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货源批发市场
快消品货源分销平台
 
 
当前位置: 货源批发网 » 新闻 » 连锁便利 » 便利店连锁品牌加速占领北京市场 改变悄悄发生

便利店连锁品牌加速占领北京市场 改变悄悄发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10 06:45:19  来源:电商联盟  作者:乐发网  浏览次数:25

“随着需求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成长,(连锁 便利店 )未来会迎来大幅度增长”
  在北京银科大厦上班的左静,最近午餐有了新选择。楼下一层新开了家便利蜂 便利店 。盒饭等鲜食种类不少,二层还有可供休息的餐饮区,进口商品比较多,有她爱喝的乐纯酸奶,甚至还有海淘商品柜。“我以前中午吃饭只能去附近餐馆,现在多了 便利店 的选择,节省时间,价格也不贵。”她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最常吃的午餐是寿司,一盒单价约16元人民币。
  加速占领北京的 便利店 们
  首家便利蜂 便利店 于2017年情人节正式开业,现有五家门店均开于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附近。创始人是曾任7-Eleven北京大区经理、2015年创办邻家 便利店 的王紫。邻家也是一家新兴品牌,成立不到两年,现在北京共有近80家门店。
便利蜂背后的投资人是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2015年,携程和去哪儿合并后,他离职创建斑马资本。2016年12月,王紫从邻家离职,加入斑马资本独资创立的生活家(中国)实业公司,成立便利蜂。
  2015年王紫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指出:
  “一个业态有其发展阶段,连锁 便利店 业态起步比较晚,模式还是很先进。随着需求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成长,未来会迎来大幅度增长。”
  便利蜂不是个案。为抵御电商侵蚀,应对经济下行,传统零售商也朝 便利店 转型。2017年3月,继2005年持有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地区7-Eleven的运营方)25%股权后,王府井百货集团与河南 便利店 品牌爱便利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在北京地区发展“社区 便利店 ”项目,通过加盟的方式,将街边夫妻小店转为品牌连锁 便利店 ,计划未来三年实现加盟连锁店不低于3000家,直营店不低于1000家。
 外资 便利店 品牌同样加快布局北京市场。
2014年进入北京市场的日系品牌全家FamilyMart,目前在北京有20多家分店,2017年正式开放加盟,将在北京地区快速发展;
  家乐福旗下 便利店 品牌“Easy家乐福”2014年底在上海开业,也计划2017年进军北京;
  2016年11月,在日本的规模仅次于7-Eleven的日系 便利店 品牌——罗森也在北京开放加盟,罗森目前在北京拥有48家店铺,少于7-Eleven的200多家,计划近两年提升 便利店 的密度,产生规模效应。
  “随着近年消费升级,年轻人更加接受 便利店 的消费模式,北京城发展地区越来越大,都市人的消费时间越来越少,加上城市交通的拥堵,家门口的 便利店 越来越受青睐。”家乐福 便利店 项目负责人杜立伟对《商业周刊/中文版》表示。
  “ 便利店 是一个朝阳产业。上海地区 便利店 的增长目前处于停滞状态,更多是相互间的蚕食。相比起来,北京还是一片蓝海市场。”
  罗森中国区总经理张晟这样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即便在资本不断涌入的情况下,北京 便利店 的市场空间仍然很大。”全家公关负责人纪惠淋也很看好。北京市商务委委员赵卫东在2017年3月对《北京商报》表示,北京正在调整商业结构,社区商业尤其是 便利店 的发展迎来了最好的时机。
  消费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 便利店 行业的发展。“十年前, 便利店 开始在中国大力发展,当时3岁的消费者,现已习惯了明朗、干净、明码标价、良好服务体验的 便利店 。”纪惠淋观察,消费习惯在逐渐培养、消费结构也在不断改变,虽然某些区域还处于培养阶段,但未来势必迎来巨大的发展。
  整体来看, 便利店 是实体零售店少数还在增长的业别。根据尼尔森的研究,2015至2016年的中国市场, 便利店 的渗透率从32%上升至38%。2015年,连锁 便利店 这一渠道对快速消费品销售额增长的贡献达到约9%。
  这样的趋势在大多数快消品品类中均有所呈现。在 便利店 渠道,家用清洁产品的销量增长高达11%,但在大卖场渠道却降低了4%;食品、方便面在 便利店 中销量增长超过6%,但在大卖场中的销售额下降了近12%。“小型渠道会变得更加重要。”尼尔森预计,2016年 便利店 渠道的增长将达到9.8个百分点。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 便利店 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咨询研究报告》称,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仍会处于较快平稳发展态势, 便利店 的发展也将进入黄金时期, 便利店 将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业态之一。
  个别城巿来看,相较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巿,北京 便利店 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中国城市 便利店 指数的报告显示,2014年平均每2975个上海人拥有一家 便利店 ,2015年为3466;北京2014年为2.07万,2015年则为7185。“上海数字下滑,在于 便利店 租约到期或盈利不好,因而关店数目增加。”这份报告如是分析。
  但是,拓展北京 便利店 巿场并不如想象中容易。长期以来,不仅零售业内的人讨论,日常生活中迫切需要 便利店 的都市青年也在网络社区知乎上猜测缘由:北京只能做“三个半”生意——
  冬季严寒,人们多宅在家里, 便利店 只能做半年生意;
  北京马路宽且有隔离带,不能像在南方城市一样随意横穿马路,只能坐半条路的生意;
  北方人没有夜生活的消费习惯,只能做半天的生意,而在南方城市,晚上是 便利店 的一个消费高峰期。
  改变悄悄发生
  此刻,这些曾经限制北京 便利店 市场发展的因素正在改变。赵卫东观察,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上班族们下班越来越晚,他们对 便利店 的需求正在增强。北京拥挤的交通曾经是一个阻碍 便利店 发展的问题,但随着共享单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供应,消费者到达 便利店 的阻碍减少,一家店覆盖的市场范围更广了。
  近年来,北京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逐渐清晰,消费环境正在快速转变。“现在人们都搬往四环外五环外,当地人们肯定需要大量的 便利店 ,而且建筑都是新建,符合需求的店铺更加好找,像望京、亦庄这些地区,商业和住宅结合,都是发展 便利店 的肥沃土壤。”全时 便利店 总经理杨波分析。
  全时创于2010年,在北京拥有300多家门店。2017年2月,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马振凯根据R语言网络爬虫,比较北京和上海 便利店 分布的数据发现,北京 便利店 大多都集中在以工体为中心的东三环地区,西边和南边稀疏很多,五环外则是更少。
政府的政策也在松绑:
  2016年,市商务委联合多部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显示,“十三五”末期,北京的连锁 便利店 门店总数将比“十二五”末期翻一番,达到2200个以上;
  同时,《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试行)》中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餐饮服务许可证两证合一试行一年后,北京市食药监局根据实际情况,针对 便利店 做出单独规定,将 便利店 由生变熟的食品经营情况按照散装食品(含熟食)进行管理,放宽了审批条件。
  北京 便利店 巿场虽然成长空间大,“但可以预见的是,竞争将会异常激烈,如何做到差异化以寻求突破,才是打开北京 便利店 市场的突破之道。”杜立伟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 Easy家乐福更像是“便利超市”,因为门店的平均面积为200至300平方米,大约是一般 便利店 的3倍;提供的商品约4000至5000种,远超过一般的 便利店 。
  各家策略不同。在 便利店 最重要的选址上,7-Eleven、罗森、全时和便利蜂都集中在商业区;家乐福、好邻居则主要在社区周边布点。“我们是低客流低成本,7-Eleven是高成本高客流,而且7-Eleven店内的鲜食比例较大,迎合上班族们的午餐需求。” 好邻居总经理陶冶表示,对好邻居来说,目前的首要目标是先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店面网络。
2014年才进入北京市场的全家着力在打造形象,根据不同的消费环境,为门店划分四种商圈类型:社区、办公、商业、特殊通路(包括地铁、机场、高铁站、学校、医院等)。
  相对外资品牌,本土品牌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接地气,反应更快。“全时是国内 便利店 中较早上线移动支付和开放外卖平台的,现在我们的鲜食也逐渐在往健康方向引导,因为消费者在健康有机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杨波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为迎合北方人口味,全时2016年率先推出了菜团子、红枣方糕、蒸饺等点心,引发了其他 便利店 的效仿。
  罗森也把功夫投入到了食品上,店内的自有品牌,从市场调研到产品设计到价格都由罗森主导进行。同时根据各地的差异性来设计商品,拥有较大的商品自由度。张晟自信地说:
  “2012年我们强化便当品类,2013年是甜品,2014年是烘焙,2015年是新推出的拉面产品,2016年是串烧坊,取得一定规模之后,商品的特色就是 便利店 的核心竞争力。”
  在店内空间的设计上,罗森也因地制宜。以 便利店 内设置座位区为例,“至少在北京,这是充分但不必要的市场需求,没有座位对消费者的影响没有那么大。”张晟分析,罗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增加餐饮区,但不会为了设置座位而去增加租金成本负担和维护成本。
  为了提升店内销售面积,是增加餐饮面积还是增加货架——这个问题在每个城市,甚至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答案都不同。在上海,由于标准超市更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增加餐饮区可能更好,而在北京,目前答案是增加货架。
  便利蜂因为投资方来自互联网界,特别注重互联网+。人们进到店内,店员在结账时会主动提醒消费者下载其App。App支持会员支付、自助购物、预订自提、配送到家等功能。
  七八年前,传统零售业内并不看好的电商,在资本的支持下,如今已经成为零售渠道里重要的力量之一。“从乐观角度来看, 便利店 也是这样,资本支持加上不断学习和成长,互联网新兴品牌也能成为一支重要力量,但代价可能比想象高很多。”陶冶说。一方面是对社会趋势的把握和整合市场资源的能力,其次就是团队本身的创造力,这些都是决定最终结果的因素。
“零售从来都不是先想好再去创造出来,而是自然发展的过程,随着消费者和企业共同成长,以及消费环境的成熟,虽然这些都需要时间,但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陶冶总结道。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宝平台规则

本文来源: 便利店连锁品牌加速占领北京市场 改变悄悄发生

分享与收藏:  新闻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更多..资源下载
连锁便利图文
北京便利店市场现“七国割据”
连锁便利新闻推荐
连锁便利点击排行
 
手机版 手机扫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