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货源批发市场
快消品货源分销平台
 
 
当前位置: 货源批发网 » 新闻 » 零售动态 » 南京有了第一家外资便利店

南京有了第一家外资便利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4 07:09:01  来源:电商联盟  作者:乐发网  浏览次数:71

25年前,7-ELEVEN一口气在深圳开出5家门店,开始了外资 便利店 在中国的探索;四年后的1996年,在上海长宁区古北路,罗森在中国的第一家店开业;2003年,第一家全家FamilyMart 便利店 落户上海,截至目前开店已超过2000家。


  昨日(2017年8月7日),南京迎来了这座城市的第一家外资 便利店 ,罗森则完成了在江浙沪的最后一块布局。


  中商集团与上海罗森便利有限公司在南京签署合作协议——中商集团正式成为 便利店 巨头罗森在南京区域的唯一合作伙伴。合同签署后,中商集团成为罗森在南京区域指定的唯一被许可人,计划在8月28日率先开出首批5家罗森 便利店 ,未来3-5年时间在南京地区开出不少于300家门店。


  在一线城市已经培养起 便利店 消费习惯的今天,连锁 便利店 逐步向省会城市及广大二三四线城市渗透。2010年7-ELEVEN入驻成都吹响了外资 便利店 圈地的号角,受地域牵绊不深的外资 便利店 开始在全国各地开花。一片盛景之下,南京似乎保留了老金陵那不紧不慢的调调,一不小心就落在了后头。在苏南地区已经遍布外资 便利店 的情况下,南京如今才迎来自己的首次外资 便利店 进驻。


  商务部在今年年中中统计并发布的《2016中国城市 便利店 发展指数》显示,在全部36个样本城市中,南京市 便利店 发展总排名为16位; 便利店 增速较其他城市较缓,仅为2%; 便利店 的饱和度排名第16,即每8005人拥有一家 便利店 ;24小时 便利店 的占比为30%。


  南京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7万,按照每2000-2500人一家 便利店 的国际平均值测算,南京可以容纳2000-2500家 便利店 。而目前,同类 便利店 的市场保有率只有约25-30%,提升空间和市场容量巨大。


  在南京,当地没有外资连锁 便利店 已经成为了一个黑色幽默,年轻白领已经习惯了和苏果相依为命的日子,当地的美食或生活类新媒体也会隔一段时间发一篇诸如“南京与上海之间,差了500个高逼格 便利店 ”之类的文章自黑一波。南京的兄弟城市杭州在今年6月引入7-ELEVEN,完成了三大外资 便利店 的全落地,而其首次拥有外资 便利店 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南京为何知道今天才有第一家外资 便利店 成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上海罗森便利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晟曾表示,当人均GDP达到三千美元时 便利店 就可以生存,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时便适合供应鲜食的 便利店 生存。2016年,南京的人均GDP将近2万美元,远远超过了这一数字。


  对于主打鲜食商品的外资 便利店 来说,物流距离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华东地区的 便利店 通常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到上海直线距离约270千米,超过了鲜食运输2小时车程的范围。2014年,罗森将店开到了距上海约220千米的镇江──镇江在当时被认为已经是罗森配送的极限,“再远就送不过去了”。


  如今,这一点也不再是问题。罗森曾在经营过程中发现,上海外环郊区及上海周边城市的消费特征跟城区差异明显:在市区热卖的盒饭在郊区往往会受冷落,很多外资 便利店 在郊外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罗森从去年2014年起就开始强化面包和甜点品类,推出了“烘焙罗森”的新创意,将面包品质向专业面包店看齐。短短一个月内对自有面包的制作、口感、外包装进行大的调整,且不受2小时鲜食配送限制。而在上海基地之外,罗森正在江苏省江阴市筹备新的配送中心和米饭、寿司等鲜食工厂,未来将覆盖南京地区的门店供应。


  根据2015年的一个统计,截至该年南京 便利店 总面积约589平方千米,共 有467家 便利店 。其中苏果 便利店 205家,易捷 便利店 25家,另有237家其他品牌的店铺。这237家店铺虽然贴着“ 便利店 ”的标签,但大多数并非成熟的 便利店 ,只是小型的社区超市或杂货铺。这些 便利店 大致都分布在以绕城高速为界限以内的矩形区域内。


  苏果超市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江苏省果品食杂总公司下属的果品科,是南京的老牌超市。华润集团早在2004年就通过收购获得了苏果超市85%的股权,完成了绝对控股。苏果超市在南京地区耕耘多年,基础深厚。1999年,苏果在南京三牌楼大街开了自己的第一家 便利店 ,如今已经在南京本地布局了超过500家 便利店 门店,第三代 便利店 产品“好的”已经相当成熟,占领了地铁站、社区和主干道等优势地段。事实上,截至2016年,苏果超市在全国的 便利店 门店数量要多于罗森。


  苏果曾经分析过外资 便利店 进不来的原因:“可能他们想进来的时候苏果的门店已经很多了”,因此很难大面积布局网点。 “ 便利店 网点一定要多,不然的话单店成本就很高”。据报道,2011年,来自台湾的旺仔 便利店 曾试图进入南京市场,但经营状况并不理想,仅仅28家店的布局无法支撑高成本的投入。2013年10月,旺仔 便利店 宣布全面退出南京市场。


  本地竞争对手的存在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们可以帮助培养这座城市的 便利店 消费习惯。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一篇文章透露,罗森将 便利店 的经营分为“前轮”和“后轮”两部分。“前轮”指开拓客户,“后轮”指产品研发和门店管理。他认为,本土品牌在客户开拓方面比外资 便利店 有优势,“可能内资产业更适合做前轮,外资企业更适合做后轮”。


  “本土 便利店 可以更好地把握当地消费者的消费喜好,以更有效的方式开拓客户。例如,苏果会针对南京人的口味作出调整,供应南京人爱吃的三丁包、梅干菜包等。此外,苏果从大卖场延伸到 便利店 ,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在南京已经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而这次,罗森找到的前轮操盘者是中商集团。


  笔者曾参加中商集团的新零售发布会,中央商场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晓国在会上表示 便利店 业务是中央商场云中央今年着手推进的两项业务之一。其业务未来会考虑融合,即 便利店 +互联网的形式开展新零售业务,打造服务到家的闪送业务,形成“大商场与小 便利店 ”的互补经营模式。当时笔者私下已获知了中商集团和罗森即将展开合作。


  此次,中商集团成为上海罗森在南京区域指定的唯一“大加盟商”,是中商集团将经营方向锁定在商业新内容运营+线上下渠道协同作业上,继乐友孕婴童项目后,中商”新零售”战略的又一个落地项目。对于中商集团来说,益处有四:一是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迅速抢占南京 便利店 市场“制高点”;二是通过 便利店 多点布局,对中央商场已有的大型百货商场形成有益补充,锁定和输送优质客户资源,提升中商整体业绩;三是满足了中商集团贴近终端消费者、贴近市场,倾听消费者内心呼声的诉求;四是能利用互联网与周边消费者形成互动,有利于推进移动互联网战略,形成线上线下“新零售”格局。


  对于南京市民来说,外资 便利店 不再是黑色幽默;对于苏果来说, 便利店 也不再是一种寂寞。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宝平台规则

本文来源: 南京有了第一家外资便利店

分享与收藏:  新闻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更多..资源下载
零售动态图文
生鲜成竞争焦点 零售企业抢占生鲜高地 家有山姆会员店的购物中心应该长啥样?
超市做O2O的14种模式大猜想 做超市行业的你 辛苦了
零售动态新闻推荐
零售动态点击排行
 
手机版 手机扫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