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货源批发市场
快消品货源分销平台
 
 
当前位置: 货源批发网 » 新闻 » 零售动态 » 物美集团参股消费金融 欲为2亿人群提供贷款

物美集团参股消费金融 欲为2亿人群提供贷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24 07:08:08  来源:电商联盟  作者:乐发网  浏览次数:23

  继京东、苏宁之后,北方零售霸主 物美 控股也将涉足消费金融这块肥沃的土地。然而与前者不同的是, 物美 这次的动作更为平台化思维,是与多方联合,以合资公司股东的角色出现。

  2014年12月31日,中国首家线上线下结合消费金融公司——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由重庆百货、北京秭润、重庆银行、阳光保险、浙江小商品城、 物美 控股六家股东组成,涵盖银行、保险和批发零售业并有四家上市公司的股东构成。而这家消费金融公司的牵头人的身份也十分传奇,为前任京东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赵国庆,带着京东的互联网经验及互联网金融的成功基因,赵国庆此次显然想下一盘很大的棋。

  据赵国庆介绍,这些跨界豪华的股东结构,为公司提供了资金、用户、数据和品牌的保障,也为公司塑造了独特的优势,线上线下结合,地域覆盖全国,跨界数据分享。按照他的谋划,马上消费在未来7年内的贷款余额将超过1000亿,未来几年,马上消费金融将覆盖到2亿的人群。

  2015新年第一天,也是其刚刚拿到消费金融牌照的第二天,在深圳大梅沙喜来登酒店明媚的午后阳光里,《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赵国庆,这位重新创业,在电商领域呼风唤雨的人物对于他为何要联手多个区域零售巨头,以及未来的发展设想,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联手掘金

  在传统零售业进入慢增长期,为了提升利润,零售巨头也正在寻找突破点,而消费金融对于 物美 来说也不失为一道良方。

  单以先入者京东为例,凭借金融业务,京东的毛利和净利都获得了明显增厚。根据网易科技的整理的数据,2013年前三季度京东盈利6000万,主要得益于2.22亿的利息收入及1.64亿的其他收入(政府补贴等)。以京东披露的1月份10亿的放贷额计算,每个月按10亿规模增长,预计2014年底,京东放贷额度可能达到100亿。假设2014年底,京东有5亿以上小额贷款资本金(担保资本金相当),以20%平均年化利率计算,大约可以增厚净利1亿元,预计将对净利润和毛利率有明显增厚。

  而拥有1000万会员,650多间门店的 物美 控股涉身这一领域,料想也会收益颇丰。据赵国庆介绍,股东的收益则在依据股权的价值的基础上,根据公司业务,按照多劳多得和价值创造,进行分配。例如, 物美 共享了数据资源,承担风控,销售的职责,每一个职责都将根据分享机制获得利益。

  “之所以联手 物美 控股、重庆百货、浙江小商品城,主要也是基于其零售商的身份。”赵国庆告诉记者,当初选择股东时,有4个标准,首先是要有用户,因为消费金融都要是有场景的,而零售商都有用户;其次要有数据,要据此对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推荐金融产品;同时也需要有资金,公司会吸收股东存款;在满足上述条件后,股东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而 物美 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零售商,同时在华东、西部都有自己的网点。而重庆百货位于西南地区,在云南、重庆地区是最大的零售企业,而浙江小商品城则位于东南部,从区位分布上,这几家零售企业既能够相互补充,覆盖全国,又不会产生业务交叉和冲突。

  对于赵国庆来说,零售商的最大优势是海量的数据,这些商超的数据可以用于客户推荐,精准营销,以及消费行为的分析,再根据顾客购买频率、购买次数,及征信的情况,向顾客推荐消费金融产品。例如,若按照每个月的购买频率来看,每周关顾两次 物美 超市,每次够买超过300元的顾客属于高频,消费水平较高者。系统会自动向他推荐高于300元的商品,并且为其提供分期贷款,在申请贷款成功后,自此该顾客来超市,可以不用付钱,直接分期付款;而对于那些每次光顾频次多,客单价却较低的顾客,可以分析其是否在意资金的分配,并根据其征信情况向他推荐分期贷款,使这类顾客每次可以多消费一些。赵国庆表示,将会按照金额维度、购买频率,以及品类维度,这三类数据支撑对顾客消费行为的判断,进行精准营销。

  可以设想,未来当顾客在 物美 结账时,用马上消费的APP一扫描,就能自动做分期贷款,顾客不用结账,就可以走了。而通过对顾客的精准营销,零售商和消费金融公司相互也结成了产品联盟,彼此之间账户打通。以金融产品服务有形的产品,促进有形产品的销售。再由有形产品的销售来带动无形产品的增长,相互增益。

  欲超越信用卡用户量

  “也许某一天,在华为的某款热销机型销售中,会出现我们的分期金融产品推荐。”赵国庆设想。

  实际上,马上消费金融公司瞄准的不仅仅是其股东旗下的会员人群,而是更为广阔的市场。

  相比较而言,苏宁、京东等已经涉足金融业务的零售商,其业务范围主要瞄准在自身的体系内。而赵国庆的视野是面对全社会,未来不仅仅会通过其股东之一,北京秭润与京东、小米、乐视进行渠道的合作,同时还会自建渠道,根据自身需求推出更多循环现金贷的产品,如留学类、装修类、信用卡征信类等众多产品线。

  “我们的计划是在2015年做到30亿元的贷款余额,2016年达到100亿,而预计到2017年实现1000亿。国内至少有7-8亿人有消费金融的需求,我们起码要覆盖到2亿用户。”赵国庆看上去很平静,而实际上,这一数字显然已经超过了,目前国内信用卡的1.5亿实际用户量。

  为了覆盖更多的人群,赵国庆的计划是,在最初几年不追求短期回报,不追求短期收益,旨在服务更多用户。而实际上,通过京东等先行者的既往经验看,消费金融的利息收益同样是非常可观的。

  根据相关法规,贷款利率的上限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约年化率百分之20左右。而从股东企业中获取存款的成本则会远远低于此。如其股东之一阳光产险,长期可以获得低成本资金,而银行的股东方,更是资金充沛。而作为零售集团, 物美 在2013年的净流动资金也超过了20亿元,其融资能力也在几百亿规模。赵国庆表示,马上消费将形成五口并举的大存——吸收股东存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资产证券化、通过保险机构受理部分理财产品,以保证资金量和流动性。“我们有10几倍的杠杆率,会根据客户需求量和风控情况,适当利用杠杆。

  赵国庆不认为,覆盖至少2亿人群,是在分食银行的“蛋糕”。虽然其功能和银行有相似,但是定位更为草根。主要针对那些不太符合银行信用,或是银行不愿意提供服务的群体。实际上,这一群体的业务非常庞大,遍及你我。如,一个信用卡只有几万元额度的客户,在突然遇到需要诸如买房、装修等状况,人生刹那的某个阶段,涉及20万元以内大额支出时,只需要拍一下自己的名片、信用卡还款记录之类信息,上传申请。马上消费的系统就能够链接央行的征信系统,做出基于客户的信用评估。在一天甚至几分钟办理完毕,甚至未来可以在监管部门许可情况下尝试取消首次书面合同面签,视频、扫描即可与客户签定协议。

  打造一流风控

  然而,与所有金融公司一样,风险控制是最为敏感和关键的一环。层出不穷的P2P平台卷款跑路事件也给消费金融行业敲响了警钟。

  实际上,消费金融与P2P,小额贷款,担保等有着很大的差异。赵国庆认为,消费金融的用户层级比银行信用卡层级低一点,但是会高于P2P,民间借贷,担保,小贷。消费金融锁定的用户更社会化,并不属于最高风险人群。尽管如此,消费金融仍然需要做好风险定价,用最适合的风险定价模型去覆盖风险。

  然而毋庸置疑,风险依然是所有金融公司首要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将风控做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赵国庆表示,目前已经引入了华人技术团队中较为精英的群体,在风控技术上追求务实和领先。既发挥规则模型的作用,又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相对于银行,他们面对风险的态度也完全不同,会更进取的面对和经营风险,而非保守的拒绝。基于此,赵国庆表示有能力向用户发放现金贷款,让客户去进行任何其他消费。

  据了解,其风控的数据的获得来自多个方面,有一定的客户授权数据,如申请贷款的时候,会提交相关信息,社保信息、公积金、个人税单信息,这些能随时帮助客户获得贷款,提高效率;也来自于打通零售商会员卡信息、积分信息,据此对会员的信用状况进行分析,如居住在豪华社区,还是出租房。通过积分信息还可以了解顾客的消费习惯和信用等级;还会包括QQ、微博、微信账号等,可以根据这些社交数据的活跃度,对用户的真实情况作出评估;赵国庆强调,这些个人信息不会用于对外商业用途,只限于信用评估。

  而对于风控的另一个重要保障是,马上消费公司会将其数据与央行的征信系统进行交换,纳入央行的个人信用记录。这意味着,一旦发生逾期不还,拖延等行为,该用户在央行征信系统里的信用记录也将受到影响。

  “实际上,我们未来最大的风险可能在于欺诈。”赵国庆坦言,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或用款人其消费行为,我们可以用多种手段去度量和管理。但是一旦出现欺诈、团伙诈骗和套现的行为,我们也会采取反欺诈措施,尽可能的让这些欺诈,套现的客户得不到贷款。万一有追不回来的欠款,也会有催收团队,甚至经侦的介入。赵国庆也建议各家消费金融公司联合起来交换黑名单,让欺诈和不诚信客户无法获取贷款,降低整个社会成本,为信用社会建设服务。

乐发网超市批发网提供超市货源信息,超市采购进货渠道。超市进货网提供成都食品批发,日用百货批发信息、微信淘宝网店超市采购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国内超市采购商与批发市场供应厂商搭建网上批发市场平台,是全国批发市场行业中电子商务权威性网站。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宝平台规则

本文来源: 物美集团参股消费金融 欲为2亿人群提供贷款

分享与收藏:  新闻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更多..资源下载
零售动态图文
2014零售业面临六挑战 八大策略应对 生鲜成竞争焦点 零售企业抢占生鲜高地
大润发等大卖场借多业态搭配谋利润突破 超市做O2O的14种模式大猜想
零售动态新闻推荐
零售动态点击排行
 
手机版 手机扫描访问