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超市的魅力为何这么大?
据尼尔森公司2015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显示,约83%的乡镇/农村地区的消费者认为在网络上能购买到本地买不到或较难买到的商品。对于多数乡镇或农村地区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很难买到那些只在一二线城市大型综合超市以及零售店出售的商品,而电商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商品选择的空间。
另外,快速消费品线上购买行为调查数据也显示,线上消费主要用来替代线下消费的人群占比在东部最高,为35%。同样地,过去三个月经常在线上购买快速消费品(每月2次以上)的人群占比东部仍为最高,为25%。东部地区不仅推动着消费的发展,其消费方式也变得越来越数字化。
由此可见,用户在超市的购物习惯正发生深刻变化,由线下转移到线上的趋势明显,使得网上超市充满想象空间。北京作为独具特殊象征意义与实际意义的一个东部城市,阿里必定有心夺取之,而北京作为京东的大本营,对其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于是,一场关于网上超市的较量在北京开启。
阿里与京东布局网上超市谁更占优?
天猫 超市推出以来相对低调,此次阿里砸10亿来推,并且提出了“快速到家”和“一站式购物”等京东一直在坚持的理念,大有在京东主场打一场漂亮逆袭战的意味。
然而,阿里若想逆袭,还需先克服一下曾经的“顽疾”才行。
一直以来 天猫 主打开放平台,以邀请商家入驻的模式合作,在品控上面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假货风波不断。目前 天猫 主推的 天猫 超市,表面看是与京东自营类似,实际上还是由商家推荐商品,随后自主完成库存管理、商品编辑、商品定价、商品汰换、商品营销等业务作业, 天猫 超市只是把入驻的各商家用 天猫 超市的招牌统一在了一个平台上,其实质还是与 天猫 商城的商家入驻类似。所以,在品控这一环还是让人有些担忧。
而京东对产品的品质把控一直很严格。除了常规的资质审核、产品的不定期筛查以及大数据的监控外,在2014年10月京东还与与第三方质检机构Intertek天祥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一套高效、简洁、透明的企业诚信和质量保证体系,解除消费者网购的后顾之忧。具体到细分品类,京东在今年陆续引入了“美妆正品险”、汽车用品质量保证险,来保障产品品质和消费体验,而随着质量保证险在京东各品类的持续覆盖,京东在业界和消费者心中的正品形象也将更加凸显。
物流方面, 天猫 一直由于物流慢而广受诟病,这次似乎有以 天猫 超市挽回颜面的架势。然而菜鸟物流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全国骨干网络与仓储的建设完成还需要一段时间。虽然能够在北京市场实现次日达,但是,短期内形成全国的服务覆盖肯定是做不到的,再加上菜鸟是需要与快递公司协同来完成的,不可能像自营般统一,服务品质难免参差不齐。
而京东一直在自营物流方面默默耕耘。截至今年6月30日,京东在全国范围内拥有7大物流中心,在44座城市运营了166个大型仓库,拥有4142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覆盖全国范围内的2043个区县。在京东“211限时达”服务的配合下,当日上午11:00前提交的现货订单可以当日送达;夜里11:00前提交的现货订单,次日15:00前送达,有效提升了订单配送速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说到底,像阿里与京东这样的电商巨头,其品牌与产品能力已经毋庸置疑,唯一的差别在模式上。阿里主要是做开放平台,自己不参与商品的采购也不自建物流,虽然已经意识到了物流对于电商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但是短期内无法在全国完全铺开;京东主要做自营,从源头上把控商品品类与品质,并且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让用户买的安全放心的同时,还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自营物流体系,从而在商品品质和送货速度上有口皆碑。
阿里的短板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 天猫 超市在全国推广的节奏和速度。而京东则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打好了稳定的基础,并且随着入股永辉超市,其O2O服务也已经具备了向全国更多城市拓展的能力。现在看来,在网上超市领域,阿里还不足以对京东构成威胁。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天猫PK京东主场 阿里需补齐自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