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货源批发市场
快消品货源分销平台
 
 
当前位置: 货源批发网 » 新闻 » 电子商务 » 解析生鲜电商困局 京东+永辉模式或脱颖而出

解析生鲜电商困局 京东+永辉模式或脱颖而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04 09:03:00  来源:电商联盟  作者:乐发网  浏览次数:27

除了死亡,就是被收购,这是大部分 生鲜电商 要面对的结局。
  万亿级 生鲜电商 市场靠补贴用户、培养消费习惯才能维系,持续亏损将是常态。当下, 生鲜电商 正如笼中困兽,尚未找到真正的突破方向。
  成本高、损耗大、供应链要求高,是 生鲜电商 必须解决的问题。从2014年开始, 生鲜电商 开始火热,经历了资本热捧、批量死亡后, 生鲜电商 的竞争进一步激化,已从补贴大战逐步深入到对供应链、商品及增值服务的竞争。
  很长一段时间内, 生鲜电商 市场仍将处于综合性电商生鲜频道、垂直 生鲜电商 平台以及传统超市电商平台等诸多模式并存的局面。
  但随着 生鲜电商 平台竞合的不断发展,各种模式之间的界限会逐渐弱化,以“京东+永辉超市”为代表的合作模式或会在未来 生鲜电商 竞争中脱颖而出。
  
   生鲜电商 困局
  无论是“战略性亏损”还是“暂时性亏损”,在 生鲜电商 市场上没有出现垄断或半垄断性质的巨无霸之前,这一状态仍将持续。
  活着——这是2016年大部分 生鲜电商 的第一要务。
  2015年底,包括特土网、鲜品会在内的 生鲜电商 死亡名单在网上流传,他们或关闭、或售卖、或转型,时刻警示着 生鲜电商 的经营者和后来者,“活着才有机会”。
  但几乎所有的 生鲜电商 都面对着一个现实性难题:扭亏。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在接受《中国连锁》杂志采访时表示, 生鲜电商 盈利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链过长,损耗巨大。
  一条完整的生鲜商品产业链包括种植、选品、包装分拣、物流等多个环节,“物流环节是 生鲜电商 最大的痛点所在,生鲜产品对仓储、配送要求高,需要冷链物流支持,但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相对滞后,物流成本高企,产品损耗大,导致最终产品难以盈利。”
  无论是“战略性亏损”还是“暂时性亏损”,在 生鲜电商 市场上没有出现垄断或半垄断性质的巨无霸之前,这一状态仍将持续。
  扭亏难题
  顺丰优选前CEO崔晓琦在2016年初表示,我暂时不会再碰 生鲜电商 了,并称 生鲜电商 “到处都是坑”
   生鲜电商 的产品毛利率一般在20%-30%,但仓储运营成本大概占1/3,物流成本也在1/3左右。“目前客单价能有100多块钱已经算不错了,但还是太低了。只有把客单价提起来,才能把成本占比降下来。”崔晓琦称。
  当然,成本高除了用户补贴,大头的部分还是冷链系统和物流体系的建立。崔晓琦认为, 生鲜电商 最主要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导致它的成本偏高。“最大的一块成本是冷链的仓储和物流,这块的成本比传统电商要高得多。因为沾到冷链就没有什么更易储存,更易流通的品类。”
  崔晓琦的话代表了大平台电商不得不自建物流、仓储的运营思路:他们通过自建成熟的供应链能有效摊平和降低冷链仓储和物流成本,掌控上游较难把控的采购环节,更重要的是保证企业在物流配送等环节取得更大的利润,提高核心竞争力。
  但这样的运营思路是建立在长时间的基础上,即面临着漫长的成本回收周期。相关人士表示,从目前 生鲜电商 经营规模来看,成本收回周期最少要5年-10年时间。
  天天果园创始人王伟曾在接受采访时称,“ 生鲜电商 太难做了,这辈子不想再来一次。每次的融资大部分钱都用来买冷链和物流设备。”
  根据公开资料,中粮我买网等平台相继投入重金自建冷藏仓储跟冷链宅配物流体系,从投资规模来看,均在1亿元上下,可谓名副其实的重资产运行模式。
  与之相对应的是,小的 生鲜电商 只能选择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在标准化、品质把控等方面很难与大的生鲜平台竞争。
  2015年年中,企鹅智酷发起了一项关于 生鲜电商 和半成品食材电商的在线调查,共有9645名网友参与。
  
  数据显示, 生鲜电商 尚未进入到大规模普及阶段,在网上购买过生鲜的用户仅占24.5%。但却有将近半数的用户表示未来有兴趣尝试,而这部分用户则是 生鲜电商 的潜在用户。完全不感兴趣的用户不足三成。可以说, 生鲜电商 在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上还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天猫占据了明显的份额优势,其渗透率达到43.8%,其后三名分别是京东、天天果园和顺丰优选,渗透率介于11%到15%之间。
  从数据可以看出,综合性电商做生鲜具备流量积累带来的入口优势、品牌积累带来的信任感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的沉淀等,这些都是大部分垂直型 生鲜电商 短时间内难以企及的。
  崔晓琦表示,网购生鲜这种形式已经被大家认可,但实际上 生鲜电商 蛮难支撑的,基本都是在烧钱。
  在“砸钱”的情况下,背景雄厚的 生鲜电商 自然会活得更久。
  谁更有机会?
   生鲜电商 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背后资本的博弈。
  经过多轮洗牌后,目前, 生鲜电商 形成“三大阵营”的局面,一是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大电商平台生鲜频道;二是以本来生活网、顺丰优选、沱沱工社、我买网、天天果园等为代表的垂直 生鲜电商 平台;三是传统超市、实体生鲜店的O2O 生鲜电商 等。
  在这三大阵营中,本来生活采用“买手”模式,凭营销发力,产品品类丰富,重视本土化生鲜产品,能够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但这也意味着本来生活需要不停的打造“爆款”,可“褚橙”的成功难以复制。
  沱沱工社采用全产业链模式,依托有机农产品,自建农产品基地和物流,在该模式下,生鲜产品从采摘、存储加工、配送等多个环节都能由沱沱工社全程掌控,能保障产品及服务质量,但是却加大了公司运营成本和扩张难度。
  对于背景深厚的天猫、京东等巨头而言,砸钱抢市场仍是重中之重。而美味七七、本来生活、沱沱工社等则被看成行业的“小玩家”,这些小玩家资金实力相对薄弱,需要不断地融资盘活资金链。
  而对于目前大部分的 生鲜电商 而言,都属于小玩家。
  综合it桔子及网上数据,目前尚处于运营状态的 生鲜电商 大概是190家(数字在不断变化中,仅供参考)。其中,仅7家拿到了C轮投资,6家拿到了B轮融资,24家拿到了A轮融资,81家状态不明确,29家尚未获得融资,剩下的 生鲜电商 ,都被堵在了种子天使轮。往往B、C轮才会真正衡量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认为,未来 生鲜电商 之间的竞争必定表现为生态圈竞争,而不仅仅局限在某个方面,商品、服务和供应链都是未来 生鲜电商 竞争的重点。
  在 生鲜电商 发展的现阶段,冷链物流仍然是 生鲜电商 竞争的重点,随着冷链物流条件的逐渐成熟, 生鲜电商 之间的竞争将会围绕用户展开,商品和增值服务或会成为竞争核心。
  而对于小 生鲜电商 而言,则是深耕小的细分领域才更具机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生鲜实体店因为深耕某一区域,在产品品质、服务等方面更贴近消费者,同样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比如乐成的“生鲜传奇”和果多美。还有鲜丰水果将电商定位于服务实体店,并已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向健军表示,未来 生鲜电商 竞争将进一步激化,综合性电商生鲜频道、垂直 生鲜电商 平台以及传统超市电商平台等多种模式仍将并存。
  “但随着 生鲜电商 平台竞合的不断发展,各种模式之间的界限会逐渐弱化,以‘京东+永辉超市’为代表的合作模式或会在未来 生鲜电商 竞争中脱颖而出。” 向健军称。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宝平台规则

本文来源: 解析生鲜电商困局 京东+永辉模式或脱颖而出

分享与收藏:  新闻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更多..资源下载
电子商务图文
电商经济体2.0时代,谁在催促供应链升级?
电子商务新闻推荐
电子商务点击排行
 
手机版 手机扫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