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武商 长期与他人分享武汉广场高收益的局面,终于将宣告结束。
10月28日, 鄂武商 公告称,公司旗下一控股子公司武汉广场管理有限公司与第三方合资,共同租赁公司物业,经营武汉广场。今年12月29日,这份长达20年的租约到期,公司将清算武汉广场管理有限公司,并计划将收回武汉广场,自主经营。
这意味着,这块对 鄂武商 净贡献高达3成的资产,此后对 鄂武商 的贡献率可能还会被推高。
“如今,武汉商业重组的概念暂时被放下,此前囿于股权之争,公司的主要精力并没有放在主业上,如今扫除这些障碍后,公司发展已提速。” 鄂武商 一内部人士坦言,收回武汉广场,将进一步突出公司在百货主业方面的战略。
武汉广场的诱惑
鄂武商 的百货业在业内知名,很大部分原因来自于武汉广场,在中国百货业历史上,后者曾多次创下单体店销量最大的纪录,其在 鄂武商 整体盈利贡献中也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不过,这份成绩并非完全归功于 鄂武商 。
1993年, 鄂武商 与他人合资修建而成的武汉广场大楼落成后, 鄂武商 引进第三方即香港国际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双方合资成立武汉广场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100万美元,其中: 鄂武商 出资1071万美元,占总股本的51%,国际管理出资1029万美元,占总股本的49%。1995年1月, 鄂武商 与武汉广场签订一份租赁合同,后者承租 鄂武商 位于解放大道688号物业的地下1-2层停车场及地面1-8层裙楼商场,共计建筑面积约7.35万平方米,租期20年。
彼时的 鄂武商 ,在百货业态的经营并不如当前这么如鱼得水。上述内部人士指出,此前, 鄂武商 与香港国际公司虽然持股比例不等,但后者提供给 鄂武商 的管理经验,以及在团队建设及品牌引进等方面,都对武汉广场的壮大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今,武汉广场的高成长性也已有目共睹。”武汉本土一商业人士指出,其几乎吸纳了武汉市乃至周边城市主要的高端消费,其化妆品单体销量更是排名全国第一。如今,租约期满,面对这块收益如此明显的成熟商业体, 鄂武商 不会再将利润分给他人,清算公司属于必然行为。
公司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九月底,武汉广场总资产为8.14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6.8%;净资产为3.80亿元,按公司持有的51%的股权比例计算,占公司净资产的6.99%;1-9月的营业总收入20.98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17.11%;净利润为2.10亿元,按公司持股比例计算,占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31.33%。
事实上,面对这块“肥肉”, 鄂武商 曾计划提前拿回。
鄂武商 与子公司之间签订的合约内容是:前3年租金为每年50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分别为前一年租金加利息,租金标准约定后10年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但在2005年,武汉广场管理公司支付的租金为6545万元。“当时很多股东都觉得租金太少,不符合当时的市价。”上述内部人士指出,因此,2006年, 鄂武商 计划对子公司提租,不过,提租引发后者的反抗,武汉广场拖欠当年第四季度租金,后 鄂武商 将武汉广场告上法庭。“当时 鄂武商 起诉的内容之一,就是解约,不过,后来判决结果中,法院并未支持,最终合约继续履行。”
发力百货业
不过,对比武广的归属,如今 鄂武商 的全速前进更值得关注。10月16日,武商联完成增持后,对 鄂武商 的持股数为1.16亿股,占总股本的22.82%,武汉商联、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合计共持有公司股份占比35.11%。
“截至今年9月30日,银泰系持股比例仍然为22.57%。”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如果10月份,银泰系的持股比例没有变化的话,双方持股差距已扩大达到12.54%,且此前银泰系已逐步退出 鄂武商 董事会,这表明此前演绎热烈的股权争夺战已全面熄火。“ 鄂武商 此时抓住机会,奋力追赶同业的战略布局中,以武广为首的百货业仍将是其扩张主攻方向。”
如今的市场还将 鄂武商 推到了一个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地位。“受惠于武汉筹办自贸区及武汉金融改革等政策利好,公司股价一路走高,涨幅已超20%。”招商证券一分析师指出,此前, 鄂武商 A的价值一直被低估,这些热点将其价值释放出来,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在主业方面的新布局。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鄂武商回收武汉广场自主经营 主攻百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