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商品”褒贬不一
在张店区共青团路某大型 超市 的“临期商品”货架上记者看到,这些“临期商品”以进口食品、调制饮品和洗化用品为主。记者发现购买此类商品的大多是中老年人。
“你看,这种洗衣液保质期有3年,现在还有半年左右的使用期,而且原价60多元现在只卖40元,便宜了20多元。”正在“临期商品”货架选购某品牌洗衣液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这类生活必需品几个月就可以用完,买这种“临期商品”很划算。
相比生活必需品,入口的“临期食品”鲜有问津。市民孙先生称,他并不会选择买这类商品,“本身包装陈旧,像饼干这类的还都碎了,外观和品质都很难保证,所以不会购买。”
“临期商品”货架不见踪影摇身变成促销品
昨日记者走访发现,在张店区华光路一家大型 超市 里,竟然没有“临期商品”货架。导购员表示该类货架已经撤销。偌大的 超市 所有的商品都能够及时销售吗?没有销售的“临期商品”又去了哪里?随后记者调查发现,原来,这家 超市 已经将“临期商品”当成促销品或赠品一起销售。
在该 超市 的牛奶制品专柜前记者看到,不同品牌的导购员正在以“买一赠一”、“第二件半价”等方式进行促销。记者发现,奶制品的保质期一般是21天,进行促销的产品最后保质期都不超过10天,有的甚至仅剩一周。面对记者的疑问,导购员坦言:“不是快过期,怎么会对折销售。”导购员表示,因为价格比正常时候便宜不少,得到了很多市民的认可,这是一种最有效的促销方式,也是行业里的惯例。
“临期商品”有惊喜也有陷阱
的确,许多“临期商品”给市民带来了价格上的实惠,据一位 超市 导购员透露,有些市民为了省钱,专找特价专柜买商品。“‘临期商品’降价销售,有时候比正价时还好卖。”
然而,在“临期商品”给市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会存在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类似捆绑销售“临期商品”的促销方式容易使一部分市民误以为价格便宜,在未细看每样食品保质期的情况下,就会随手拿起商品付款走人。一些商家在做活动时,也会将“临期商品”当赠品送给消费者。市民一旦购买后没有及时享用,就会变成过期食品。因此,市民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注意保质期。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来源: 各大超市促销 “捆绑销售”成“临期商品”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