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百 集团3月29日晚间发布2016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53.66亿元,尽管营收同比下降6.31%,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5.25%。
实体零售回归已经在不少企业的年报中有所体现。 中百 集团3月29日晚间发布2016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53.66亿元,尽管营收同比下降6.31%,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5.25%。
2016年大刀阔斧搞改革 关店116家
根据财报,2016年公司营收同比有所下滑,但在利润上表现乐观,2016年的 中百 集团实现利润总额超6000万元,同比增长20.9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646.6万元,同比增长15.25%。
超市仍是 中百 集团主要业绩贡献业态,超市实现营业收入142.04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92.44%;百货实现营业收入11.19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7.29%。从区域市场来看,主要的湖北省市场相对稳定,实现营业收入150.22亿元,同比下降5.9%。重庆市场下降幅度较大,同比下降21.45%。但重庆市场的业绩只占到公司总营收的2.24%,影响相对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超市卖场纷纷掘金便利店业态时,区域龙头 中百 也在紧跟这一趋势,2016年, 中百 集团旗下 中百 超市公司成为罗森公司特许区域加盟商发展 中百 罗森便利店50家,抢占武汉便利店市场。
此外,对于 中百 集团而言,2016年这一业绩也经历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公告显示,2016年 中百 集团的 中百 仓储超市新增门店2家,关闭门店63家(含重庆超市45家), 中百 便民超市新增门店72家,关闭53家。同时对公司旗下 中百 仓储、 中百 便民超市、 中百 百货、 中百 电器加大了滞销商品的处理力度。
据业内人士分析,关店调整调整虽然对当期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但为公司长远发展减轻了历史包袱。不少案例表明,那些敢于大胆关店,奉行稳健经营战略的企业不仅各项财务指标增长更为健康,而且给股东的回报也更好。
在超市行业景气度普遍下行的大背景下,从2012年之后, 中百 集团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2016年是 中百 集团转型调整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
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电商及同业竞争加剧、人工成本与租金成本攀升等诸多不利影响, 中百 集团坚定推进企业变革转型调整,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中百 集团通过门店调整、业务资产梳理、减员增效、职业经理人引入等方式进行内生改革,同时积极推进外延布局,在业态创新,生鲜提档升级,强化商品源头直采,加强多方合作,资本运作等多方面深度调整,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仓储大卖场方面,2016年成立全球商品直销中心。 中百 全球商品直销中心于2016年8月26日五家店同时开业。门店以店中店、店外店、独立店等形式存在。商品依照“全球直供、正品正货;价比网络、会员专享”的核心模式,采购中间环节更少、流通成本更低、顾客实惠更多。2016年共开设25家 中百 全球商品直销中心。
同时,2016年 中百 仓储超市在永辉的帮助下积极改造升级,通过优化经营布局,导入生鲜营运新标准,全面提升生鲜竞争力和盈利能力。2016年完成100家门店的声线调整,生鲜类别销售同口径增长29.18%,毛利增长30.55%。
此外,2016年推出 中百 仓储食品超市。 中百 仓储首家食品超市北湖店于2016年10月10日正式开业,门店精选万种商品,以高品质的生鲜、食品、进口日化商品为主,食品占比达90%,生鲜占比45%,生鲜品种600多种,其中蔬果品种达150种以上。2016年共开设2家 中百 仓储食品超市。
在超市方面,2016年2月2日 中百 集团与株式会社罗森公司成功签署了合作协议, 中百 超市公司正式成为株式会社罗森公司特许区域加盟商。
中百 通过内建团队,外学罗森商品配置、营销方式、门店运营等标准模型,发展 中百 罗森便利店50家,为高效抢占武汉便利店市场“制高点”奠定了基础。
2016年超市公司通过将原标超店改造为邻里生鲜绿标店,旨在通过生鲜的调整带来客流量的增长。2016年共改造调整20家门店。计划2017年完成30家邻里生鲜绿标店的改造调整。
据了解, 中百 集团是以商业零售为主业的大型连锁企业,主要市场在湖北省和重庆市,涉足的商业零售业态主要包括超市和百货。截至去年底,公司连锁网点达1026家,其中, 中百 仓储184家(武汉市内71家、市外湖北省内79家、重庆市34家); 中百 便民超市812家(含 中百 罗森便利店50家、邻里生鲜绿标店20家); 中百 百货店11家; 中百 电器门店19家。
2017年计划增店200家 中百 罗森便利店占75%
年报强调,2017年,是 中百 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年”,就是精耕细作之年,更是全面经营扭亏关键之年。 中百 集团在2017年网点发展目标:新增商业网点200家,其中仓储公司发展大卖场10家,便民公司发展新店190家。
记者了解,2017年 中百 集团重点工作如下:
1、大力发展优势业态。一是围绕武汉居民集中的社区积极选点,加快发展社区仓储食品超市,力争全年发展新店10家,储备仓储超市新的网点项目10家。二是加快发展 中百 罗森便利店,强势扩大网点规模,力争全年发展新店150家,不断增强 中百 罗森武汉市场主导地位。三是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开发理念,发展便民超市40家。四是全面总结“全球商品直销中心”开店经验,进一步提高开店成功率。
2、坚持业态调整升级。以优化生鲜经营标准为基础,持续推进标杆店调整建设。
一是以强化供应链调整为主导,加大仓储超市门店调整力度,不断优化经营布局,提高销售增长率,完成宜昌、竹叶山、汉川3家门店升级改造。
二是以 中百 超市现有门店为基础,升级调整扩大生鲜经营面积,加快打造邻里生鲜绿标店,提高门店整体销售。三是对仓储超市亏损门店进行重点帮扶,有计划有步骤适度关店,提高连锁超市网点整体创效能力。
3、持续推进供应链建设。
一是认真总结“买手制”推进经验,设定买手直采业绩目标,围绕提升商品销售、扩大商品销售毛利额、提高商品毛利率等指标,进行独立绩效评估和直采 考核奖励兑现,促进直采商品销售占比有较大的提升和盈利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是建立两家超市公司联采机制,加快推进两家超市公司重点品牌与供应商统一谈判,通过联合采购增 强谈判力度,取得更大的规模采购效益;加强沟通协调,全面推进便民超市公司共享仓储公司生鲜采购有优势的拳头商品。
三是扎实推进商品“减品瘦身”,大力调整商品经营结构,其两家超市公司要根据不同业态店型,确定门店商品经营品种数标准,组织工作专班强力推 进商品“减品瘦身”工作的落实,通过扩大适销对路的畅销商品,提升门店整体销售和毛利额。要依托“减品瘦身”切实提高商品经营集中度,增强不同类别中主力商品经营谈判筹码,提升商品单品后台毛利返利水平。
4、着力打造旗舰百货店。坚持“一店一策”,赋予门店充分权力,促进单店各自突破。
一是打造江夏 中百 广场、钟祥 中百 广场两大旗舰主力百货店,实现重点突围,提升 中百 百货市场形象与品牌价值。
二是建立总部精简高效、门店经营灵活的百货连锁经营管理运行机制, 完善激励机制,增强门店主导权,激活门店经营。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