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价格——让顾客自动着急
所谓阶梯价格,就是商品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阶梯式的变化。
比如:新品上架第一天按五折销售,第二天6折,第三天7折,第四天8折,第五天9折,第六天原价销售。
这样给顾客造成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越早买越划算,减少买家的犹豫时间,促使他们冲动购物。当然阶梯的方式有很多,店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定。
实际案例:
美国爱德华法宁的商人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自动降价 促销 方案:“销售初期1-5天全价销售,5-10天降价25%,10-15天降价50%,15-20天降价75%”。
这个方案主要针对时节性商品,对于时节性的商品,商家应该及时的予以处理,即使只是收回成本。如果商家不处理那么这些商品就没有任何价值。预期浪费生产成本,还不如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降价加打折——给顾客双重实惠
降价加打折实际上就是对一件商品既降价,又打折,双重实惠叠加。
比如以100元商品为例,如果直接打6折,一件商品就会损失40元的利润。但是如果我们先把100元的商品降价10元,再打8折,那么一件商品损失的利润是28元。但是买家在感觉上还是后者比较爽。
错觉折扣——给顾客不一样的感觉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说法,这是很多人面对各种打折时的常见心理。
所以,千万不要冒然直接打折,这会让他们有低价是以低质为代价的感觉,从而降低他们的购买欲。
解决方案是“错觉打折”。让优惠以隐晦的方式出现,和直接打折相比,错觉打折显得更加有艺术性丶更加吸引顾客的注意。
实际案列:
日本一家便利店在一次活动期间,制定了一个 促销 方针:
凡是在本便利店购物的客户,无论购买什么商品,都可以用一百元购买价值一百三十元的商品。
此广告一出,立刻吸引了很多顾客的注意,他们纷纷涌向该便利店,尽情地挑选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实行“花100元买130”的错觉折价术,不仅让顾客避开了打折处理货的感觉误区,而且也真正起到了 促销 的作用,使得便利店的销售客开始成倍增长。
一刻千金——让顾客蜂拥而至
“一刻千金”的 促销 方案就是让买家在规定的时间内自由抢购商品,并以超低价进行销售。
这个 促销 看似大亏本,但是实际上这一举动给你带来了急剧的人气提升和很多的潜在客户,等顾客吸引过来之后,接下来就是让顾客自愿掏腰包了。
实际案列:
武汉的一家便利店贴出公告:晚上7点至7点10分,这十分钟内所有货品1折。
很多人看到这个营销政策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怕上当,然而第一天便利店兑现了以后,第二天有了人潮般的消费者来到这家超市排队,在此期间人流量达到同时期的5倍,第三天接近10倍流量。该超市当月的销量实现翻5翻。
这里还有一点小技巧,那就是时间段。这个时间段最好有一个提示性的标志,比如,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 。久而久之,人们开始习惯在新闻联播的点儿去抢购,甚至还有一部分人,不由自主的成为这个便利店的宣传者。
超值1元——舍小取大的 促销 策略
超值一元,就是在活动期间,顾客可以花一元钱买到平时几十甚至上百的商品。
从表面上看,这种1元钱的商品确实赚不到钱,但是通过这些商品,店铺吸引了很多的流量,有流量就能刺激新的消费。
实际案例:
在绍兴的一家便利店,由于市场不景气,人流量很少。
有一天老板突发奇想,做了一个决定:将超市里面的35款10多元的商品(成本约为3-6元)分成7组,也就是每组5个商品。一周七天,也就是一天上一组,而这些商品的价格仅为1元。
这些商品都是人们日常常用消耗品,如:牙膏,毛巾等。因为是日用品,每次用到的时候消费者就会产生关联联想到这家商店,带来一定的顾客二次转介绍。
老板定的每日每种商品数量为100件,也就是每天500件商品。而很多人购得了这个超值商品后,就有了一定的购物的感觉和需求。于是也会顺带的买一些其他不打折的商品。
在这个案列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第一、超低价;第二、限量。
临界价格——顾客的视觉错误
所谓临界价格,就是在视觉上和感性认识上让人有第一错觉的那个价格。比如,以100元为界线,那么临界价格可以设置为99.99元或者是99.9元。
实际案例:
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这个 促销 方案。10元变成9.9元,40元变成39元等等。这里要说的是这样一个早期的实际案列。
一家小杂货铺老板在一次记账的时候,老板用计算机计算价格得到的数字是9.9元。老板突然感觉这个价格怎么感觉好像比10元便宜的许多。于是这家店里将原来整价的商品都集体便宜了0.1元至1元。
而后的事情不用多说了,那就是这家第一个吃螃蟹的店获得自己的成功。从一家小店慢慢的做成了一家超市。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运营】明亏暗赚的6大促销绝招,手把手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