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国国际有机产业峰会上,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农产品认证处副处长王茂华就指出,我国有机产业发展存在四大问题。
一是有夸大、虚假宣传行为。少数企业和商家缺失诚信,将“有机”作为营销噱头,进行不实的宣传推销;个别不具备从业资质的咨询公司利用网络广告监管漏洞,提供虚假认证信息。
二是有机产品标志存在使用不规范、消费者识别困难等问题。目前有机产品尚未建立全程溯源机制,认证标志防伪性差,加施数量及对象难于控制,消费者难以辨别有机产品真伪。
三是流通领域监管还需加强。部分销售供应商未严格按标准要求采购把关,不符合有机产品专区专柜销售、不得二次分装等规定。
四是对有机理念存在认识误区。
正如王茂华所说, 有机食品 的包装上大多贴有 有机食品 认证标识,这可谓 有机食品 的“身份证”。不过市场上也有不少食品并没有该标识,却也自称是 有机食品 ,打着高价售卖。甚至一些食品只是在包装上除了印有“有机”、“天然”等广告语,并没有任何“ 有机食品 ”的相关标识;但在促销员促销的时候却仍然按照 有机食品 的来推销给消费者,有意误导消费者。即使是目前在商场专门柜台销售的所谓“ 有机食品 ”,标识也是极不统一,外包装上或印有“有机”字样,或贴上了各式各样的认证标识。
这些标识有的是直接印在包装上的,有的贴上去的带涂层防伪码,十分不规范。面对这些情形,别说一般的消费者,往往连销售人员,也都无法分辨。
其实真正的 有机食品 认证本身并没有错,造成 有机食品 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是认证的混乱、标准的执行力度及后期的监管力度不够。一些认证机构只要交钱就行,以次充好,如此造成这个行业变得越发混乱。企业倘不采取措施规避混乱,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必然会引火烧身。
与标识混乱对应的现象是目高价几乎成为“有机”食品出现在商场的统一面孔。比如普通大米2.5元/斤,有机大米20元/斤;普通鸡蛋价格4.2元/斤,有机鸡蛋17元/斤;普通蔬菜每斤2元左右,有机蔬菜却能达到20元/斤,其它有机蜂蜜每公斤358元、有机猪肉每公斤160元、有机杂粮每盒268元……一些食品包装上只要标注“有机”二字,其价格就如坐上了火箭一般,攀上一个高峰,难怪做 有机食品 的企业会趋之若鹜,甚至不具有机资格的企业也会甘冒风险。
抛开那些伪劣假冒的食品不说,只说如此另人咋舌的价格难道是 有机食品 的必然吗?其实对此早就有专家指出,现在 有机食品 的价格并不合理。
首先, 有机食品 与普通食品的价格相比不合理。
其次是 有机食品 的价格与其品质相比更不合理。 有机食品 的生产成本比普通产品只高出10%-30%,主要是流通成本太高,因为市场规模不是很大,损耗比较大,超市里的蔬菜损耗一般为45%。在国外, 有机食品 一般高出普通食品20%。而在国内,往往是数倍。这直接导致 有机食品 成了小众消费食品。
为了支撑小众人群口味,不少 有机食品 的售卖商家都在宣传中强调 有机食品 更营养,这也是一种误区。
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环保专家董金狮所说,“ 有机食品 的称号与本身质量没有多大关系,跟营养更没关系”。其与普通食品相比,不过是安全系数更高一些罢了。
其实 有机食品 的营养与否,在国外也是存有争议。美国农业部一直公开申明,不对有机产品是否更有营养和更安全发表评论,也不允许宣传有机产品对常规产品的优势。英国食品标准局(FSA)委托伦敦卫生与热带医药学院(LSHTM)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系统整理。他们把这些研究中检测过的几百种营养成分分为11类,对所有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他们的结论是“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在营养方面没有差异”。基于这样的认识,国内 有机食品 一再宣传其营养的特性,不是无知,便是故意混淆视听,以谋取一己之私利了。
鉴于以上的认识, 有机食品 虽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良好,从国外的 有机食品 发展状况来看,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行业;但如果国内 有机食品 企业不及早解决 有机食品 的规范问题,不厘清 有机食品 在公众的认识,不重新从根本解决 有机食品 抓准定位、做好产品差异化、引导消费认知以及资格认证与 有机食品 的关系等问题,那么今日不断出现在食品市场上的安全事故,难保明日不会发生在 有机食品 的身上。如果真是如此,那对有机行业来说必然是一个灾难,所带来的伤害和损失必然会比普通食品大得多。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别让有机食品成为食品安全的下一个引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