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快递大佬 顺丰 一手打造的电商平台 顺丰 优选在历任掌舵人眼中却成了一块烫手山芋。不到一年时间, 顺丰 优选再度传出换帅风波。昨日有消息称, 顺丰 优选原总裁连志军已经离职,并将出任日日顺微商CEO。这已是 顺丰 优选成立四年以来更换的第四位掌舵人。
分析认为,虽然手握物流优势,但 顺丰 优选却难解供应链难题。此外,在 顺丰 集团内, 顺丰 优选的棋子角色也受到过多集团战略决策的影响而牵制发展。
第四任主帅离职
快递业务起家的 顺丰 速运一手打造的电商平台 顺丰 优选频遭换帅尴尬。刚刚任职不到一年,连志军即宣告离职。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连志军离职一事最早由他新入职单位日日顺微商平台方面透露。根据公开消息,离开 顺丰 优选后,连志军将出任日日顺微商平台CEO一职,负责日日顺乐家相关业务。
顺丰 优选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确认了上述离职消息,不过并未透露离职的具体原因,及后续接任者。有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连志军最早于去年底已提出离职意向,离职后, 顺丰 优选业务暂由 顺丰 商业事业群高层直接负责。
自2012年5月上线以来, 顺丰 优选换帅不断。2012年10月,上任仅5个月的刘淼突然宣布离职,随后, 顺丰 集团任命集团副总裁、航空公司董事长李东起接替刘淼,兼任旗下电商平台 顺丰 优选总裁。2013年,凡客旗下V+商城项目历任COO、总裁的崔晓琦宣布加入 顺丰 优选,并出任CEO,李东起仍在集团层面供职。不过,2015年5月,崔晓琦选择离职,并加入联想“佳沃市集”,连志军随即接任。
不差钱差人?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顺丰 优选并未像当初的 顺丰 速运那样高速增长。有不愿具名的业内知情人士表示,不差钱的 顺丰 优选一直差人,“管理团队没有能力解决供应链问题”。
最初成立的 顺丰 优选以优质安全的美食网购商城为定位,成为国内较早一批上线的生鲜电商。当时有多方解读称,手握物流及客户信息资源的 顺丰 逆向做高门槛的生鲜电商业务具有天然优势。
不过,在上述知情人士看来, 顺丰 优选的物流优势并非生鲜电商经营中的决定因素,“物流业务可花钱通过第三方解决,而生鲜电商经营的根基是供应链, 顺丰 优选缺乏既懂生鲜又懂电商的团队”。
相关资料显示,第一任CEO刘淼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1997年进入国家机关,并在管理部门任职长达14年之久。李东起自2007年加入 顺丰 后,一直负责 顺丰 航空相关业务。崔晓琦加入 顺丰 优选前曾在亚马逊、凡客等电商平台工作。而最新一任总裁连志军此前先后供职于北京物美、京东。此外,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 顺丰 优选管理团队也更多来自于传统商超体系。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供应链问题是 顺丰 优选长期以来面临的困境,“这些管理层人员在解决高速流转的生鲜供应链时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同时经营生鲜电商要结合农业和营销,需要专业及经验”。
集团战略波及
不得不承认,背靠 顺丰 集团的 顺丰 优选享有资源优势同时也承担了更多集团战略层面的责任。北商研究院分析认为, 顺丰 集团在商业领域的战略布局也给 顺丰 优选的行动带来巨大牵制。
近两年, 顺丰 优选身处多事之秋。此前,有媒体报道称, 顺丰 正在裁减人员, 顺丰 优选也是涉及的业务之一。对此, 顺丰 优选相关负责人昨日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上述消息并不属实。
其实,本身都未能取得行业领先地位的 顺丰 优选还担负着集团另一商业项目困难户——“嘿客”的融合任务。上述 顺丰 优选负责人表示,目前 顺丰 优选正在集团的领导下进行战略调整,未来将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去年5月,多方试水的 顺丰 商业开始资源整合。
顺丰 优选与嘿客商城合并, 顺丰 优选也由一个垂直生鲜电商平台转变成一个综合类电商平台,品类增强了3C、百货等。此外, 顺丰 优选也曾仓促上线海淘等业务以及开放平台,不过都未能取得理想效果。
同时,嘿客也开始向“ 顺丰 家”升级。北京商报记者日前走访北京市多家嘿客店发现,原本不售卖实物商品的嘿客已经转变商业模式,开始向社区居民推售洗衣液等日用品,推出更多地方化产品。
上述 顺丰 优选负责人表示,在新战略下, 顺丰 优选未来将定位中高端,商品将与嘿客区别开来,进口品类商品比例将加大。北商研究院分析认为,在 顺丰 集团的扶持下, 顺丰 优选与嘿客有着足够的资本本钱折腾,但在市场高速发展下,珍惜时间成本对 顺丰 商业而言也至关重要。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四度换帅折射顺丰商业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