双十一”的吹拉弹唱,好不热闹;双十二,仿佛根本没来过。所有人都像是一群精疲力竭的拳击手,等待比赛最后一声锣响。商家煎熬了一年价格血拼,已无心恋战;消费者经历几次疯狂抢购后,购买力和需求也释放殆尽。
前一段读一本人物传记,讲到解放前一些青帮的故事,很有意思。说江湖中有的帮会,你看那些左青龙、右白虎,光头彪悍的狠角色,其实都不是帮会大哥;真正的大哥是什么样?貌不惊人,一伸手,五个手指头没了。一问,这个是大哥当年自己砍下去的,敢于用自残来彰显自己决心和恐怖的狠角色,有些人最后成了大哥。
不知道为什么,读到这脑子里一下就出现了折腾了一年的电商行业。这种疯狂就像过山车,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年初,商家们知道资本环境不好,仍信誓旦旦,春节前后几波促销算是暖场热身;6月到8月,短短三个月间,七大电商的价格战打到极致;尤其是6·18和8·15两次大促销成了大战的高潮,也成了行业的转折点。客观说,当时号称“史上最强”的价格战本来是好事,至少让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都知道了买电视,在网上买便宜;但后来事情变了味儿,随着所有人都拿出了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的架势,以及各处飘扬的“全网最低价”口号,电商们无意中给对手和自己都挖了坑,真按这个游戏规则出牌,谁也扛不住;但话说出去了,不干就丢了口碑。于是先涨价后降价、大折扣商品瞬间被秒杀显示缺货等等,让消费者对“虚假降价”“骗局”的投诉如山高,不仅各大媒体一片喊打之声,连工信部都出来调解,电商行业整体品牌,一落千丈。
在这期间,业界一句“中国电子商务是最大的庞氏骗局”,引发整体反思。这话说,伤敌500自损1000的打法,牺牲健康度换成长度,“融资-亏损-再融资”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早晚有一天底子要漏掉。谁接最后一棒,谁就是替死鬼。
价格战有害,这话说了好长时间了,但里面有必然性。一方面,占网购比例和营业额最大的,都是标准品,比如家用电器、电子数码和书等等,这些产品本身没有差异性,拼的就是进货渠道、物流供应链等环节的成本;另一方面,玩家众多,虽有强弱之分,但并没有绝对的统治力级选手出现。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中国电子商务是最大的庞氏骗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