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消费升级的影响下,近年来国内实体零售受到不少冲击,大卖场调整、关店声声不断,但 便利店 业态却异军突起,增长势头强劲。
5月11日,记者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 便利店 发展报告》获悉,目前中国连锁品牌 便利店 行业增速达13%,已接近10万家,市场规模超过1300亿元,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双双增长。业界认为,在重振与革新实体经济的趋势下,“新零售”模式正在崛起。
不过,分析指出,当前我国连锁品牌 便利店 单店销售、利润水平与国际领先企业差距仍然较大。而且加盟机制不完善,加盟占比较低,三成企业尚未开展加盟,加盟管理较为松散。此外,虽然移动支付技术普及,但使用率低, 便利店 业态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市场 行业过半企业保持增长
日前,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 便利店 大会在上海举办,期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2017中国 便利店 发展报告》。记者从该份报告看到,2016年中国连锁品牌 便利店 行业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实现了双双增长,其中去年开店数量达9.8万家,同比上一年增长9%;单店日均销售额为3714元,同比上一年增长4%。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 便利店 市场空间巨大,一、二线城市是增长热点,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均是 便利店 区域集中爆发点。
在众多 便利店 品牌化运作中,来自广东东莞的本土 便利店 美宜佳,其 便利店 门店数量已突破10000家,成为国内最大的 便利店 品牌。不过,报告也指出,当前的连锁 便利店 大多为区域集中型企业,全国布局的连锁 便利店 品牌尚未出现。
报告又称,2016年上半年,52.3%的企业保持增长,同比下降的只有16.6%,2016年的整体增速应该在15%左右,中国连锁品牌化 便利店 数接近10万家,市场总量达到1300亿元。
上述报告还指出,虽然我国 便利店 发展迅猛,但和一些国外连锁 便利店 品牌相比,中国 便利店 行业盈利性依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国内许多连锁 便利店 的单店销售、利润水平虽历年有所改善,但与国际领先企业差距仍然较大。而且,中国 便利店 行业的商品结构亟待提升,生鲜及半加工食品占比低,自有品牌占比低;另外,加盟机制不完善,会员体系也有待加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王洪涛表示,中国 便利店 行业接下来要继续解决多方面平衡问题,首先是利润增长和成本增长的平衡,第二是快速开店与管理幅度的平衡,第三是同行竞争与跨界竞争的平衡,第四是拥抱变化与抵制诱惑的平衡。
记者特别留意到,在 便利店 运营中,成本呈现快速上升态势。与上一年相比,去年 便利店 的房租成本上涨7%,人工成本增长6.5%,水电增长0.7%。有专家认为,未来 便利店 的这些成本上涨压力仍将持续存在,建议 便利店 企业亟待提升管理精益性以对抗成本上升压力。
王洪涛称, 便利店 是一个向精细化管理要利润的行业,管理的加强是任何时候都应该重视的部分。同时,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消费者习惯变化、消费升级等多重叠加因素之下,我们还要积极拥抱变化,努力创新,与时代同行。
展望 或成连接线上线下重要阵地
便利店 业态在国内进入爆发性增长期,再加上其与互联网电商关联度高,吸引不少欲打造“新零售、全渠道”零售企业,以及外来资本的青睐。
在实体零售领域内,出身于 便利店 的7-11、全家等外资 便利店 企业通过区域加盟合作加快扩张;以大卖场、会员店为主的实体零售家乐福、麦德龙等亦进行业态拓展,进入或发力 便利店 。
电商巨头在实施“新零售”计划时,更是将“ 便利店 ”业态视为重点。上个月,国内电商巨头京东就对外宣布其“百万 便利店 ”计划,宣布未来5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 便利店 。刘强东称,这100万家 便利店 当中将有一半在农村,要做到每个村都有。据悉,这也是京东一万家家电专卖店计划后的第三个线下合作项目。
马云的新零售庞大计划里,对线下 便利店 亦有“意图”。继入股银泰百货、苏宁电器之后,去年底,阿里巴巴又入股三江购物。今年2月,阿里巴巴又与拥有4800家线下门店资源的百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拓展 便利店 业态。
“ 便利店 不是新零售的风口,而是新零售的门口。”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提出,为什么 便利店 能够成为互联网打不倒的小蚂蚁?“因为 便利店 离千家万户很近,已经成为一个个物流的节点。 便利店 给消费者配送商品,消费体验略有提高,但行业效率降低了。他建议, 便利店 应成为毛细血管似的物流节点,这是现有的其他消费形态无法做到的。
波士顿咨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 便利店 业态不仅受到资本关注,而且包括政府、供应商等资源亦向这一业态倾斜,从而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记者获悉,今年早前,商务部曾发布做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其中特别指出,要引导零售企业适应消费需求结构变化,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型市场主体;支持连锁化、品牌化企业加快社区和农村网点布局,发挥终端网点优势,拓展便民增值服务,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引导企业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业界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上述《意见》针对当前实体零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突出困难,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的高度出发,对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具体任务、政策措施做出了全面部署。而商务部发布的通知里,所涉及的内容更多指向 便利店 。
有关专家建议,未来中国 便利店 行业发展要贴近目标客群的生活方式;紧密围绕自有品牌和鲜食及半成品,建立商品差异性;整合复合业态和增值业务,提供一站式体验;自建与合作提高新技术应用能力,打造全渠道模式;不断提高供应链精益性;建立合理的加盟模式,提高拓展效率。
■连线
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 便利店 盈利模式多样 顺应消费升级需求
对于国内 便利店 业态的快速发展,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相比其它大卖场、商场、购物中心等业态, 便利店 业态渠道最下沉,其与消费者最接近,可充分满足消费者生活购物“便捷性”的需求。
二是近年来,很多大型实体零售卖场受到电商冲击,但 便利店 恰恰相反,它是与电商、网店融合得最好,对电商不仅不存在竞争威胁,而且还能高度配合电商解决“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问题。对电商平台、网店可提供收和送的解决方案。
三是 便利店 的盈利模式多样而丰富。除了售卖商品外,它还具有提供消费者服务的能力,比如帮干洗店收衣服、快递服务、羊城通充值等生活服务,盈利渠道多种,不像大卖场、商超只有销售商品一条路可走。而且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现在消费者实际需要更多生活服务。
黄文杰说,从店铺租金成本来看,它由于店面小、选址灵活,只需开在人群聚集的社区或写字楼区即可,成本压力相对较小。 便利店 是目前及未来几年最具生命力和抗风险力的零售业态。
黄文杰认为, 便利店 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是同步的,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这种业态未来二三年仍会获得“补偿式”高速发展,之后将会进入稳定、持续发展期。建议本土零售企业抓住机会快速发展 便利店 业态,丰富生活服务内容,同时适应和配合电商需求,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发展。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小便利店何以击败大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