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价太高,可能失去了潜在客户
2、定价太低,损失了自身的利润
连锁便利店如何调整各门店的 商品 零售价,才能达到增加该门店的收益呢?这是一个缜密而复杂的工作,不单是运用价格占领市场,还要用好价格策略提高盈利水平,提升竞争优势。我们身边的零售商无不应用其定价策略的各种方法,完成各自占领市场、提升竞争力、保持稳定发展的目的。
定价策略一般都依据哪些来做呢?通过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有以下几点方法:
一、依据需求价格弹性定价
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的比率,衡量价格变化对销售量影响的最直接指标。
当比率大于1时,叫需求富有弹性(高弹性)如:康师傅冰红茶,可以通过降低价格、可以提升销售量,达到薄利多销提升营业额;不能提升价格,否则会降低销售量。那么当比率大于0小于1时,需求缺乏弹性(低弹性)如:一些用品,可以采用提高价格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二、依据价值导向定价
产品自身的价值是定价的关键因素。顾客对产品的价值认知(即心里价),愿意为此付出的最高价格。6元的红牛,如果卖5.5元/支,顾客会很容易接受,顾客的认知就是6元/支,所以这些 商品 如果定价5.5元/支的话,需要通过增加销售量来提升毛利的损失利润。如果达不到增加相关的利润的话,建议选择其他 商品 。
三、依据价格分割定价
这种定价其实是一项心里策略。让顾客感觉实惠、便宜、方便并愿意购买。举个例子,前两天我去“农家绿园”买东西,在我买鸡蛋的时候,货架上有两种包装,都是土鸡蛋分别是:散装(8.8元/斤)和包装好的一盒(19元/8个),最终买的是包装好的,其实一个也就2斤差不多。这就是用较小的单位来报价。
四、使用模糊价格定价
通过组合 商品 ,巧妙的将组合后的 商品 价格,让顾客觉得很便宜、实惠,从而产生购买欲望。例如:将畅销的 商品 和高利润的 商品 组合销售,影藏低价产品的背后。
五、服务差别化定价
通过附加的服务项目,增加零售价格,进而提升销售和销售利润。
那么同样的是这些方法,便利店门店如何运用以上的定价策略进行实践的,真的能有效果吗?带着这些疑问,通过一直真实的数据,给大家分享实际门店应用案例。
案例:
某天福门店新开已经快两个月过去,销售还可以但是整体 商品 毛利偏低,开业至今也针对一些 商品 进行过调整,但效果根本不明显。于是找到我,让我出出主意,希望不做增加成本操作的前提下,能够提升门店整体毛利。脑海里第一想到的就是提高 商品 价格,到底如何调整?调哪些 商品 ?使用什么样的策略呢?
经过调取门店的最近的销售数据,以及现场调研,对该店的 商品 进行了调整,并分阶段进行,同时加入一些促销组合推进。那么其中类别 商品 运用的价格定价策略就是“需求价格弹性分类定价”,将 商品 进行了分类,并对其中一些品类价格进行了调整,调整前后的数据对比如下图:
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1、通过提高该类别 商品 零售价对顾客需求量的影响很小;
2、采用提高该类别 商品 零售价增加了销售,季度环比提升38.94%;
3、毛利额提升了将近一倍,达到了91.11%;
4、门店调整后销售量没减但是毛利率提升了,并平稳上升;
5、如果提升该类别 商品 的零售价,门店将损失500元/季度。
没有做这种调整的同类门店,该品类毛利率还是停留在23%-25%,个别达到了28%。所以如果不去调整这些类别的 商品 价格话,门店其实是白白损失了自己的利润。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实操案例】想多盈利?这几个商品定价策略要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