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货源批发市场
快消品货源分销平台
 
 
当前位置: 货源批发网 » 新闻 » 百货商城 » 华润万家开启联商模式 深挖内部资源整合

华润万家开启联商模式 深挖内部资源整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2-11 07:00:38  来源:电商联盟  作者:乐发网  浏览次数:25

【超市168消息】告别十年黄金发展,实体零售商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谁能占领深度资源整合的高地,谁就能在新商业零售未来中掌握自己的命运。
  6月24日起的14天里,中国零售业巨头 华润万家 在自己31周年庆之际,在华东地区305家超市推出超强促销阵容,与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五丰、华润雪花啤酒、华润怡宝三大强势品牌共同启动了“六角星”联合营销活动,最高返现50%。活动时间之长、优惠力度之大引人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这是 华润万家 启用新的红色六角星品牌标识后首次与兄弟品牌展开联合营销攻势。  
  业内人士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通过自有品牌联动等一系列创新营销方式, 华润万家 有望快速构建新型零供关系,最大化提升供应链价值,完成“从外部并购扩张要规模”到“从内部资源整合要效益”的重要转型。

  深挖内部资源整合
  实体零售业的竞争,早就告别了“野蛮生长”的年代。
  在多年来持续不停地整合利用土地、资本、商业等外部传统资源,并逐步成长为一个个巨头之后,越来越多的零售商意识到,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内部资源整合高效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
  基于华润集团的强大实力和完善的产业链, 华润万家 这一步将迈得更快更稳。资料显示,华润集团零售消费品业务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旗下华润创业于2014年在《财富中国》杂志中国500强企业名列第40位。此次联合营销活动中的 华润万家 、华润雪花、华润五丰、华润怡宝四大品牌皆为华润集团旗下“成员”。
  籍此,四大品牌不仅联合出动,而且还以最优惠的方式为消费者带来诸多惊喜。其中,本次活动中就有大米这样的“硬通货”参与,在当前大米价格整体走高的行情下,50%的返现力度也反映出深度高效的资源整合将给市场、商家、消费者带来多赢结果。
  “自有品牌的联动是 华润万家 一次试水之举, 华润万家 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采购、物流、仓储、配送等供应链管理经验,未来希望通过与供应商更为深度甚至一体化的合作,大幅提升供应链运转效率,巩固并不断扩大 华润万家 的市场竞争力。” 华润万家 负责人介绍。

  零供关系新常态
  对于传统的零售业,零供关系一直处于不和谐的合作状态。 华润万家 力图打破这一僵局,变博弈为共赢,打通内外资源整合的“任督二脉”。
  早在今年年初,来自 华润万家 、宝洁、步步高、家乐福、大润发、永辉、可口可乐、中粮食品、伊利、立白、脱普等11家企业高层,在深圳湾木棉花酒店召开会议,共同探讨并达成零供合作纲领性文件“深圳湾共识”。
  这一共识的达成,正是源于 华润万家 首席执行官洪杰在“第16届中国连锁业会议”上的演讲提议。在《零供新常态》的主题演讲中,洪杰一方面剖析现阶段零供关系是利益相对,掰手腕式的博弈关系。另一方面又指出未来的常态应该是双方携手共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做大市场后的利益增值。
  “深圳湾共识”除达成零供双方将共同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行业绩效考核指标、数据分享以及零供公平交易合同规范等制度外,还从采销变革、运营管理等实践层面达成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深圳湾共识”对于快消品零售业而言,意义深远。业内人士分析,此共识有利于将零售商与供应商相互挤压争利的博弈,转变为共同提升供应链效率的合作共赢,以扩大双方的利润空间。
  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零售业持续低迷,不少零售企业选择收缩战线、关店止损的方式来确保生存。而零售巨头 华润万家 却逆市扩张,不仅在2014年对英国零售三强之一的乐购进行了并购,还实现了1040亿元的销售额,门店更是渗透了全国264个城市。 华润万家 的强势逆增长,与其近年来在经营模式上的频频创新无不关系。
  分析人士称,未来几年我国零售业的资源整合趋势将进一步放大,传统零售企业间的合并重组、线上线下间整合及本土与外资的重组,都可能成为热点,随着国企改革与企业间并购重组的推进,市场集中度也会明显提高,这些都将深刻影响我国零售市场整体竞争格局。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宝平台规则

本文来源: 华润万家开启联商模式 深挖内部资源整合

分享与收藏:  新闻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更多..资源下载
百货商城图文
百货商城新闻推荐
百货商城点击排行
 
手机版 手机扫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