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民电商狂欢正酣时, 万达 正在大刀阔斧“砍”百货。而受百货闭店拖累, 万达 经营效率大幅下滑。早在7月,“全国40多家 万达 百货即将关店”的消息就不胫而走,11月7日,开业尚未满一年的杭州 万达 百货关门歇业似乎证实了这一传言。而南宁青秀 万达 百货传出撤店、上海松江 万达 百货歇业、福建区域 万达 百货数量也将从10家减至4家……
近日,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万达 百货此次大规模关店事件,既有 万达 对百货业务不重视的原因,也有百货行业面临集体性困境的原因。在新兴消费需求的错位、电商冲击等因素下,这股关店潮还将继续在传统百货业持续。调整、升级和转型,无疑成为存活下来的必由之路。
万达 关店:无奈还是明智?
2014年初, 万达 还曾对外宣布,预计到2015年 万达 百货开业店数将达到120家,营业面积360万平方米。目前看来, 万达 百货离这个目标只能是越来越远。 万达 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2015下半年正式成立 万达 金融集团,而曾是 万达 核心基业的商业地产和百货业务,却因业绩的下降被放在了次要位置。
而对于作此调整的原因, 万达 商管公司总裁曲德君也并未回避,他直言,近年电商对于大型零售业态造成了冲击,这种形势下,个别 万达 百货店出现了亏损。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 万达 百货开店99家,营业面积达260万平方米,包括以高端奢华店、精致生活店、时尚流行店以及社区生活店四种店态形式。
事实上, 万达 百货从建立初期的快速扩张到现在一直面临着盈利能力问题。2012年7月, 万达 百货前身万千百货公告称,全国40家万千百货全线更名, 万达 百货自此开启。彼时,全国百货零售业毛利率约为17%,但 万达 却因要保持优势,对供应商优惠较多,毛利率最高的单店约为12%至13%;而最低的即新开店的仅为1%至2%。
公开资料显示, 万达 百货近年来增速持续放缓。2012年上半年, 万达 百货收入同比增长70%,较此前同期200%的增速明显放缓。销售额方面130亿元,同比增长190%,这一增幅也明显比前几年有所放缓,2011年增长240%,2010年增长300%,2009年增长340%。
值得注意的是,到2013年, 万达 百货甚至首现亏损。在2013年, 万达 百货在半年度重新调整收入计划的情形下, 万达 百货2013年完成的收入为154.9亿元,仅完成调整后收入计划的91%,净利润亏损7%。王健林当时在年会上描述 万达 百货该年度的业绩时称,“这是 万达 百货历史上第一次没有完成利润计划,也是集团唯一完成指标不佳的公司。”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秘书长范艳茹认为,国内的百货店绝大多数都是联营制,即与供应商的合作采取品牌扣点、利润分成的方式。这一模式本身利润分成就不高,加上同质化经营、价格战,百货店近年的利润已经越来越薄。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利润较差,但至少从 万达 集团去年对 万达 百货的规划和布局来看, 万达 集团仍未有收缩百货业务的计划。 万达 商业地产去年在招股书中披露, 万达 百货在今年和明年新开设的百货公司将分别达到25家和22家, 万达 百货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苏宁接盘:效果有待观察
万达 百货闭店潮来袭,在传统商业地产界看来无异于“流血”事件。而且进入三、四季度,调整的节奏明显加快。事实上,从2015年初, 万达 百货闭店的消息便不绝于耳。对此, 万达 相关负责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大面积调整是 万达 整体战略转型的过程,其中退出的大部分门店将由此前与 万达 达成战略合作的苏宁云商入驻。
9月初,王健林和苏宁掌门人张近东签下了 万达 和苏宁的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中国最大不动产地产商和中国最大零售商的合作。根据合作协议,苏宁易购[微博]云店等品牌将入驻 万达 广场经营,首批合作项目40个。这其中应该不乏 万达 百货“变脸”苏宁易购云店的项目。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来看, 万达 及时改变了发展路径,仅保留个性化高利润业态,可以预见转型成功可能性较大。但对于接盘侠苏宁来说,接盘是好是坏还值得观察。苏宁这几年在线上转型比较成功,再加上与阿里“联姻”,未来更值得期待。
此次二者合作,则也有各自的优势资源。不过,二者合作不仅仅处在苏宁云店入驻 万达 的表面上,实体店都不断在经营策略中引入“互联网+”元素,商业边界会越来越模糊,预计未来在引流、物流、货源等方面有着深度联动。
意在转型
万达 方面表示,随着中国消费者消费心态的日渐成熟以及互联网购物的兴起,消费者进行线下消费时,更愿意为体验、环境和服务买单。中国的商业地产正处于从简单的餐饮和购物为主的体验式消费,转向集合文化娱乐、主题理念等的过渡阶段。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49.7%。网络购物通过其自身的优势吸引着客户,并在不断改变人们的购物习惯。
有关人士表示,在向下一代实体零售进化的过程中,零售商需要通过结合新技术并结合实体店无法替代的体验性,在快速变化的零售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谋求发展。传统商场、购物中心需要改造自身的软硬件设施以适应未来数字化战略下的需求,同时通过调整业态配比,逐步提高休闲、餐饮以及体验式消费业态的比例,以突出自身特点不断谋求发展。
这位人士分析认为, 万达 百货在关店调整后,很可能要和自身打造的飞凡电商进行线上线下对接。飞凡电商由腾讯公司、百度公司、 万达 集团合力打造,7月31日宣布正式上线。类似动作的还包括百货业大鳄银泰,其联合阿里、王府井百货携手微信,开始O2O之旅。
从 万达 有关管理层的态度来看,商业经营就是不断调整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一次是 万达 正面面对电商冲击的一次积极主动的调整,正是根据市场前景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作出的改变。而拥抱O2O,加强体验式消费,成为得到了消费者认可的方向。
今年1月17日,王健林在2014年工作报告中即宣布 万达 开始第四次转型计划,转型主要内容是转向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包括 万达 集团的转型和 万达 商业地产的转型。
久经沙场愈战愈勇的王健林,确定 万达 今后的房地产要实行新的发展模式,同时加快发展文化旅游、金融、电子商务3个产业,到2020年形成商业、文化旅游、金融、电商基本相当的四大板块,彻底实现转型升级。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百货盈利之殇 万达阵痛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