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零售业态发展模式的探索,为 百盛 的转型带来了不少动力。
老牌百货公司 百盛 的业绩正在持续回升。
日前, 百盛 集团发布了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实现经营收益总额10.8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6%,经营净利润0.15亿元,与去年同期亏损0.8亿元相比,扭亏为盈增长了0.95亿元。 百盛 表示,第三季度经营收益总额增长,主要受益于化妆品与配饰类别销售强劲所带来的直接销售金额的增加。
化妆品业务一直是 百盛 最具抗压性的零售分部,对业绩提升贡献不小。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化妆品与配饰类别在商品销售总额中占比最高,约为46.7%;时装与服饰类别约占44.4%,其余为家电、食品和生鲜。
针对化妆品业务, 百盛 正在积极调整经营策略,试图为追求“时尚生活体验”的客户提供创新的线下体验。除了提供丰富的美妆知名品牌、及时推出新品, 百盛 还推出开展不同主题的“美妆节”营销活动。
明年初, 百盛 还将在长沙国际金融广场开设独立概念门店“Parkson Beauty”,该项目会引进美妆品、专业美容、头发护理、家居生活等多元业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体验式的美妆消费及量身定制的延伸服务。
实际上, 百盛 实现业绩反弹与其三年来持续推进的转型密切相关。
2014年, 百盛 开始进入转型期,起步阶段就对内部架构做了调整,将化妆品、餐饮、超市等核心事业部单独发展,各板块既可以在 百盛 百货店内经营,也可在 百盛 生态外自主经营。这种灵活、多元的发展模式,为转型的后续推进添加了动力。
到今年第一季度,百胜业绩开始扭亏为盈,实现经营收益总额12.55亿元,同比增长0.9%,净利润114.3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779.2万元。而截止2017年9月30日的前三季度, 百盛 集团经营收益总额为34.57亿元,同比增长1.8%;经营净利润为0.72亿元,与去年同期亏损1.31亿元相比,扭亏为盈增长了2.03亿元。
在餐饮和超市业务方面, 百盛 也开出了独立的自营品牌。2015年9月, 百盛 在上海协信星光广场开出了首家独立超市—— 百盛 精品超市,2016年10月, 百盛 在上海新天地引进了台湾烘焙品牌“哈肯铺(Hogan Bakery)”,目前已在上海开出了三家门店。据 百盛 称,餐饮在其服务供应中日渐重要,已成为新的收入来源,未来会在上海及其他省份开出更多“哈肯铺”。
同时,在商业地产项目中, 百盛 也在探索新的运营模式与升级形态,比如以合作模式开出定位“城市奥特莱斯”的城市购物广场,并涉足自营购物中心。
2015年年底, 百盛 集团与韩国依恋集团合作,在上海开出了首家 百盛 优客城市广场,并于2017年5月在南昌开设了第二家。该项目已经被 百盛 作为面向年轻消费群的折扣零售城市购物广场业态样板,“未来将推出更多城市购物广场概念门店,以扩大我们在此市场分部的市场份额。” 百盛 称。
百盛 尝试的第一个购物中心项目是于2016年4月开业的青岛金狮广场。作为 百盛 的自有地产项目,该购物中心提供200多个品牌,其中包括 百盛 百货店、超市、 时尚品牌及餐饮。 百盛 商业集团财务总监区振森此前对界面新闻透露,青岛金狮广场的开业率为90%,一季度 百盛 经营收益总额同比上升0.9%,涨幅就主要来源于青岛金狮广场的租金收入。
百盛 集团执行董事兼主席丹尼斯锺廷森在财报中表示:“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的成绩验证了集团转型策略的正确部署。在未来,集团会继续开拓如哈肯铺等成功的新业务,并持续投资如ParksonBeauty等独立概念门店的新零售业态,从而巩固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生活概念零售商的地位。”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多元化业态正在帮助百盛扭亏转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