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麦德龙 现购自运商场登陆中国,并一度在华东地区受到中国消费者追捧。这与其带来的新商业理念有关,包括会员制批发、现购自运(现金购买、自己运走)等。
一段时间内, 麦德龙 是仅次于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的世界第三大零售集团,也是德国蓝筹股指数DAX成分股之一。然而,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贸易零售业竞争中, 麦德龙 落入下风。
2012年, 麦德龙 因市值不达标被“踢出”DAX30俱乐部。根据德勤2014年发布的报告,按销售额计算,沃尔玛稳坐全球最大零售集团的宝座,之后是好市多(Costco)和家乐福,而 麦德龙 已跌到全球第七,甚至排在德国施瓦茨集团(Schwarz Group)之后。
在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2014/2015财年, 麦德龙 集团销售额592.19亿欧元,同比下滑1.2%,核心的现购自运业务销售额下降2.7%,其中,东欧市场萎缩逾9%。显然,俄欧之间相互的经济制裁让 麦德龙 很受伤。
面对地缘政治风险、消费习惯变化、电商竞争等一系列严峻挑战,昔日的德国零售业老大正在加紧转型。2014/2015财年, 麦德龙 集团卖掉了旗下的连锁百货商场GALERIA,撤出丹麦和希腊市场,并着手撤出越南市场。与此同时,集团净债务同比下降近50%,降至25亿欧元,从而为新投资创造空间。
转型从“放下身段”开始,顺应消费者需求, 麦德龙 现购自运商场增加送货上门服务,2014/2015财年送货销售额增长13.7%,至31亿欧元,占现购自运业务总销售额的10.6%,未来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同时, 麦德龙 集团旗下的连锁电器商城SATURN和万得城(MediaMarkt)大力拓展在线销售,2014/2015财年在线销售额增长超过20%,达18亿欧元。
麦德龙 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奥拉夫·科赫指出,数字化创新是 麦德龙 集团正在实施的核心战略之一。 麦德龙 与美国创业孵化机构Techstars启动了企业加速器项目,旨在寻找并支持为酒店餐饮以及食品零售业提供数字化创新技术应用的初创企业。
通过“拉拢”创新技术企业, 麦德龙 企图弥补自身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短板,打造一个数字化的酒店餐饮与食品供应新业态。2015年8月, 麦德龙 收购了位于新加坡的亚洲食品供应商经典美食集团(CFF),向高端食品供应迈出重要一步。CFF客户主要是亚洲的高端酒店、餐厅、航空公司等。
食品,尤其是生鲜食品供应是 麦德龙 的传统优势,也是其在转型中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杀手锏”。就中国市场而言, 麦德龙 集团的业务目前仅限于现购自运板块。2015年9月, 麦德龙 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向中国消费者供应欧洲进口商品。科赫说,“阿里巴巴对 麦德龙 提供的市场渠道很感兴趣。此外,食品安全管控也是 麦德龙 的优势。”
负责现购自运业务的 麦德龙 集团董事会成员彼得·博内说,2015年“双十一”, 麦德龙 在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上售出德国牛奶180万升,这是一个很好的成绩。 麦德龙 在中国比在其他地方更重视电商。
展望2016年,科赫虽然不愿透露 麦德龙 与阿里巴巴下一步的合作计划,但可以肯定的是,与在中国新开门店相比, 麦德龙 在电商平台上的新动作更值得期待。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麦德龙谋求数字化转型 “拉拢”创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