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 便利店 在国内发展的势头还不错,但本土 便利店 品牌数量更加庞大,遗憾的是质量参差不齐。
而近几年一直被唱衰的商超渠道,情况其实没那么糟,但市场份额的确在被 便利店 和网购抢占。一份来自尼尔森的报告显示 2015 年大卖场和超市的渗透率略有回升。
此外,我们还结合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八月底发布的《2016 年上半年中国 便利店 行业经营情况简报》,归纳出了以下几点。
1、八成消费者依然会去商超,但囤货的人少了
尼尔森最新的《2016 年度中国卖场超市购物者趋势报告》显示:2015 年大卖场和超市的渗透率较 2014 年分别提升了 2 个百分点和 1 个百分点,分别有 78% 和 82% 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个月内曾光顾大卖场及超市,相比其它渠道,优势仍然明显。
从过去一年来看,消费者前往商超的购物频率没怎么下滑,但平均购物篮金额从 172.4 元下降至 162.7 元。尼尔森中国区副总裁丁霞表示,线下市场的购物篮金额降低,原因在于购物者购物目的的变化。
以往购物者会出于“大量囤货”的目的而去大卖场/超市购物,但今年的数据显示这一比例有所减少。定期的大型采购消费类型由 2014 年的 24% 下降至 22%,更多人(38%)还是为了家中一般性补货。
我们在采访 便利店 相关行业人员时,这一趋势也得到了相应的验证。新一代相对年轻的主流消费人群,消费行为越来越趋于随机和碎片化,年轻人很少会有计划性地进行提前囤货,即使出于低价的考量一次性购入大量商品也会选择送货上门的网购渠道。
比如说,在外资 便利店 你几乎看不到 10 KG 以上的大米或者卫生巾 10 连包促销装。
尼尔森数据显示, 便利店 和网购的渗透率分别从去年的 32% 和 19% 上升至 38% 和 35%,增长速度超过卖场/超市的渗透率回升速度。
2、“存在感”很强的外资 便利店 ,分到的只是块小蛋糕
在日本, 便利店 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超市,比例约为 54%:46%。国内目前这个数字为 8%:92%,被认为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今年 8 月份,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针对 便利店 行业开展了一次行业调查,收集有效样本 45 个,也就是说目前在中国各线城市能排得上的 便利店 品牌,有 45 家。是不是比你想象中多多了?但就目前来看 便利店 行业的发展还受到明显的地域局限。
如果单从店铺数量来说,本土 便利店 品牌要强势得多。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5 年中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 2.1 万亿元,门店总数达到 11.1 万余家。其中位于中国连锁十强企业之首的易捷门店数量为 25000 个,具体到广东的 便利店 品牌,美宜佳仍是行业龙头,门店数量达 7400 间,天福拥有门店数 2830 间,上好拥有门店数 2200 间。
其它地区较为知名的 便利店 ,如上海的快客有门店 1650 间,成都的红旗连锁有 2200 间。
日本 便利店 品牌罗森目前在华东地区的门店达到了 538 家,上海市内有 442 家;全家在中国内地拥有 1554 家门店,其中 990 家在上海(截止 2016 年 3 月 31 日数据);7-Eleven 在内地拥有 1100 余家门店,其中超过 700 家在广州。
罗森日本经营方在今年提出, “2025 年在中国拥有 10000 家门店”,但就目前看来这目标似乎有些不切实际。全家计划在 2016 年度净增门店 273 家,预计上海将净增 94 家,居全国首位,此外还将在成都和广州增加门店数量。7-Eleven 也将在广州和北京等地增加门店数量,2016 年日系 便利店 新增门店数量将创新高。
本土 便利店 品牌单店日销售额最高能达到 1.5 万元,最低只有 755 元,相差 20 倍。本土 便利店 数量巨大但质量参差不齐,尽管全国 便利店 的销售增速达到了 25%,但是增长的来源绝大多数来自门店数量的增多。
随时随地用手机下单,这是当然的
今年的一个新数据是,手机已经取代了电脑成为中国受访者网购时的首选设备。
尼尔森调查显示,59% 的消费者使用台式电脑网购,另有 57% 的人使用笔记本电脑网购,而使用手机购物的消费者达 81%。
随时随地下单显然是移动端购物的最大优势。71% 的消费者表示使用智能手机网购具有电脑不具备的便利性,52% 的消费者表示便捷的付款方式也是他们手机网购的原因,这一数据和去年相比上升了 10 个百分点,其次付款安全性(39%)也是促使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重要因素。
2015 年手机网上支付增长尤为迅速,用户规模达到 3.58 亿,增长率为 64.5%。同去年相比,使用移动支付软件的网购者的比例由 96% 上升至今年的 99%,移动支付软件的普及程度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网购用户。
遇到打折才会买买买吗?
尼尔森发现,消费者在大卖场和超市购物时更加注重购物体验,这将是卖场和超市的优势所在。“能提供令人愉快的购物体验”(86%),“商品陈列整洁美观”(86%),“商店环境干净卫生”(90%),这三项因素在购物者心目中的重要性提升也证实了这一点。相比 2014 年这三项因素的重要性排名分别提升了 6 位、6 位及 9 位。与此同时,店员服务质量好(94%),产品丰富多样(92%),方便到达(90%)仍旧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因素。
2015 年,19% 的受访者表示在 6 个月内曾光顾过新开的或不同的卖场/超市。他们光顾一家新店除了是因为有新的商店开在附近(55%),口碑好也很重要(46%),这表明了地理位置和品牌形象的重要性。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过去一年,商超和便利店生意到底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