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货源批发市场
快消品货源分销平台
 
 
当前位置: 货源批发网 » 新闻 » 电子商务 » 昔日沪上生鲜电商巨头美味七七为何说倒就倒?

昔日沪上生鲜电商巨头美味七七为何说倒就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13 09:44:46  来源:电商联盟  作者:乐发网  浏览次数:26

4月7日下午,微博网友@事件驱动策略为师 爆出上海美味七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味七七)宣布破产清算的公告。同时,一段关于美味七七供应商聚集门口追讨货款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流传。
  据公告显示:鉴于公司目前运作出现严重困难,已没有资金全额支付包括员工3月份薪资和社保在内的所有债款,已经进入破产清算流程。
  
  《天下网商》的记者发现,当天美味七七官方微博还在照常更新。下午5:00,其官网、亚马逊旗舰店、天猫店、微信商城、手机端APP等平台上的商品已经全部做下架或无货处理。客服人员也都处于离线状态,记者致电美味七七客服求证,但提示“坐席全忙”,公司其他相关负责人的电话也无法接通。
  当天晚上,美味七七CEO宓平向界面新闻记者证实公司资金链出问题:“公司运营状况非常良好直到近日,由于两位投资股东之间突发的矛盾,资金出现问题,暂停营业。”截至目前,浦东新区劳动部门已介入,对欠薪等问题展开调查。到4月8日发稿时,《天下网商》尚未联系上宓平。
  根据官方资料显示,美味七七成立于2013年2月(注:业内人士称,美味七七前身为正大天地,隶属正大集团),是一家以上海为中心并向周边地区延伸的垂直类 生鲜电商 平台,商品涵盖时鲜水果、蛋肉家禽、海鲜水产、牛乳制品等。据商业电讯2014年4月30日报道,美味七七在2013年12月的销量过亿,次年2月的注册会员破百万,成为了沪上生鲜第一品牌,其当时在上海地区每天的订单量是10000单左右,居行业之首。
  2014年5月16日,亚马逊宣布投资 2000 万美元入股生鲜网络购物平台上海 “美味七七”,但其并非美味七七的大股东。这是亚马逊自2004年收购卓越成立亚马逊中国以来,在中国大陆的首笔投资。而美味七七CEO宓平是07年风云一时的PPG首席信息官,也是电商的第一代老兵,曾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优秀CIO”。
  据悉,批批吉服饰(上海)公司(PPG)于2005年10月成立,靠着呼叫中心和电子商务网站在2007年创造了单日衬衫销售3万件的业绩,一举跃入国内衬衫销售的前三甲。但是记者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网查询到,批批吉服饰(上海)公司(PPG)已被列入国家失信人员名单。
  
  这个昔日风光无限的生鲜巨头遭遇滑铁卢,其实有因可循。
  早在去年12月,就有《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美味七七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进出口工商经营范围、海关编码等关键资质缺失,且有委托国内批发市场加工的可能。以300g为例,在同一规格、同一加工商的前提下,与其他电商平台的售价相比差价高达1.6倍。
  破产消息传出后,疑似内部员工的网友贴出长文,声讨美味七七没有进口农产品的资质、屡爆劳务纠纷、实际产品反差过大等四宗罪。据该网友介绍,自获得亚马逊风投之后,“原本每周五员工优惠购买库存生鲜水果的活动没有了,原本还算流畅的物流没有了,甚至一个 生鲜电商 命脉基石——产品质量,都直线下降了。”
  
  资金链断裂,盲目扩张线下布局,产品性价比低,管理层内部混乱等等都是外界猜测的原因。据爱生态网创始人郑伦分析,美味七七有两点市场拓展的做法显然是盲目的:一个是跟随O2O的风口,开线下店,推出1小时速达业务。这个业务的推出需要大量的硬件投入,如中转中心,也需要大量的消费者订单补贴;另一个是目标市场不精准的广告投入,美味七七在上海地铁重金投放广告。 生鲜电商 市场里大众消费市场还有一段距离,此时在成本极高的地铁投放广告并不合适。
  
  2015年下半年,美味七七花重金在上海地铁大面积投放广告
  员工口述:美味七七死于盲目开线下店
  《天下网商》联系到了一位美味七七的员工,她透露了美味七七运营不善,烧钱至死的过程,以下为这位员工的口述:
  到今年五月份,我在美味七七工作就满三年了。
  4月7日上午9:00,我和平时一样,到美味七七位于浦东新区的分公司客服部开始一天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整理客户的投诉资料。分公司在林州工业园区内,主要负责仓库配送和冷链物流管理。
  10:00左右,我们隐约听到外面的吵闹声,一些供货商情绪激动地冲进来,开始从仓库搬运水果、冻品、冰柜等一切可用的货品。被拖欠巨额货款的供应商和物流方(据我所知最多的约八十几万元)不想空手而归,开始大吵大闹,很多同事报了警,城管也来维持秩序。
  下午1:00,我们的邮箱都收到了公告,负责人打印出来,发给所有员工每人一份。大致内容是公司严重困难,已经没有资金全额支付包括员工2016年3月份薪资和社保在内的所有债款,故宣布倒闭,与全体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到下午3:00,联防队过来对仓库进行了查封,不准任何人进出,并且要求所有员工尽快回家。
  其实从一个员工的角度来讲,美味七七破产清算,是在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的。
  意料之外的是,破产消息来的太突然,让我们都措手不及。虽然3月份的工资没有着落,拿不到钱还可以采取劳动仲裁,但是手续不齐,没有退工单和劳动手册,我们就无法继续找工作。一些非本地户籍的员工就更加麻烦。所以我们一百多个员工决定组织起来申请劳动仲裁。
  几个月前,我们就意识到公司快不行了,当时领导层的回复是:分公司仓库的续约续到了六月底,之后会搬到宝山的新场地,承诺4月中旬会付清工资,陆续安排员工办好离职手续。
  在2014年5月拿到亚马逊投资之后,为了使“一小时速达”服务完美落地,公司一直酝酿的实体店计划开始实行。前期就在整个上海市开了50多家,例如黄浦淮海店、普陀广泉店等,客户在微信下单之后,会根据定位分配到就近的线下店,然后由公司自己招聘的店长和快递员配送。
  然而,每天的销售额和投入不成正比,除了生意出奇好的个别几家店之外,其余的大部分店基本每天都在亏钱。大量的资金被填入线下店的缺口,公司慢慢支撑不住了。为了弥补亏损,一半的实体店陆续关闭,到最后就剩下几家了。
  由于资金重心下移到线下店,公司在官网、微店和亚马逊这些线上销售平台的优惠促销越来越少,加上京东、天猫等巨头在生鲜领域的布局,我们的客户流失非常严重,销量也开始滑坡,从日均2、3000单到1000单左右。客户投诉也从以前的300多条到只有50多条。节假日的福利很久没发了,去年的年终奖金也没再提起。公司领导层陆续走了,我记得有一个领导走之前给全体员工的邮箱发了一份辞职信,言语间表现出对公司处决的不满。同事们开始讨论内部管理层的矛盾、决策的失误和制度的缺陷。
  
  4月7号晚上, 宓平终于在公司微信群露面发声
   生鲜电商 行业预测:资本虽看好,但创业者还得熬下去
  “友军倒下,对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事情。”一位生鲜创业者感叹道。
  最近两年, 生鲜电商 大热,盈利难、烧钱多是诸多电商面前的一道坎。中国零售业生鲜研究中心委员李长明也曾对外表示,99%的 生鲜电商 都在亏损。
  一位 生鲜电商 公司从业者告诉《天下网商》,生鲜行业靠价格补贴刺激消费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由于生鲜类产品是典型的高频低客单的类目,高昂的冷链成本导致卖的越多反而亏的越多。所以商家主要靠推外国进口这种相对高价格,高毛利的产品来维持。
  此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是一大难点。“其实从源头来看,进口的产品损耗就低,就是他们冷链可以从采摘就开始了,从国家层面来看,我们的冷链没有从源头到餐桌的全冷链环境,后端成本太重,和常温货品的物流基础设施比起来,冷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是靠一家或者几家电商能改变的,加速是有可能的。”上述 生鲜电商 公司创始人说。
  尽管 生鲜电商 市场一度被唱衰,可是这些都无法阻挡其每年近乎成倍的增长。为什么?核心还是 生鲜电商 相比较其他行业极低的电商渗透率(生鲜行业约2%,其他行业20-30%)。
  中国投资咨询网近日发布报告,2014年中国 生鲜电商 交易规模289.8亿元人民币,较2013年同期增长122.6%。2015年全国 生鲜电商 交易规模达到560亿,预计2018年将达到1500亿,而全国的生鲜市场规模预计在2.5万亿,未来的市场前景非常巨大。
  资本市场的青睐也让生鲜市场捷报频传,自去年年末开始,BAT三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 生鲜电商 :
  2016年3月28日, 生鲜电商 “易果生鲜”再次宣布完成C轮融资,阿里巴巴继续加码其在生鲜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
  2015年11月1日,移动 生鲜电商 平台“每日优鲜”,继5月腾讯领投的千万美元A轮融资之后,再次宣布获得2亿元B轮融资。
  2015年10月12日,中粮我买网获得百度和泰康人寿领投的2亿美元。至此中粮我买网的估值超过10亿美金,成为食品电商行业首个“独角兽”。
   生鲜电商 创业,正如两鲜网董事长沈斌所说:“互联网+生鲜是一场耐力马拉松”。由美味七七的败局可见,要想跑好这场马拉松,光靠喊口号远远不够。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宝平台规则

本文来源: 昔日沪上生鲜电商巨头美味七七为何说倒就倒?

分享与收藏:  新闻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更多..资源下载
电子商务图文
电商经济体2.0时代,谁在催促供应链升级?
电子商务新闻推荐
电子商务点击排行
 
手机版 手机扫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