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被热炒、传统行业被颠覆的大环境下,零售连锁产业的位置远不如前。虽然零售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还完全没有替代,但传统零售转型已迫在眉睫。2014年威纳邦首届百强零售慧在石家庄古城正定的召开,和君创业资深合伙人段东,清华大学区域发展与产业合作中心副主任尚雨,大华律师事务所风控部主任麦剑锋,和与会的华北地区100家连锁零售企业负责人,一起探讨了未来零售的发展前景。如何切入消费者新的需求点,审视零售本质,以及对新技术的驾驭成为转型期的零售业关注重点。
微利时代下传统零售成下一个被颠覆的对象
2013年互联网新旧交替,电商强势之下传统零售已显疲态,以威纳邦为首的传统零售正探索新的思路。面对“租约到期、模式调整、盈利能力偏弱、战略性关店、转型、经营不善”诸多关店原因,在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状态下,扩张无异于等于杀鸡取卵。而闭店顺理成章成为明哲保身之举。据统计,2013年国内主要连锁零售企业关店总数达35家。
截止2013年12月30日,据《2013年主要连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外资零售超市业态:沃尔玛关闭门店14家,乐购关闭3家,卜蜂莲花关闭2家,王府井洋华堂关闭1家,统一优玛特关闭1家,麦德龙宣布万得城电器退出中国,关闭上海7家门店,同时旗下餐饮通超市宣告试水失败,关闭上海2家门店。
2013年主要外资零售关店总数达31家(不含家居、电器),2012年联商网统计数据显示,外资商超共计关店18家,关店数同比增长72.2%。2013国内主要连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其中超市业态:永辉关闭门店7家,新华都关闭3家,人人乐关闭2家,新一佳关闭5家,华联BHG关闭2家,三江购物关闭1家。
当前,零售连锁行业步入“微利时代”,转型期的传统零售选择关店为的是摆脱扩张-规模-再扩张的恶性循环。一味的保守已让部分企业吃了亏,一味的进攻也会让传统零售企业拖入价格战的泥潭。另一方面,线上天猫超市的发展让连锁零售商正失去距离这个最后的屏障。面对多年未解决的症结,威纳邦集团武胜刚总经理国内首次提出”工超对接”概念。
从农超对接到工超对接零售进入2.0模式
农超对接的概念是为了解决农产品价格虚高的社会问题,通过农超对接的实践来看,一方面让农民获得直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减少了零售业采购的中间成本。相对市场比重更大的工业品,工超对接实行的阻力更大。无论是来自超市的仓储系统与工厂直接对接还是中间代理商设置的层层门槛,威纳邦“工超对接”还需要接受现实的考验。
鉴于“工超对接”的概念需要更多的人运用,2014年威纳邦百强零售慧以石家庄为起点,以“工超对接、行业破局、广结善缘、幸福人生”为使命,年初开始持续邀请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领导进行专家对话、主题演讲、商务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探寻中国连锁零售发展的新模式,力求开创中国连锁零售行业的新纪元。
“工超对接”的难点,一个在工厂方面,另一个在零售方面,两者都不离开大数据的支撑。一方面超市的数据及时反馈到后台,成为工厂的销售窗口;另一方面产品可以直接到货架,让工厂成为超市的仓储基地。电商让价格已经透明化,威纳邦通过“工超对接”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成为传统零售转型的一个重要借鉴。
“工超对接”也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威纳邦新工业园的兴建,产品不仅仅是商品,而成为一种产业文化。新的威纳邦清洁健康工业园包括中小企业产业园、金融中心、研发中心、指挥中心、工业旅游、展示馆、地下超市、总裁花园、企业商学院等几大部分组成。从影响用户的观感影响用户健康的行为,从一个单纯的工厂向客户物流保障中心、第三产业工业旅游等更多的职能转型。
面对“工超对接”新命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传统零售业的转型之路注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零售业一边需要自我革命,另一边企业也需要自我输血,威纳邦集团对于“工超对接”的尝试和实践对其他企业有着相同的意义。当越来越多的企业直接对接超市零售的时候,传统零售不但不会死,只要方法得当,也能在电商面前杀出一条血路来。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威纳邦百强零售慧 工超对接变革传统零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