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衍生问题,如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都是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张而衍生出来的。
二是体能问题,如自有资本占比很低,规模较小,地区分割,智力型优势比较薄弱,资源型优势占主导,行业平均智慧不高等。
三是技术问题,如店铺拓展、商品经营、IT、物流、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有一系列技术与操作问题。我国 零售 在最近20年中虽然已经接触到国际化、信息化、资本化运作的技术,但从整体来说,还没有入门。
我对上述三类问题解决办法的思考如下:
第一类问题是在发展中造成的,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或者通过收缩来解决,那是消极的解决方法,但对于前30年中发展过快的企业来说,“先快后慢,先跃进后弥补”则是上策。因此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所采取的办法。另一些企业则是在危机的环境中激流勇进,加快了发展速度,如有报道称,屈臣氏在内地2009年计划开店120家,比去年增长约40%。实际上,屈臣氏在内地基本上还没有同类竞争对手。先慢后快,按既定的战略发展,这实际上是所有外资 零售 企业的基本成长模式。这与本地 零售 业的成长模型正好相反。
第二类问题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体制与机制上的问题是先天性的,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打破旧体制来解决。 零售 根本不需要国有企业。我国 零售 经过了两轮变革,第一轮是在传统 零售 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内资 零售 ,在与外资的小型 零售 业态竞争中获得新的发展。现存的规模型公司基本上分两类,一类是由传统国有企业发展而来,另一类是完全私人投资过或多元主体的新办企业。前一类在发展中也基本实现了产权的多元化改造。如果 零售 再坚持走国有企业的老路,只有从低效率走向死亡。第二轮是外资大型卖场的进入,我国 零售 进入了多业态发展的新阶段。如今自身明知存在问题,却难以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所以,我国 零售 要进一步发展,必然要经历第三轮变革,主要应该依靠资本的力量来实现变革。近期策略以掌握现金为主导,中期策略以组织变革为主导,长期策略以调整企业当家人为主导。企业不同,调整的重点也不一样,应该慎重选择变革重点。
第三类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第二类问题的解决程度。组织问题解决好了,才有可能在技术上有突破。2009年将会是“ 零售 效率化进程”的一个新开端,需要更快捷、更细化的IT系统以及数据管理的支撑,这是 零售 发展的唯一方向。为了提升 零售 的技术含量,扩大 零售 的智力型优势,最关键的是总监级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另一方面,以百货公司为代表的现代 零售 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虽然经历了一次次“革命”,但未来30年的 零售 变革也许将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变革,现代 零售 在能量累积了150多年以后,在信息技术与生存环境变革的条件下,将有可能实现“突变”,涉及所有 零售 行业以及消费与生活模式。所以,如果固步自封,坐井观天,就很难避免被市场淘汰。
总之,我国 零售 业将呈现出3个发展趋势:
1、 零售 规制:从“管制”转向“维护”。以1993年取消粮票为标志,我国流通领域的计划控制方式逐渐淡化,流通规制部门的“权力”看起来越来越小,但实际上,规制部门始终在寻找各种可行的方式来维护部门权威,“卡人、卡事、卡企业”显示权威而获取不当得利成了某些管理机关的潜规则。只要存在这种潜规则,企业就难以顺利发展,消费者的权益就难以获得真正的保障。
2、 零售 技术:从“技术”转向“道义”。术是方法、是技巧,道是方向、是根本。最高境界则是“大道无术”。所谓“大道”是指将道与术融为一体,是随心所欲、变而通之的境界。像经营企业,开始的时候是经济学,后来是经济政治学,再后来是政治经济学,到最后如果变成了政治学,那企业就完蛋。因为企业是一个必须按照经济原则来经营管理的独立体;像老板,开始的时候只管做生意,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就要既做生意又做人,到最后是只做人不做生意。因为这个时候的企业已经不是老板一个人的企业,需要进入“老板在与不在一个样”的“无我”境界。问题在于,现在的 零售 存在不少“邪术”,至少是不那么“光彩”的“经营术”。例如,卖肉的柜台用红灯;放在货架最前面最右边的商品最接近保质期;商场自动扶梯每下一层楼就要转一个大圈;超市购物先要上三楼;商场内的强制广告与噪音等等。这样的“术”应该以法律来规制,商业技术应该在道义规制下有限制地运用。
3、 零售 成长:从“水泥”转向“鼠标”。“在线 零售 ”到底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现在还难以下断论。但其发展潜力是无限的。据报道,2008年上海每新增5个就业岗位,其中一个就是网络店主。 零售 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其特殊之处主要有3点:第一,销售额对净利润的影响非常大,小幅的销售下降都将导致净利润大幅度下降。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 零售 企业敢说可以不关注销售额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面临危机要把减价促销保销售作为基本策略的原因所在。保销售也是为了保现金流量,这正如巴菲特所说,我们除了相信上帝就相信现金。第二, 零售 业只有在变化中求发展。 零售 的变化主要在两头,一头是迎合顾客,另一头是控制成本。150多年来, 零售 一直没有找到适当的办法来突破这两个变化。由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 零售 终于看到了希望。如果不做“在线 零售 ”,传统 零售 的路子恐怕会越走越窄。
最后一点值得关注的情况是,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实现“产品定制”,让顾客参与产品设计,实现真正的个性化营销。台湾的出版业很发达,但很多图书的单本发行量却不多,甚至只有几百本发行量也出版,并且可以盈利。为什么?两个原因:一是出版发行的环节比内地少,这样就降低了出版陈本;二是印刷技术的改进。实际上,这两点也真是我国 零售 业的发展潜力所在。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中国零售:从问题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