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增加外租区那么简单
零售市场倒逼和电商侵蚀被认为是众多 超市 版购物中心涌现的原因。“大卖场的毛利主要来自于日化等品类,但这部分品类受电商侵蚀非常严重,生鲜市场电商暂时还未冲击到,但毛利太低。”上海尚益咨询总经理胡春才认为,大卖场的发展得益于其SKU的丰富性远胜过社区 超市 ,价格也较后者低5%-10%,但在电商面前,SKU和价格成为大卖场的弱势。
租赁成本的上升也是 超市 跨界购物中心的重要原因。随着国内商业地产租金价格的上升和国内本土零售商的崛起,原来能为其提供低廉租金的万达广场等购物中心对 超市 主力店依赖性大大降低,而近年来飞涨的租金也把沃尔玛等外资 超市 逼到了墙角。为平衡综合收益,不得不选择自主开发购物中心,通过增加租赁面积收益换取 超市 低租金的获利空间。
在胡春才看来,大卖场目前的转型有两个走向,一个是寻求便利,一个是寻求体验,前者走向社区便利店,后者则跨界向购物中心。“大卖场的管理、运营非常复杂,它的经验和积累的资源来做购物中心等大型业态是有优势的。”不过,跨界的风险也不小。购物中心目前在一二线城市呈现出饱和状态,甚至陷入同质化危机,购物愿望本身已不再是消费者前往购物中心的充分理由。目前,国内一些大卖场开设的购物中心从严格意义上看只是外围扩大,增加了联租区,引进了更多周边商户而已。“一个购物中心必须有一个大型 超市 、一个大百货店等主力店支撑,同时还要配备餐饮、娱乐、生活服务类项目和专卖店等。”
但问题是, 超市 、百货向购物中心转型的道路并不平坦。近期,大型卖场、知名百货试水购物中心道路坎坷的新闻时有报道。人们不应忘记,英国乐购综合体的水土不服、天虹购物中心的生意清淡。未来随着综合体供给量的不断上升,在经营上缺乏创新的项目也会沦为鸡肋。投资购物中心的主体是谁并不重要, 超市 、百货、地产商、大财团等等都可以,关键还是运营上的竞争。
超市 跨界购物中心,关键是要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高其服务质量。具体来看, 超市 或将在定位、商品结构、自营商品与联营商品方面做相应的调整。当前零售业正处于成本上涨、竞争激烈、盈利下滑的阶段,各商家都在寻求转型以迎合消费者需求,此次转型,也将面临资金、成本、消费者接受程度等方面的风险。
毫无疑问,购物中心提供更加优质、综合化的服务迎合了消费者追求多样化、服务性、高端化的消费需求,零售商家稳健推进购物中心仍有较强的市场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商业地产已经出现过剩的现象,空置率不断提升,大力发展购物中心的零售业者需要警惕,在选址、招商、定位上慎重决策,而且还要注重区域消费者需求的研究与把握。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