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 残损 商品不可避免,但处理不好会留下很多问题与隐患。此文是华润苏果分享的 残损 商品的处理方法,一起交流学习。
超市的 残损 商品,是指商品在流转过程发生的破损,短缺质次,超保持期而不能正常销售的商品。
商品销售量大, 残损 商品也随之增多。 残损 商品的管理好坏,影响商场的费用及利润,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商场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尺度。
残损 商品的范围
1、按种类分有:
商品破损、短缺、质次、标识不全、变质、计量不足、假冒伪劣、“三无”商品、超保质期、不能食用等。
2、按流转环节分有:
进卖场前(包括采购部下订单、配送中心、卖场内仓)和进卖场后(上架前和上架后)两部分。
3、按 残损 程度分:
可以退换和不可以退换,可以降价销售和不可以降价销售。
残损 商品管理职责
按商品流转环节, 残损 商品发生在哪道流转环节,就由那个部门(包括采购部、配送中心、卖场)负责管理。
1、采购部负责处理:
质次、假冒、伪劣、“三无”商品;
进配送中心三天内发现的破损、短缺、变质、超保质期、临近保质期商品。
对上述两种商品负责退调、削价、报废处理,并承担经济损失责任。
2、配送中心负责处理:
商品送至卖场,验收时发现的 残损 、短缺、质次商品;
储存过程中发现的 残损 和临界保质期商品;
商品送至卖场内仓后三天之内发现质次、超报警线的商品。
对以上三种商品负责退调和报损,并承担经济损失责任。
3、卖场店面部门负责解决:
直送商品流转过程中的 残损 商品;
上架后的破损、短缺商品;
上架前后,超保质期和变质商品;
上架前后人为造成的破损和无使用价值商品;
商品售后发现的变质或不能食用、不能使用商品。
对以上五种商品负责退调、削价、报废处理,并承担经济损失责任。
残损 商品处理原则
1、包装 残损 仍可食用或有使用价值的商品,经管理后可以上架销售的,应立即整理封口,继续上架销售,减少商品损耗。
2、凡因质次、假冒伪劣、“三无”商品,供货商运输造成破损、短缺和低于临界保质天数的商品,均应办理退调。
3、可以向供货商退换的损残商品,由配送中心或卖场及时分类装箱,由专门人员负责办理退换。
4、对不能退换的损残商品,根据规定的权限,分别作削价或报废处理。
严格执行 残损 商品的审核、申报、处理程序,并适当使用处理权限,避免在处理 残损 商品时给公司造成二次损失。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超市残损商品处理方案!你认为这家超市的做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