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货源批发市场
快消品货源分销平台
 
 
当前位置: 货源批发网 » 新闻 » 零售动态 » 零售巨头们“断臂自救” 止损成重点

零售巨头们“断臂自救” 止损成重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10 08:18:21  来源:电商联盟  作者:乐发网  浏览次数:23

在便利店经历了一轮关店潮后,超市连锁业者又开始经历关店“阵痛”。
  记者10月18日多方采访获悉,华润系麾下的时尚概念健与美 零售 连锁店“采活(VIVO)”拟全线关店停业。无独有偶,区域 零售 龙头企业人人乐最新公告称,计划在本年度关闭15家业绩不佳门店,以集中资源加快推动战略转型。
  有知情者透露,华润系此前重新梳理了上市公司资产,将 零售 业务剥离出上市公司华润创业,并拟将华润创业更名为华润啤酒,甚至华润系还在挂牌出售手中沃尔玛股权,这一系列动作都侧面反映出实体 零售 业受冲击后华润系正以各种方式止损和回笼资金。而人人乐的状况也如出一辙,实体业者面临的压力巨大。

  巨头们“断臂自救”
  采活(VIVO)是华润集团在香港上市的华润创业旗下时尚概念健与美 零售 连锁品牌。2010年10月在香港开出第一家门店,并于2011年进入大陆市场。在西安开出国内的首家门店后,采活又陆续在深圳、广州、北京、成都、青岛、宁波、武汉、重庆、济南等全国一二线城市布局。
  然而记者登录采活美妆官方微博发现,其官方微博已有近10个月的时间没有进行更新,而其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消息也停留在今年7月31日。似乎有停业预兆。
  果不其然,近期,久未更新的“采活美妆”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因业务调整,公司决定自2015年9月1日起陆续停止旗下门店对外营业,您在本店购买的商品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售后服务时,请在2015年12月31日前咨询办理。”
  采活方面表示,关店需要一个过程,全国内的门店将在12月31日前全部停止对外营业。至于采活的员工则可能分流到华润旗下高端超市Ole或其他岗位,这些还需要协调。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数月前曾经进入过一家采活门店,发现其业态与屈臣氏类似,但商品品类明显少于屈臣氏,且屈臣氏和万宁等最具有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商品在采活门店也很难见到,因此雷同且数量不多的商品弱势成为采活的“痛点”。且采活的门店位置也并非如屈臣氏等对手位置好,采活部分门店会“隐藏”在商场高层的角落,人流量稀少。记者数月前到访的那家采活几乎没有店内客人。
  “此外,采活的商品陈列、货品管理、库存管理等也都存在各种问题,经营业绩不佳当然导致关店,此前一些供应商已经知道消息了。”知情者透露。
  同样因业绩问题遭遇关店的还有人人乐,人人乐发布公告称,计划在本年度关闭15家业绩不佳、转型困难的门店,以集中资源加快推动战略转型。
  人人乐表示,受到电商冲击、商场经营费用上升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客流流失严重,此次关闭的门店销售持续下滑,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
  记者了解到,去年人人乐也关闭了18家亏损门店。截至今年6月,人人乐共有121家门店,关闭15家后还剩余106家,集中在深圳、西安、重庆、成都、南宁、天津六个区域。

  实体 零售 业“过冬”
  其实这并非华润系第一次关店,在收购乐购之后,华润系也发现了乐购的部分门店存在业绩问题,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关店调整,因此华润系悄然将部分区域比如华南的一些乐购门店进行关店调整,因而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乐购老员工维权的人事风波。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华润系关店止损的脚步,乐购的调整还在进行,而经营不善,不能与屈臣氏等抗衡的采活也被关店了。 零售 业很薄利,支撑不起昂贵的成本,关店是最简单的止损选择。”知情者透露,华润系目前的整体策略就是怎么止损怎么做,将一些难以赚钱的板块关停或剥离,尽量让华润在资本市场看起来“体面”,因而此前上市公司华润创业剥离 零售 业务,将食品啤酒作为主业,原因很简单, 零售 板块业绩不佳,会拖累上市公司财务表现。华润创业甚至拟更名为华润啤酒,其上市公司弃 零售 业务的决心可见一斑。
  就在近期,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深国投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21个项目,拟以合计约33.35亿元的挂牌价格转让所持的21家沃尔玛的35%股权和相关债权。此举也被业界认为是华润系不看好低迷的 零售 业务,而出售以回笼资金之举。

  为何 零售 业如此难做?
  长期从事 零售 业的沈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开设一家1万平方米左右的卖场需要数千万元的成本,加上人工和租金的逐年上涨,卖场的日营业额需达到30多万元才可保本,而一家小型店铺的日营业额需要达到5000元以上才可保本。有一批 零售 物业在这几年都到期了,续租需要涨租金,但因为电商的冲击,实体店收入却在跌,部分超商的毛利率已经跌到5%以下。大量门店难以达到上述日营业额指标,关店止损为必然。如今“双11”即将到来,估计实体业者又要经历一波“阵痛”。
  实体 零售 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期,关店潮汹涌。在联商网统计2015年上半年营收的101家 零售 企业中,有42家 零售 企业的业绩出现负增长,将近二分之一。其中,昆百大A销售额下降24.42%,跌幅最大;而在统计到的 零售 企业中,净利润的下跌状况更为严重,有42 家企业净利出现下滑,新华都、美邦等企业净利润跌幅甚至超过150%。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宝平台规则

本文来源: 零售巨头们“断臂自救” 止损成重点

分享与收藏:  新闻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更多..资源下载
零售动态图文
大润发等大卖场借多业态搭配谋利润突破 超市做O2O的14种模式大猜想
生鲜成竞争焦点 零售企业抢占生鲜高地 2014零售业面临六挑战 八大策略应对
零售动态新闻推荐
零售动态点击排行
 
手机版 手机扫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