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本身有规范作用,但同时也是一个标准店、示范店的引导,还将成为未来政府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的有效依据。
示范标准出炉
为进一步提高行业规范化水平,北京市商务委汇总编制了生活性服务业行业标准、规范宣贯材料,旨在宣传推广生活性服务业现行有效的行业标准、规范。
生活性服务业行业标准、规范涉及蔬菜零售、餐饮(早餐)、 便利店 (超市)、家政服务、洗染、沐浴、美容美发、摄影、家电维修、再生资源回收、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等11个行业或业态。
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连锁 便利店 行业规范(试行)》中看到,《规范》规定了 便利店 的基本特性、经营项目、服务内容;针对 便利店 的标准店、示范店等制定了相应配置指标。并从 便利店 的经营模式、企业性质、经营区域、消费客群、运营时间、运营指标六个方面制定了分类准则。
该《规范》相当详细,特别是在标准 便利店 的设备规范、商品配置等方面有详细的建议。其中,从城市功能、地理位置等因素考虑,根据“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城六区、平原、山区概念,将北京市 便利店 划分为城六区 便利店 、平原 便利店 和山区 便利店 三类;从SKU、面积、营业收入等方面又将 便利店 划分为A类 便利店 、B类 便利店 、C类 便利店 ,A类 便利店 面积在100-300平方米,SKU 1000-2000个,日均销售额在1.5万元以上。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方面表示,新规主要是对北京 便利店 业态起到示范作用,北京将建立一批标准店和示范店,并将加大对 便利店 的资金补贴和政策松绑,方便 便利店 搭载更多服务功能。
引导社区商业
社区商业虽为热点,但未有成熟的发展模板,政策引导应运而生。
早在2014年,北京市就曾提出让一些商场、超市、购物中心搭载7项服务的便民功能,成为“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在昨日公布的《规范》中,规定了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的具体设置与功能要求。
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即购物、餐饮、生活基本服务(美容美发、家政、洗衣、再生资源回收)和延伸性功能,即休闲娱乐、教育培训。其中基本功能中包含菜市场(店)、生鲜超市、综合超市、社区超市、 便利店 、药店、早餐店等必备型业态以及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应设置的购物、餐饮等基础社区商业服务业态。
北京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北京市累计建成28家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基本涵盖餐饮、生鲜便利、家政、修理、洗染、美容美发、代收代缴等7种便民服务业态,同时还具备预约服务、上门配送等拓展服务功能。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社区生活服务业发展部主任王洪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全国范围内,社区商业都是一个热点,但现在并没有哪个城市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关于社区的概念各地理解也都不同,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参考,大家都在摸索未来的方向,“北京市商务委方面是希望通过规范来带动主体单位,扶持主体单位尝试满足社区消费者需求的组合业态,而不是单纯的购物中心或者超市、 便利店 等,未来也将依据规范对社区商业企业有相关的政策支持”。
据了解,该行业规范出台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和改造升级的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可参照此规范配置。
改善发展软环境
北京市商务委副主任申金升不久前在2016北京商业高峰论坛上曾表示,社区商业的企业形态和业态比较多,在发展的软环境特别是标准化方面还有差距。一定意义上,规范化程度和标准化程度不够或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商业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合理扩张。
分析认为,此次双《规范》对 便利店 和社区商业便民综合体的科学分类和要求,有利于下一步继续通过《规范》的实现对生活性服务业的有序化管理。双《规范》出台不仅是对全市 便利店 和社区商业便民综合体进行的广泛而及时的基础性指导,也是对未来相关标准的统领和协调。
记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北京便民服务业态的连锁化率在逐年提高。蔬菜零售、 便利店 、早餐、洗染、美容美发、家政服务、末端物流配送和再生资源回收等8项基本便民服务网点连锁化率由2015年底的24.3%提高到2016年10月底的29.4%,提高了5.1个百分点。
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六个城区8项基本便民服务网点连锁化率由2015年底的29.3%提高到2016年10月底的34.8%,提高了5.5个百分点。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北京市连锁便利店行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