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店结束营业后, 华堂商场 在京门店数量将仅剩十里堡店、亚运村店、丰台北路店3家卖场和1家位于世茂广场·工三的食品馆。从2014年开始, 华堂商场 接连在京关闭亏损门店,先后关闭了望京店、北苑店、西直门店和右安门店。
没能及时满足顾客需求是上述门店关店的首要原因。在社会发展、顾客需求变化后,华堂的应对速度却较为迟缓。另一个原因是盈利能力较弱,不足以弥补支出,导致亏损。
华堂商场 曾多次反思发展失利的原因。与食品方面受到消费者认可的表现相比, 华堂商场 在衣料、住居方面也进行了不小投入,但这种投入并没有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与变化。
阳光新业是北京华堂入华初期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二者在成都、北京合作开出过多家门店。但目前北京市场中除了十里堡店,西直门店、北苑店都已结束经营。
阳光新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北京华堂业绩下滑主要来自团队与策略两个方面。华堂在中国市场有成都与北京两个团队,如果七八年前北京运营团队及时调整市场策略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进入倒计时?
再失一子, 华堂商场 在京生存岌岌可危。记者从一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 华堂商场 保留的4家门店均未盈利。变革需要供应商配合,但市场的低迷表现也让供应商考虑亏损业务的剥离, 华堂商场 的状况无法给予供应商信心,业绩也因此陷入恶性循环。
快速迎合消费者喜好的改变让 华堂商场 把握住了市场先机,引发了“百货+超市”业态布局的革命。没有与时俱进的变化也是 华堂商场 在京陷入困局的最大原因。
在近两年的供应商大会上, 华堂商场 方面多次反省2008年后 华堂商场 在业绩高点时未能及时做出改变的失误。直到今天, 华堂商场 北京地区还是未能翻越这道业绩分水岭重新进入正增长的经营中。
在世茂广场·工三的华堂食品馆是现有门店中惟一表现较好的业态,但也未进入盈利阶段。该物业现已易主乐视,如果乐视方面重新规划商场,华堂食品馆或许也将出局。
胶着的经营局面与近年不断释放的负面信号,令不断缩小规模的 华堂商场 在北京市场的生存越发逼仄。如果一直未能走出亏损,不排除 华堂商场 未来放弃北京区域的可能。
北京商报记者昨日致电 华堂商场 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但对方并未接听电话。
日资零售的尴尬
今年,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三大外资零售巨头迎来入华20年,尽管近几年它们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均在迎合消费需求积极改变,比如打通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出便利店、重塑架构等。与欧美品牌相比,日资背景的零售企业则相对迟缓。明年将是 华堂商场 入华20年,但未来翻身筹码并未找到。
另一日资品牌永旺发展重心已从大卖场转向商业地产,永旺方面计划2020年在中国开出50家购物中心。尽管与中国市场从地理位置上十分接近,但日资大型零售企业在华发展没有预期顺利。
从目前发展最好的便利店业态上来看,日资便利店7-11主要自己运营的北京、成都市场与以代理模式为主的广州、上海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相对成熟的百货业态方面,在上海,日本高岛屋百货选址在日韩人士较为集中的区域,但经营并不理想。
这家商场也经历过大型调整,加大餐饮、体验业态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而伊势丹百货在沈阳市场苦苦挣扎后最终退出。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亏损店再剥离 华堂商场离京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