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富、身家过2000亿的 李嘉诚 家族正在勾画248亿资产大腾挪的路径图, 李嘉诚 “弃港投欧”意图越来越明显。在被誉为“超人”的 李嘉诚 ,近期一系列减持中资项目引来外界诸多猜测,“逃离香港入驻海外”的传言喧嚣至上。
虽然,2010年以来,长和系总共在香港和中国内地以外完成了11笔收购,涉及金额约1868亿港元。
但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李嘉诚 旗下的长江实业以及和记黄埔便相继宣告或将抛售百佳超市、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OFC写字楼和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和停车场,涉及金额约为410亿港元。
390亿港元变卖内地香港资产
近期,李氏家族的“长江系”和“和记系”频频抛售内地、香港资产, 李嘉诚 “弃港投欧”的传言喧嚣至上。
华人首富 李嘉诚 为旗下创立了40年的百佳超市寻找买家,已设定8月16日为第一回合竞购截止日,其估值最高达40亿美元(约310亿港元)。
虽然百佳的业绩逐渐走下坡路,但却不乏一些零售业巨头对其产生极大的兴趣。日前,华润、家乐福、泰国卜峰莲花、香港利富、日本永旺、中粮集团均有意拿下百佳。
在百佳出售消息没多久, 李嘉诚 计划以60亿元(约48亿港元)底价叫卖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OFC 写字楼的消息不胫而走,此消息一直未得到长江实业正面回复。有消息人士称,潜在接盘的投资者或为中资银行。
在 李嘉诚 叫价60亿元出售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OFC写字楼短短几天后,8月31日消息,和记黄埔公告称,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和停车场,售价26亿元人民币(约32.68亿港元),买家为独立第三方离岸公司GCREF Acquisitions 22 Limited。
近日,长园集团宣布,遭到 李嘉诚 旗下公司长和投资减持,今年来累计减持已经达到5%。
短短一个多月,“李氏家族”内地、香港资产出售事件连发生三宗,出售总价格在410亿元,然而李氏几组从香港、内地慢慢撤离的资产究竟去向何方?
1868亿港元并购“整个英国”
“ 李嘉诚 抛售内地、香港部分资产,是加大海外投资的关键一步。”深圳某PE合伙人表示。
海外业务无疑成为和记黄埔收益总额占比最高的市场,而从近年来 李嘉诚 购买海外资产,也可以看出 李嘉诚 逐渐把一些事业重心转向欧洲。
李嘉诚 的“欧洲情结”尤其浓厚,从2000年第一次海外投资被人熟知后;2010 李嘉诚 长子李泽钜率领长江基建、电能实业和 李嘉诚 基金会联手,斥资58亿英镑(约700亿港元)从法国电力公司(EDF)手中拿下英国电网业务后, 李嘉诚 的海外投资版图迅速拉开;2013年上半年 李嘉诚 共4次出手购买海外资产。
2013年1月,长江基建以32亿港元代价收购新西兰EnviroWaste废物管理公司,开拓废物管理基建业务。
2013年3月,和记港口信托以39亿港元从DP World收购亚洲货柜码头全部股份,提升葵青港区整体操作的灵活性及效率,加强国际中转业务。
2013年6月,嘉诚旗下长江基建集团、长江实业、电能实业按35:35:20:10的股权比例成立一家合营企业收购荷兰一家废物转化能源公司AVR-AfvalverwerkingB.V.,作价9.4亿欧元(约97.7亿港元)。该公司废物转化能源厂房的处理量为欧洲第一。
2013年6月,和记黄埔旗下3爱尔兰将以7.8亿欧元(约80亿港元)收购其爱尔兰O2业务。
英国媒体更戏言称, 李嘉诚 海外并购几乎买下“整个英国”。
弃港投英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李嘉诚 旗下的“长和系”一直在欧洲拓展并购业务。
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和黄欧洲业务占和黄整个集团盈利的比重已经由2010年的19%增长到了34%,而通过一系列的资产出售,其香港业务占集团盈利的比重,则已由2010年的25%逐步降到了16%。
李嘉诚 在报告中回应称,集团致力于巩固现有业务发展,同时放眼全球投资机遇。他强调,“长和系”会继续在香港及海外投资,推动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而在香港“地产霸权”的声音越演越烈,楼市见顶的说法也不断传出,香港政府为抑制房价出重拳打压楼市,让房地产商受挫。
更不顺的是,近三年, 李嘉诚 在香港仅参与的两个码头在并购后,爆发了大规模的码头工人罢工事件。2013年5月,码头近千名工人因不满工资低而停工40余天,最后和记黄埔妥协加薪9.8%才得以平息事端。
在港投资压力越发加大,海外业务却一片飘红,最终让有“欧洲情结”的 李嘉诚 弃港投英。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李嘉诚抛410亿大陆香港众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